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25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在使用依次连接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利用侧热交换器而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和对上述制冷剂没有相互溶解性或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冷冻机油的冷冻循环中,使对在上述冷冻循环内进行循环的冷冻机油的含有量成为冷冻循环温度中的液体制冷剂的溶解率以下。(*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冻空调装置,使用对于制冷剂没有相互溶解性或者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冷冻机油,其中,使从压缩机排出到制冷剂回路中的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
技术介绍
图11是表示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5-157379号所表示的现有的作为冷冻空调装置的冷藏库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中,1是压缩机,2是热源侧热交换器,3是毛细管的制冷剂减压装置,4是利用侧热交换器,它们通过管线串联连接而构成冷冻循环。5是在减压装置3和压缩机1的吸入管线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该冷藏库内,使用例如HFC134a作为制冷剂,使用对例如HFC134a没有相互溶解性或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烷基苯油来作为冷冻机油。下面使用图12所示的压力-焓线图来对其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所构成的冷藏库中,被压缩机1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图中的A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进行冷凝,成为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液体制冷剂的量比的干度为0.1程度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图中B点),由制冷剂的减压装置3进行减压,作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4(图中的C点)。而且,该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中蒸发,通过热交换器5返回压缩机1,并再次被压缩。从压缩机1与制冷剂一起被排出的冷冻机油与蒸汽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一起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返回压缩机1。在这样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由于使用对制冷剂没有相互溶解性或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在对压缩机1内的滑动部的润滑性、耐磨性上优良的烷基苯油来作为冷冻机油,因此通过使冷冻机油确实地返回压缩机,就能得到可靠性高的冷冻空调装置。这样,现有的冷冻空调装置其运转条件和负荷条件几乎是恒定的,在充分确保在制冷剂回路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流量的情况下,冷冻机油与制冷剂一起循环,不会在制冷剂回路内的管线和毛细管内过度产生滞留,冷冻机油流回压缩机中。在现有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热源侧热交换器2的出口制冷剂的状态是气液两相制冷剂,不存在仅流过液体制冷剂的液体管线,不需要考虑在液体管线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由于现有的冷冻空调装置按上述那样构成,因此,在运转条件和负荷条件较大变化,制冷剂流量降低,或者,从压缩机1排出的冷冻机油的油量增加时,滞留在制冷剂回路中的油量增加,流回压缩机1的油量降低,就会产生在压缩机1内产生因冷冻机油不足所引起的润滑不良等而使寿命大幅度缩短的问题。当大量的冷冻机油滞留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和利用侧热交换器4的传热管内时,就会产生传热性能降低,或者压力损耗增加,冷冻空调装置的能量效率降低等问题。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的出口部等中存在较长的仅流过液体制冷剂的液体管线,当在这样的冷冻空调装置中使用对制冷剂没有相互溶解性或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冷冻机油时,就会发生在该液体管线内的冷冻机油的滞留量增加,流回到压缩机1中的油量降低,在压缩机1内发生因冷冻机油不足所引起的润滑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即使运转条件和负荷条件变化,以及,即使存在仅流过液体制冷剂的液体管线,也能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冻机油确实地流回到压缩机中,而且,能够充分提高能量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在使用依次连接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利用侧热交换器而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和对制冷剂没有相互溶解性或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冷冻机油的冷冻循环中,液体制冷剂从冷冻循环的上方流向下方的下降管其制冷剂流速成为使在制冷剂中浮游的上述冷冻机油下降的流速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改变下降管的内径来调整流过下降管的制冷剂流速。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改变压缩机的转数来调整流过下降管的制冷剂流速。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使包含在冷冻循环中进行循环的冷冻机油即烷基苯类油的作为液体制冷剂的碳氢氟化物的流速为0.08m/s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把在处于液体制冷剂从冷冻循环的上方流向下方的下降管中的制冷剂中浮游流动的冷冻机油的油滴进行细微化。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通过设在下降管的上方中的细微化元件来使油滴细微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通过设置了仅通过成为必要的大小以下的油滴的孔的板来使油滴细微化。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使对在冷冻循环内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冷冻机油的含有量成为液体制冷剂的溶解率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使通过设在压缩机排出管线的中途的油分离器来从制冷剂分离出的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在连接从热源侧热交换器出口到减压装置入口的管线的中途设置油分离器,设置使从制冷剂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的冷冻循环。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在使冷冻机油从油分离器返回压缩机的回油管的中途设置阻止油分离器内的制冷剂流出到压缩机侧的开闭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增大从热源侧热交换器出来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来降低油分离器内的液体制冷剂温度。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使在冷冻循环中进行循环的冷冻机油的烷基苯类油的液体制冷剂的碳氢氟化物的溶解率为0.8%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油分离器内的液体制冷剂温度通过设在油分离器内或者设在比油分离器上游的热交换器来进行冷却而降温。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冷冻空调装置,设置作为本体容器径部的油分离器,使包含作为在油分离器中流过的碳氢氟化物的制冷剂和作为烷基苯类油的冷冻机油的制冷剂的流速为0.08m/s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2是表示图1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动作的压力-焓线图;图3是表示图1的冷冻空调装置的液体管线内的冷冻机油的流动状况的概念图;图4是表示油滴直径与流动极限速度的关系的关系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液体管线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向液体制冷剂的烷基苯油的溶解率的关系线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1是现有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动作的压力与焓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图,与现有装置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在图中,20是室外机,由压缩机1、切换制暖和制冷时的流动的四通阀6、在制暖时作为蒸发器工作而在制冷时作为冷凝器工作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作为减压装置3的电子式膨胀阀所构成。21是室内机,由在制冷时作为蒸发器工作而在制暖时作为冷凝器工作的利用侧热交换器4所构成。室外机20和室内机21由两条管线15、16所连接,构成冷冻循环。室内机21一般设在比室外机20高的位置上。在该冷冻空调装置内,使用以50∶50的比例混合作为碳氢氟化物的二氟化甲烷(称为HFC32)和五氟化乙烷(称为HFC125)的制冷剂(以下称为R410A)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在使用依次连接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利用侧热交换器而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和对上述制冷剂没有相互溶解性或相互溶解性非常小的冷冻机油的冷冻循环中,使对在上述冷冻循环内进行循环的冷冻机油的含有量成为冷冻循环温度中的液体制冷剂的溶解率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隅田嘉裕中山雅弘铃木聪舟山功森下国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