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02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包括箱体,散热机构,箱门,开关单元柜,高压变电柜,低压配电柜,继电保护柜,防护机构和避雷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机构和防护机构的设置,导热柱吸收变电站设备设置产生的热量,便于散热风扇将热量快速的散失,提高变电站的散热能力,配合散热孔将变电站设备产生热量的快速散失,在变电站设备的下方设置橡胶垫,使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与地面保持良好的绝缘,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噪孔阻断噪音传导的途径,达到降噪的目的,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变电站设备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变电站设备的运输和现场安装,提高变电站设备的集成化程度,有利于后期的运行维护。

Prefabricated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
技术介绍
常规的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将中压开关设备、变压器、低压配电设备按一定接线方案组合成一体的成套变配电设备,国内目前广泛应用的欧式箱变、美式箱变以及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箱变各具特点,目前,国内多种自行开发研制的箱变,其产品技术性能和指标、配置不能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因此急需研制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现有预装式变电站散热效果差,不能及时将变电站设备产生的热量散失,容易造成线路老化,缺少防护机构,降噪效果差,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变电站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进行现场的安装,造成箱体体积较大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以解决现有预装式变电站散热效果差,不能及时将变电站设备产生的热量散失,容易造成线路老化,缺少防护机构,降噪效果差,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柜内布置不合理,造成箱体体积较大的问题。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包括箱体,散热机构,箱门,开关单元柜,高压变电柜,低压配电柜,继电保护柜,防护机构和避雷针;所述散热机构采用两个,且散热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左右两端的上方;所述箱门采用两个,且箱门铰接在箱体前侧的左右两端;所述避雷针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上方的左侧,且避雷针通过导线进行接地;所述防护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内部的下方;所述开关单元柜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上方的左侧;所述高压变电柜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的上方,且高压变电柜位于开关单元柜的右侧;所述低压配电柜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的上方,且低压配电柜位于高压变电柜的右侧;所述继电保护柜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上方的右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扇,绝缘板,散热孔和导热柱;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左右两端的上方;所述绝缘板采用两个,且绝缘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左右两端的上方,该绝缘板位于散热风扇的内侧;所述散热孔采用两个,且散热孔开设在绝缘板的中间位置,该散热孔与散热风扇对齐;所述导热柱采用多个,且导热柱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内部左右两端的上方,该导热柱与绝缘板对齐。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且散热风扇选用12038型;所述导热柱之间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基板,加强板,降噪孔和橡胶垫;所述降噪孔采用多个,且降噪孔均匀开设在基板的上方;所述加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的上方;所述橡胶垫通过沉孔螺栓固定在加强板的上方。所述基板,加强板和橡胶垫采用相同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降噪孔的深度为基板厚度的一半,且降噪孔采用圆柱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散热机构的设置,导热柱吸收变电站设备设置产生的热量,便于散热风扇将热量快速的散失,提高变电站的散热能力,配合散热孔将变电站设备产生热量的快速散失,避免线路出现老化的现象。2.本技术防护机构的设置,在变电站设备的下方设置橡胶垫,使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与地面保持良好的绝缘,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噪孔阻断噪音传导的途径,达到降噪的目的,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3.本技术开关单元柜,高压变电柜,低压配电柜和继电保护柜的设置,开关单元柜,高压变电柜,低压配电柜和继电保护柜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变电设备的运输和现场安装,且降低箱体的体积,提高变电站设备的集成化程度,有利于后期的运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散热机构,21-散热风扇,22-绝缘板,23-散热孔,24-导热柱,3-箱门,4-开关单元柜,5-高压变电柜,6-低压配电柜,7-继电保护柜,8-防护机构,81-基板,82-加强板,83-降噪孔,84-橡胶垫,9-避雷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包括箱体1,散热机构2,箱门3,开关单元柜4,高压变电柜5,低压配电柜6,继电保护柜7,防护机构8和避雷针9;安装时,将箱体1,开关单元柜4,高压变电柜5,低压配电柜6,继电保护柜7,防护机构8和避雷针9等拉至安装现场,开关单元柜4、高压变电柜5、低压配电柜6、继电保护柜7均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变电设备的运输和现场安装,且降低箱体1的体积,提高变电站设备的集成化程度,有利于后期的运行维护,运行时,导热柱24吸收变电站设备设置产生的热量,便于散热风扇21将热量快速的散失,提高变电站的散热能力,配合散热孔23将变电站设备产生热量的快速散失,避免线路出现老化的现象,在变电站设备的下方设置橡胶垫84,使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与地面保持良好的绝缘,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噪孔83阻断噪音传导的途径,达到降噪的目的,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散热机构2包括散热风扇21,绝缘板22,散热孔23和导热柱24;导热柱24便于将变电站设备产生的热量快速的散失,散热孔23便于散热风扇21通电运行进行散热,绝缘板22起到绝缘作用。防护机构8包括基板81,加强板82,降噪孔83和橡胶垫84;在变电站设备的下方设置橡胶垫84,使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与地面保持良好的绝缘,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噪孔83阻断噪音传导的途径,达到降噪的目的,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散热机构(2),箱门(3),开关单元柜(4),高压变电柜(5),低压配电柜(6),继电保护柜(7),防护机构(8)和避雷针(9);所述散热机构(2)采用两个,且散热机构(2)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端的上方;所述箱门(3)采用两个,且箱门(3)铰接在箱体(1)前侧的左右两端;所述避雷针(9)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上方的左侧,且避雷针(9)通过导线进行接地;所述防护机构(8)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内部的下方;所述开关单元柜(4)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上方的左侧;所述高压变电柜(5)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的上方,且高压变电柜(5)位于开关单元柜(4)的右侧;所述低压配电柜(6)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的上方,且低压配电柜(6)位于高压变电柜(5)的右侧;所述继电保护柜(7)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上方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散热机构(2),箱门(3),开关单元柜(4),高压变电柜(5),低压配电柜(6),继电保护柜(7),防护机构(8)和避雷针(9);所述散热机构(2)采用两个,且散热机构(2)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端的上方;所述箱门(3)采用两个,且箱门(3)铰接在箱体(1)前侧的左右两端;所述避雷针(9)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上方的左侧,且避雷针(9)通过导线进行接地;所述防护机构(8)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内部的下方;所述开关单元柜(4)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上方的左侧;所述高压变电柜(5)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的上方,且高压变电柜(5)位于开关单元柜(4)的右侧;所述低压配电柜(6)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的上方,且低压配电柜(6)位于高压变电柜(5)的右侧;所述继电保护柜(7)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护机构(8)上方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散热风扇(21),绝缘板(22),散热孔(23)和导热柱(24);所述散热风扇(21)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端的上方;所述绝缘板(22)采用两个,且绝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沈佳谢梦斯车向辉陈林伟沈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振心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