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6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包括外壳壳体,所述外壳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底部嵌入有支撑脚,且支撑垫的底部嵌入有接地铁块,所述接地铁块的顶部嵌入有接地线,所述外壳壳体的内部铺设有防静电钢网,所述防静电钢网与接地线焊接连接,所述外壳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接触棱条。该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通过外壳壳体上的接地铁块、接地线、防静电钢网和接触棱条,可以对整个外壳壳体静电保护,有效的将静电导入地面,不仅可以消除使用者身体上的静电,还能将外壳壳体上的静电消除,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有效的避免静电现象产生电弧造成皮肤受到刺激。

A dust absorption and anti-static shell with double-layer fiber polyester me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外壳
,具体为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
技术介绍
铝合金外壳是以铝合金为材料制成的各种外壳,一般包括铝型材外壳和铝压铸外壳,铝型材外壳是在以铝拉伸方式得到的铝型材上加工出的外壳,灵活性高,深度可以任意切割,一般内部都有电路板卡槽,只要把电路板直接插入即可,无须再行固定,便捷性是其他种类的外壳无法比拟的,但是铝型材外壳一般防水性比较差,不适合在野外及环境恶劣地方使用。然而,现有的铝合金外壳上存在一些静电,由于人体上也会存在一些静电,这样就会造成人体与铝合金外壳接触时产生电火花,不仅容易造成使用者肌肤受到刺激,还容易造成局部的电流造成铝合金外壳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另外,铝合金外壳上容易大面积的吸附灰尘,造成后续清理上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铝合金外壳难以防止静电和灰尘吸附难以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包括外壳壳体,所述外壳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底部嵌入有支撑脚,且支撑垫的底部嵌入有接地铁块,所述接地铁块的顶部嵌入有接地线,所述外壳壳体的内部铺设有防静电钢网,所述防静电钢网与接地线焊接连接,所述外壳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接触棱条,且外壳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壳壳体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网,且外壳壳体的内部靠近防静电钢网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第一纤聚酯网和第二纤聚酯网,所述第一纤聚酯网位于第二纤聚酯网的一侧,所述外壳壳体的一侧内壁上嵌入有绝缘层,所述外壳壳体相邻于散热网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透明视窗,且圆孔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透明视窗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静电贴。优选的,所述接触棱条与防静电钢网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垫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撑垫对称设置在外壳壳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和接地铁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圆孔共设置有十二个,且十二个圆孔对称设置在外壳壳体的一侧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通过外壳壳体上的接地铁块、接地线、防静电钢网和接触棱条,可以对整个外壳壳体静电保护,有效的将静电导入地面,不仅可以消除使用者身体上的静电,还能将外壳壳体上的静电消除,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有效的避免静电现象产生电弧造成皮肤受到刺激,另外,通过静电贴产生静电,空气中的灰尘在静电吸附力的作用下吸附在静电贴上,从而有效的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避免灰尘通过散热网进入外壳壳体的内部,也便于后续灰尘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凹槽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正视图。图中:1、外壳壳体;2、支撑垫;3、支撑脚;4、接地铁块;5、接地线;6、防静电钢网;7、接触棱条;8、凹槽;9、散热网;10、第一纤聚酯网;11、第二纤聚酯网;12、绝缘层;13、圆孔;14、透明视窗;15、静电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包括外壳壳体1,外壳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垫2,支撑垫2的底部嵌入有支撑脚3,且支撑垫2的底部嵌入有接地铁块4,接地铁块4的顶部嵌入有接地线5,外壳壳体1的内部铺设有防静电钢网6,防静电钢网6与接地线5焊接连接,外壳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接触棱条7,且外壳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外壳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网9,且外壳壳体1的内部靠近防静电钢网6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第一纤聚酯网10和第二纤聚酯网11,第一纤聚酯网10位于第二纤聚酯网11的一侧,外壳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嵌入有绝缘层12,外壳壳体1相邻于散热网9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圆孔13,圆孔13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透明视窗14,且圆孔13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透明视窗14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静电贴15。