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组式柔印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机组式柔印机。
技术介绍
机组式柔版印刷机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普及的一种机型,其每个印刷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呈直线式沿水平方向排列,主电机位于负荷最大的模切单元后部,再通过机器后部一根共用的驱动轴向别的单元传递动力,其属于轻压力印刷,对于不易拉伸的印刷材料来说非常合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机组式柔版印刷机通常只能实现一次性单面印刷,导致印刷不便,印刷质量较差,容易存在偏差,且无法实时监控印刷的效果与质量。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组式柔印机,其实现了双面印刷,提高了印刷质量,可监控印刷效果与检测印刷品质,自动化程度更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机组式柔印机,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伺服放料机构、对承印物进行柔印的柔印机构、对柔印完成后的承印物进行模切的模切机构、对模切完成后的承印物进行观测的观测机构、伺服收料机构;所述伺服放料机构与柔印机构之间设置有前侧牵引机构,所述前侧牵引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伺服放料机构的输出端、柔印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柔印机构依制程顺序依次包括第一组柔印单元、第二组柔印单元、第三组柔印单元、第四组柔印单元;每组柔印单元均包括有若干柔印座,若干柔印座依制程顺序依次布置;所述第一组柔印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承印物反转的反转架,所述反转架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组式柔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伺服放料机构、对承印物进行柔印的柔印机构、对柔印完成后的承印物进行模切的模切机构、对模切完成后的承印物进行观测的观测机构、伺服收料机构;/n所述伺服放料机构与柔印机构之间设置有前侧牵引机构,所述前侧牵引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伺服放料机构的输出端、柔印机构的输入端;/n所述柔印机构依制程顺序依次包括第一组柔印单元、第二组柔印单元、第三组柔印单元、第四组柔印单元;每组柔印单元均包括有若干柔印座,若干柔印座依制程顺序依次布置;/n所述第一组柔印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承印物反转的反转架,所述反转架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前侧牵引机构的输出端、第一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倒数第二个柔印座的输出端,所述反转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最后一个柔印座的输入端;/n所述柔印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冷烫机构,所述冷烫机构连接于第一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最后一个柔印座;/n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伺服放料机构、柔印机构、模切机构、观测机构、伺服收料机构、前侧牵引机构、反转架、冷烫机构均电性连接于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组式柔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依制程顺序依次设置的伺服放料机构、对承印物进行柔印的柔印机构、对柔印完成后的承印物进行模切的模切机构、对模切完成后的承印物进行观测的观测机构、伺服收料机构;
所述伺服放料机构与柔印机构之间设置有前侧牵引机构,所述前侧牵引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伺服放料机构的输出端、柔印机构的输入端;
所述柔印机构依制程顺序依次包括第一组柔印单元、第二组柔印单元、第三组柔印单元、第四组柔印单元;每组柔印单元均包括有若干柔印座,若干柔印座依制程顺序依次布置;
所述第一组柔印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承印物反转的反转架,所述反转架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前侧牵引机构的输出端、第一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倒数第二个柔印座的输出端,所述反转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最后一个柔印座的输入端;
所述柔印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冷烫机构,所述冷烫机构连接于第一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最后一个柔印座;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伺服放料机构、柔印机构、模切机构、观测机构、伺服收料机构、前侧牵引机构、反转架、冷烫机构均电性连接于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式柔印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柔印单元均包括有三个柔印座,三个柔印座依制程顺序依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组式柔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依次包括第一柔印座、第二柔印座、第三柔印座,所述第一柔印座、第二柔印座、第三柔印座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柔印座的输出端连接于反转架的输入端,所述反转架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柔印座的输入端;所述冷烫机构连接于第三柔印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组式柔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柔印单元依制程顺序依次包括第四柔印座、第五柔印座、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源铁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