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644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该装置包括曳引机构,所述曳引机构包括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相连的四根导轨;两组轿厢机构,两组所述轿厢机构上下相对布置;所述轿厢机构包括框架式轿厢架以及轿厢主体;所述轿厢架包括水平固定架以及与所述水平固定架相连的四根立柱,所述轿厢主体位于四根所述立柱内侧且与四根所述立柱固定相连。该电梯装置的设计方式既节省了能源,增加了电梯的载重量,也增加了电梯运行中的安全性。采用该种方式布局可以减小机房和井道的占用面积,提高楼房的面积利用率,增加电梯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电梯运行途中更加稳定舒适,发生故障时也更加安全。

A single hoistway double car multi do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节奏越来越快,我国城市中的高层和特高层建筑快速增加,截止2015年,全球在建的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已超350栋,其中中国约110栋,而介于100米到200米之间的高层建筑则难计其数,这些高层建筑的建设带动了市场对高速、超高速电梯的旺盛需求。高层和特高层建筑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楼内人员进出的问题,电梯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问题,能源严重浪费的问题。通常每一个楼宇建筑内设置多部高速电梯进行群控控制,多部电梯带来的缺点之一是占用建筑内空间尺寸比较大,双轿厢电梯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高层及特高层内的高层区域多为办公区,餐饮区和旅游观光区。其内部人员使用电梯的高峰期为早上,中午和傍晚,在此时人流量特别巨大,且出入的楼层多为固定的层别,其人员拥挤在电梯门口造成阻塞,致使人员进出困难,进出时间长。申请号201320045916.X专利申请文献中记载了一种单井道双轿厢电梯,该电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曳引机构,所述曳引机构包括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相连的四根导轨;/n两组轿厢机构,两组所述轿厢机构上下相对布置;所述轿厢机构包括框架式轿厢架以及轿厢主体;所述轿厢架包括水平固定架以及与所述水平固定架相连的四根立柱,所述轿厢主体位于四根所述立柱内侧且与四根所述立柱固定相连;四根所述立柱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四根所述导轨可相对滑动相连;/n其中,所述固定座上部设置有第一导轮组件、第二导轮组件以及曳引机,所述第一导轮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导轮组件分别包括多个导轮,所述第一导轮组件包含的多个导轮分布于所述曳引机的两侧;位于上方的所述轿厢机构包含的水平固定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曳引机构,所述曳引机构包括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相连的四根导轨;
两组轿厢机构,两组所述轿厢机构上下相对布置;所述轿厢机构包括框架式轿厢架以及轿厢主体;所述轿厢架包括水平固定架以及与所述水平固定架相连的四根立柱,所述轿厢主体位于四根所述立柱内侧且与四根所述立柱固定相连;四根所述立柱分别一一对应的与四根所述导轨可相对滑动相连;
其中,所述固定座上部设置有第一导轮组件、第二导轮组件以及曳引机,所述第一导轮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导轮组件分别包括多个导轮,所述第一导轮组件包含的多个导轮分布于所述曳引机的两侧;位于上方的所述轿厢机构包含的水平固定架连接有第一钢缆以及第二钢缆;所述第一钢缆远离位于上方的所述轿厢机构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导轮组件以及所述曳引机与位于下方的所述轿厢机构包含的水平固定架相连;所述第二钢缆远离位于上方的所述轿厢机构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导轮组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轿厢机构包含的水平固定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靴组件,所述立柱通过所述导靴组件实现与所述导轨的可滑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井道双轿厢多开门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组件包括两个大直径导轮以及两个小直径导轮,两个小直径导轮位于两个大直径导轮之间,所述曳引机位于两个小直径导轮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张秀芬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