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22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收发电路、第二收发电路和电源模块;第一收发电路设置在RS232接口和第二收发电路之间,第二收发电路设置在第一收发电路和RS485接口之间,电源模块与RS232接口、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连接;第一收发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RS232收发器;第二收发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RS485收发器;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器芯片。上述转换电路可以实现将RS232接口数据转RS485串行总线的自动收发传输,且具有自供电功能。

A transceiver conversion circuit for RS232 to RS485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EIA-RS-232(简称RS232)接口符合美国电子工业联盟(EIA)制定的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标准,它被广泛用于计算机串行接口外设连接。RS232通信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比特率为20Kbps;RS232通信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RS485通信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RS485通信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RS232接口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通常需要采用RS485串行总线。PC机上的RS232接口若要使用RS485通讯,则需要转换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用以实现将RS232接口数据转RS485串行总线的自动收发传输,且具有自供电功能。本技术提供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收发电路、第二收发电路和电源模块;第一收发电路设置在RS232接口P1和第二收发电路之间,第二收发电路设置在第一收发电路和RS485接口P2之间;电源模块与RS232接口P1、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连接,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供电;第一收发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RS232收发器U3,所述RS232收发器U3为MAX3232;第二收发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RS485收发器U2,所述RS485收发器U2为SN75LBC184;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器芯片U1,所述稳压器芯片U1为LM1117;电源模块中: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4,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电容C2连接在U1的Vin端与地之间,电容C3连接在U1的Vout端与地之间;U1的GND端接地,U1的Vout端连接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U1的Vout端的输出电压为VCC;第一收发电路中:U3的引脚13连接P1的引脚3,U3的引脚14连接P1的引脚2,U3的引脚16连接VCC,U3的引脚6通过电容C4接地,U3的引脚2通过电容C5连接VCC,U3的引脚1与U3的引脚3通过电容C6连接,U3的引脚4与U3的引脚5通过电容C7连接,U3的引脚10、U3的引脚15接地,U3的引脚11连接U2的引脚1,U3的引脚12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收发电路中: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U3的引脚12,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VCC,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U2的引脚2和U2的引脚3,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7,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6,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VCC;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6和P2的引脚3,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U2的引脚7和P2的引脚4;U2的引脚4、U2的引脚5接地,U2的引脚8连接VCC。如上所述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优选地,二极管D1、二极管D2为开关二极管IN4148,电容C2、电容C3为100μF;电容C4、电容C5为0.1μF的电解电容;电阻R3为12KΩ,电阻R4、电阻R5为1.5KΩ,电阻R6为120Ω;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本技术提供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通过电源模块实现整个转换电路的自供电,通过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实现实现将RS232接口数据转RS485串行总线的自动收发传输。另外,本技术提供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还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易于实施,应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收发电路、第二收发电路和电源模块;第一收发电路设置在RS232接口P1和第二收发电路之间,第二收发电路设置在第一收发电路和RS485接口P2之间;电源模块与RS232接口P1、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连接,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供电。其中,第一收发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RS232收发器U3,所述RS232收发器U3为MAX3232;第二收发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RS485收发器U2,所述RS485收发器U2为SN75LBC184;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器芯片U1,所述稳压器芯片U1为LM1117。电源模块中: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4,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电容C2连接在U1的Vin端与地之间,电容C3连接在U1的Vout端与地之间;U1的GND端接地,U1的Vout端连接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U1的Vout端的输出电压为VCC。第一收发电路中:U3的引脚13连接P1的引脚3,U3的引脚14连接P1的引脚2,U3的引脚16连接VCC,U3的引脚6通过电容C4接地,U3的引脚2通过电容C5连接VCC,U3的引脚1与U3的引脚3通过电容C6连接,U3的引脚4与U3的引脚5通过电容C7连接,U3的引脚10、U3的引脚15接地,U3的引脚11连接U2的引脚1,U3的引脚12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收发电路中: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U3的引脚12,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VCC,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U2的引脚2和U2的引脚3,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7,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6,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VCC;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6和P2的引脚3,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U2的引脚7和P2的引脚4;U2的引脚4、U2的引脚5接地,U2的引脚8连接VCC。如上所述的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优选地,二极管D1、二极管D2为开关二极管IN4148,电容C2、电容C3为100μF;电容C4、电容C5为0.1μF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发电路、第二收发电路和电源模块;第一收发电路设置在RS232接口P1和第二收发电路之间,第二收发电路设置在第一收发电路和RS485接口P2之间;电源模块与RS232接口P1、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连接,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供电;/n第一收发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RS232收发器U3,所述RS232收发器U3为MAX3232;第二收发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RS485收发器U2,所述RS485收发器U2为SN75LBC184;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器芯片U1,所述稳压器芯片U1为LM1117;/n电源模块中: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4,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电容C2连接在U1的Vin端与地之间,电容C3连接在U1的Vout端与地之间;U1的GND端接地,U1的Vout端连接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U1的Vout端的输出电压为VCC;/n第一收发电路中:U3的引脚13连接P1的引脚3,U3的引脚14连接P1的引脚2,U3的引脚16连接VCC,U3的引脚6通过电容C4接地,U3的引脚2通过电容C5连接VCC,U3的引脚1与U3的引脚3通过电容C6连接,U3的引脚4与U3的引脚5通过电容C7连接,U3的引脚10、U3的引脚15接地,U3的引脚11连接U2的引脚1,U3的引脚12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n第二收发电路中: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U3的引脚12,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VCC,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U2的引脚2和U2的引脚3,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7,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6,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VCC;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U2的引脚6和P2的引脚3,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U2的引脚7和P2的引脚4;U2的引脚4、U2的引脚5接地,U2的引脚8连接VC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S232转RS485通信的收发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发电路、第二收发电路和电源模块;第一收发电路设置在RS232接口P1和第二收发电路之间,第二收发电路设置在第一收发电路和RS485接口P2之间;电源模块与RS232接口P1、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连接,电源模块用于为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供电;
第一收发电路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RS232收发器U3,所述RS232收发器U3为MAX3232;第二收发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RS485收发器U2,所述RS485收发器U2为SN75LBC184;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器芯片U1,所述稳压器芯片U1为LM1117;
电源模块中: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4,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P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U1的Vin端;电容C2连接在U1的Vin端与地之间,电容C3连接在U1的Vout端与地之间;U1的GND端接地,U1的Vout端连接第一收发电路和第二收发电路,U1的Vout端的输出电压为VCC;
第一收发电路中:U3的引脚13连接P1的引脚3,U3的引脚14连接P1的引脚2,U3的引脚16连接VCC,U3的引脚6通过电容C4接地,U3的引脚2通过电容C5连接VCC,U3的引脚1与U3的引脚3通过电容C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宽韩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