本技术中:接触棱条7与防静电钢网6焊接连接;保证接触棱条7与防静电钢网6接触,从而实现将静电导入地面。本技术中:外壳壳体1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便于实现元件的安装放置。本技术中:支撑垫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撑垫2对称设置在外壳壳体1的底部;保证外壳壳体1支撑的稳定。本技术中:支撑脚3和接地铁块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外壳壳体1放置的水平。本技术中:圆孔13共设置有十二个,且十二个圆孔13对称设置在外壳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便于将灰尘进行存放。工作原理:将外壳壳体1放在水平的地面上,接地铁块4和支撑脚3一同与地面接触,支撑脚3将外壳壳体1进行稳定的支撑,接地铁块4实现外壳壳体1与地面的通路,有效的将静电导入地面,当外壳壳体1内的元件工作产生的静电或者使用者身体上的静电在触碰到接触棱条7时,接触棱条7将静电导入防静电钢网6上,并通过接地线5导入接地铁块4,最后导入地面,有效的避免静电现象产生电弧造成皮肤受到刺激,保证外壳壳体1内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通过外壳壳体1内的第一纤聚酯网10和第二纤聚酯网11,可以提高外壳壳体1的化学物理特性,外壳壳体1内壁上的绝缘层12有效的减少外部静电对外壳壳体1内部电子元件的影响,当外壳壳体1内的电子元件工作时,静电贴15产生静电,空气中的灰尘在静电吸附力的作用下吸附在静电贴15上,从而有效的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避免灰尘通过散热网9进入外壳壳体1的内部,也便于后续灰尘的清理。综上所述:该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通过外壳壳体1上的接地铁块4、接地线5、防静电钢网6和接触棱条7,可以对整个外壳壳体1静电保护,有效的将静电导入地面,不仅可以消除使用者身体上的静电,还能将外壳壳体1上的静电消除,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有效的避免静电现象产生电弧造成皮肤受到刺激,另外,通过静电贴15产生静电,空气中的灰尘在静电吸附力的作用下吸附在静电贴15上,从而有效的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避免灰尘通过散热网9进入外壳壳体1的内部,也便于后续灰尘的清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包括外壳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垫(2),所述支撑垫(2)的底部嵌入有支撑脚(3),且支撑垫(2)的底部嵌入有接地铁块(4),所述接地铁块(4)的顶部嵌入有接地线(5),所述外壳壳体(1)的内部铺设有防静电钢网(6),所述防静电钢网(6)与接地线(5)焊接连接,所述外壳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接触棱条(7),且外壳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外壳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网(9),且外壳壳体(1)的内部靠近防静电钢网(6)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第一纤聚酯网(10)和第二纤聚酯网(11),所述第一纤聚酯网(10)位于第二纤聚酯网(11)的一侧,所述外壳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嵌入有绝缘层(12),所述外壳壳体(1)相邻于散热网(9)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圆孔(13),所述圆孔(13)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透明视窗(14),且圆孔(13)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透明视窗(14)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静电贴(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层纤聚酯网吸尘防静电外壳,包括外壳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垫(2),所述支撑垫(2)的底部嵌入有支撑脚(3),且支撑垫(2)的底部嵌入有接地铁块(4),所述接地铁块(4)的顶部嵌入有接地线(5),所述外壳壳体(1)的内部铺设有防静电钢网(6),所述防静电钢网(6)与接地线(5)焊接连接,所述外壳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接触棱条(7),且外壳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外壳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网(9),且外壳壳体(1)的内部靠近防静电钢网(6)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第一纤聚酯网(10)和第二纤聚酯网(11),所述第一纤聚酯网(10)位于第二纤聚酯网(11)的一侧,所述外壳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嵌入有绝缘层(12),所述外壳壳体(1)相邻于散热网(9)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圆孔(13),所述圆孔(13)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透明视窗(14),且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睿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