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线管
本技术涉及电缆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穿线管。
技术介绍
工厂、厂房等地方进行明装电路施工时,通常会先根据电源与用电设备两者的位置确定适当的电线布设路径,然后在电线布设路径上安装线管卡。随后,一个施工人员将电缆线从穿线管的一端穿入、将电缆线从穿线管的另一端穿出,并将穿线管固定在对应的线管卡上。同时,继续向外拉伸电缆线,并在电缆线上套设配件(直通或管弯头或三通管),随后,继续将电缆线从另一根穿线管的一端穿入、从该穿线管的另一端穿出,并使该穿线管与在前的穿线管通过两者之间的配件相连接,随后将该穿线管与对应的线管卡相连接。随后,继续根据实际情况在电缆线外套设穿线管或者管弯头直至电源与用电原件之间的电缆线上均被穿线管包裹为止。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穿线过程中,由于电缆线的长度较长且直径较粗,因此在该施工人员拉伸电缆线的同时,需要另一位操作员向该施工人员方向递送电缆线,以降低拉伸电缆线的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操作过程复杂,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圆管(1)、第二半圆管(2)、第一连接机构(3)和第二连接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半圆管(1)和所述第二半圆管(2)沿轴线方向合围形成所述穿线管,所述第一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卡合件(31)和第一卡合槽(32),所述第一卡合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圆管(1)上,所述第一卡合槽(32)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圆管(2)上,所述第一卡合件(31)和所述第一卡合槽(32)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管(1)远离所述第一卡合件(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管(2)远离所述第一卡合槽(3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圆管(1)、第二半圆管(2)、第一连接机构(3)和第二连接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半圆管(1)和所述第二半圆管(2)沿轴线方向合围形成所述穿线管,所述第一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卡合件(31)和第一卡合槽(32),所述第一卡合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圆管(1)上,所述第一卡合槽(32)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圆管(2)上,所述第一卡合件(31)和所述第一卡合槽(32)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管(1)远离所述第一卡合件(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管(2)远离所述第一卡合槽(3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4)包括第二卡合件(41)和第二卡合槽(42),所述第二卡合件(41)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圆管(2)远离所述第一卡合槽(32)的一端,所述第二卡合槽(42)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圆管(1)远离所述第一卡合件(31)的一端,所述第二卡合件(41)和所述第二卡合槽(42)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31)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件(4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合槽(32)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槽(42)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圆弧板(9),所述第一半圆管(1)远离所述第一卡合件(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管(2)远离所述第一卡合槽(32)的一端分别一体式连接在所述连接圆弧板(9)的两端,所述连接圆弧板(9)采用软塑料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31)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弯折部(311)和第二弯折部(312),所述第二弯折部(312)远离所述第一弯折部(3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圆管(1)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卡合槽(32)包括第一槽体(321)和第一卡勾(322),所述第一槽体(321)的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二半圆管(2)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槽体(321)的另一个侧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卡勾(322)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311)插入所述第一槽体(321)后所述第一卡勾(322)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丙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皇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