升降支撑保护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68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升降支撑保护层,涉及安装设备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升降支撑座结构复杂,使用性能差的问题。所述固定套筒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方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耐磨垫层,所述固定套筒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上方设置有夹紧圈,所述夹紧圈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部设置有弹性圈,所述橡胶套的上方安装有防滑套,所述弹性圈与橡胶套之间设置有固定圈。

Lifting support protectiv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支撑保护层
本技术涉及安装设备
,具体为升降支撑保护层。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和气动技术的发展,加工和建筑行业中的作业平台种类也越来越多,作业平台不但满足本行业的需要,而且慢慢的被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目前,在汽车维修行业和汽车停车领域中,以作业平台为基础的升降平台被广泛的使用,在汽车维修行业中主要使用以气动为支撑的升降平台为主,通过升降平台底部设置的气动系统达到升降作业,以满足维修的需要;在汽车停车领域主要使用以升降电机为动力的升降平台为主,特别是在立体车库中通过升降电机带动链条达到平台升降。一般需要保证机械的水平放置,这就需要不同高度的支撑架来支撑机械,以保证设备水平设置,达到加工尺寸和精度的要求,以往对于不同高度的加工设备均采用不同高度的支撑架,但由于升降主梁与支撑座采用一体式焊接形式,当升降平台出现断裂和损坏时,只能将整个升降平台报废,现有的升降支撑座结构复杂,使用性能差,寿命短;因此市场急需研制升降支撑保护层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升降支撑保护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支撑保护层,包括固定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下方安装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4),所述紧固螺栓(4)的下方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下端面设置有耐磨垫层(16),所述固定套筒(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母(6),所述固定螺母(6)的上方设置有夹紧圈(7),所述夹紧圈(7)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10),所述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孔(11)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套(12),所述橡胶套(12)的外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支撑保护层,包括固定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下方安装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4),所述紧固螺栓(4)的下方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下端面设置有耐磨垫层(16),所述固定套筒(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母(6),所述固定螺母(6)的上方设置有夹紧圈(7),所述夹紧圈(7)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10),所述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孔(11)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套(12),所述橡胶套(12)的外部设置有弹性圈(13),所述橡胶套(12)的上方安装有防滑套(14),所述弹性圈(13)与橡胶套(12)之间设置有固定圈(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支撑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所述支架(3)与支撑座(2)焊接连接,所述支架(3)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架(3)均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万方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