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24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属于网络控制领域。包括:信号转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控制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飞易失储存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储存器单元进行删除和在编程,从而保存设备中的重要数据,其次增加信号传输模块电路,能够提高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可以便于通过网络交换远程控制智能井盖,能够准确检测井盖的工作状态以及设备的安全。

A network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for intelligent well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控制电路,尤其是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人口的增多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对城市道路井盖的检查保护是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而对分布不均数量众多的井盖进行排查,很大程度上浪费时间以及人员安排,在当前技术有以下不足:第一,智能井盖控制检测范围小数据传输慢,操控范围小,不能连接多个连接设备;第二,在嘈杂的环境下抗干扰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转换模块;信息数据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控制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信息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转换;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将转换的信号传输给远程接收器;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信号接收控制模块连接将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上;所述数据储存模块与信号转换模块连接将接收到数据进行保存。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U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转换模块;信息数据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控制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信息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转换;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将转换的信号传输给远程接收器;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信号接收控制模块连接将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上;所述数据储存模块与信号转换模块连接将接收到数据进行保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转换模块;信息数据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信号接收控制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信息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转换;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将转换的信号传输给远程接收器;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与信号接收控制模块连接将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上;所述数据储存模块与信号转换模块连接将接收到数据进行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U1、贴片晶振Y1、有源晶振Y2、插孔P5、电阻R1、电容C13、电容C15、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2、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阻R32、电容C20,其中,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8分别与贴片晶振Y1的一端,电容C13一端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9分别与贴片晶振Y1另一端,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且电容C15和电容C13公共端接地GND;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49与电容C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GND;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73与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GND;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12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有源晶振Y2的端口3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13分别与电容C24的一端,有源晶振Y2的端口1连接;所述电容C24另一端与电容C22的另一端均接地GND;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37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GND;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94分别与电阻R32的一端,插孔P5的端口2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GND;所述插孔P5的端口1接入电源3.3V;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50分别与电源3.3V,转换芯片U1端口75,转换芯片U1端口100,转换芯片U1端口28,转换芯片U1端口11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74分别与转换芯片U1端口99,转换芯片U1端口27,转换芯片U1端口10,地线GND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19分别与电源3.3V,电容C20的一端,转换芯片U1端口22,转换芯片U1端口21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1端口20分别与电容C20的另一端,底线GND连接;所述电容C25一端分别与电容C25一端,电容C26一端,电容C27一端,电容C28一端,电容C29一端,电源3.3V连接;且电容C25另一端,电容C26另一端,电容C27另一端,电容C28另一端,电容C29另一端均接地GN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采集芯片U2、贴片钽电容C3、电容C4、电阻R2、晶体管D1、贴片钽电容C7、电容C8、贴片钽电容C1、电容C2、贴片钽电容C9、电容C10、电阻R3、电容C5、晶体管D2、电容C6,其中,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3、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9、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0分别与贴片钽电容C3的负极端、贴片钽电容C7的负极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5与采集芯片U2端口6连接;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2、采集芯片U2端口8分别与贴片钽电容C3的正极端、贴片钽电容C7的正极端、电容C4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电源3.3V连接;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20、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5、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4、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1分别与贴片钽电容C1的负极端、贴片钽电容C9的负极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9与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2分别与钽电容C1的正极端、贴片钽电容C9的正极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2与贴片钽电容C9的正极端接入电源VCC;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8与采集芯片U2端口13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晶体管D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7与所述采集芯片U2端口15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5一端、电容C6的一端、晶体管D1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的另一端、贴片钽电容C9的负极端、电容C6的另一端、地线GND连接;所述晶体管D1的正极端分别与晶体管D2正极端、地线GND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井盖用网络交换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传输芯片U3、电容C14、晶体管D3、电阻R6、接线端口P1、接线插槽P4、晶体管Q1、电池组B1、电阻R4、电阻R5、晶体管D4、晶体管D5、晶体管D6、电容C11、电容C17、电容C16、电容C30、电容C12、电容C23、母头孔DB9、接线端口P2,其中,所述传输芯片U3端口2与电容C14一端连接,且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线GND;所述传输芯片U3端口1与电容C17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7的另一端与传输芯片U3端口3连接;所述传输芯片U3端口6与电容C30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线GND;所述传输芯片U3端口16分别与电源3.3V、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芯片U3端口4与电容C16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6的另一端与传输芯片U3端口5连接;所述传输芯片U3端口7与晶体管D6的负极端连接;所述传输芯片U3端口8与晶体管D5的负极端连接,且晶体管D5正极端与晶体管D6正极端均接地GND;所述母头孔DB9的端口2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D4的负极端、传输芯片U3端口14连接;所述母头孔DB9的端口3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D3的负极端、传输芯片U3端口13连接;所述晶体管D3的正极端与晶体管D4的正极端均接地GND;所述电阻R6一端接电源3.3V,且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12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GND;所述接线插槽P4的端口接入电源3.3V,所述接线插槽P4的端口4接地GND;所述晶体管Q1的端口3与电容C23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G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爱峰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