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包括定位治具、移动模组和滚动式移印机构,移动模组位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移动模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所述垂直直线模组设置于水平直线模组上,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设置于垂直直线模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一台凹版移印装置即可实现多次重复式印刷,降低生产成本。
A reciprocating gravure pad for curved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
本技术属于印刷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玻璃盖板上印刷图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特别是在手机前后曲面盖板、汽车内饰曲面玻璃上图案印刷应用逐渐广泛,通过印刷图案不仅有美观效果,更有遮光、遮挡元器件等重要功能效果。但是,对于曲面玻璃上印刷,传统印刷方法仍然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1)采用网版印刷,也就是丝网印刷,由于曲面的外形,网版无法放入曲面玻璃中,所以无法印刷;(2)采用移印时,移印胶头对准需印刷的曲面玻璃时,曲面玻璃的侧边不易印到,同时,由于移印用油墨印刷厚度较薄,需经多次印刷及烘烤程序,费时费力提高了生产成本,且质量准确率不能保证;(3)采用喷涂方法印刷曲面玻璃时,曲面的高处位置油墨容易受到重力作用,下滑,往低处流下,造成了很大的印刷不均匀,质量不稳定;(4)采用光刻技术进行曲面玻璃印刷时,由于涉及到镀膜机、曝光机、掩模版、蚀刻机、显影机、清洗机等多组设备与配件的配合,设备、配件多且比较复杂,且制造时工序繁复,操作困难,成本高,不易大规模生产。因此,曲面玻璃盖板的印刷还需要很大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只需要一台凹版移印装置即可实现多次重复式印刷,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包括定位治具、移动模组和滚动式移印机构,移动模组位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移动模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所述垂直直线模组设置于水平直线模组上,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设置于垂直直线模组上。进一步的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凹版滚筒和移印滚筒,凹版滚筒与移印滚筒滚动接触,在所述凹版滚筒上方设置有倒油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移印滚筒的外圈为橡胶或硅胶外圈。进一步的所述倒油墨结构包括油墨仓和刮板,油墨仓的出油墨口与凹版滚筒表面相切,刮板的一边与凹版滚筒表面接触并相切,所述油墨仓连接有输油墨管。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第一红外干燥灯和第二红外干燥灯,所述第一红外干燥灯设置在移印滚筒印刷时移动方向的前方并向移印滚筒表面照射,所述第二红外干燥灯设置在移印滚筒印刷时移动方向的后方并向玻璃盖板照射。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定位板和滑动定位板,固定定位板和滑动定位板之间形成固定曲面玻璃的定位区,所述滑动定位板与底板之间滑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与底板转动连接,调节丝杆与滑动定位板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定位板与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块及直线导轨。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对应定位区设置有若干缓冲区,每个所述缓冲区的边缘均设置有密封胶条,底板上对应每个缓冲区处均开设有泄压孔。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包括定位治具、移动模组和滚动式移印机构,移动模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设置于垂直直线模组上,所述定位治具设置于水平直线模组上,所述垂直直线模组位于水平直线模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凹版滚筒与移印滚筒在外表面上进行相对转动,将凹版滚筒内部油墨能够转印在移印滚筒的外表面上,再由移印滚筒印刷到曲面玻璃的表面,实现了曲面玻璃的印刷,而且移印滚筒为弹性,印刷及压过曲面玻璃时,不会造成曲面玻璃破裂;2、对比之前在重复印刷时需要多台凹版移印装置来联合完成,本方案只需要一台凹版移印装置即可,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有助于量产初期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在整套印刷系统中,滚动式移印机构需要承担印刷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而且工作的强度和精密度都非常高,滚动式移印机构的成本占整个印刷系统制造成本占比最大的,所以减少滚动式移印机构的数量,可以大大降低设备成本;3、设备故障的因应,单印刷头多机台的生产线配置,可避免停线风险,提高生产稳定性;4、可任意多次重复迭印;5、对设备制造商而言,设备单价较低,有利于市场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滚动式移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平直线模组;21、固定架;22、凹版滚筒;221、图案模板;23、移印滚筒;24、油墨仓;27、第一红外干燥灯;3、定位治具;31、底板;311、调节丝杠;313、直线导轨32、固定定位板;33、滑动定位板;34、定位区;341、缓冲区;342、泄压孔;343、密封胶条;4、曲面玻璃;5、支架;6、垂直直线模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包括定位治具、移动模组和滚动式移印机构,移动模组位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移动模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所述垂直直线模组设置于水平直线模组上,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设置于垂直直线模组上。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均可采用滑轨与直线伺服电机组合模式,具体为,水平直线模组包括水平滑轨,在水平滑轨上布置水平直线伺服电机;垂直直线模组包括垂直滑轨,在垂直滑轨上布置垂直直线伺服电机。垂直滑轨连接水平直线伺服电机,通过水平直线伺服电机带动垂直直线模组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滚动式移印机构固定于垂直直线伺服电机上,通过垂直直线伺服电机带动整个滚动式移印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其中直线伺服电机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如丝杠传动、线性马达传动或气缸推动的方式传动等。其中水平滑轨可通过与底面之间设置支架进行固定。在印刷时,将曲面玻璃固定于定位治具上,然后滚动式移印机构通过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调整位置,到定位治具的末端和相应的高度;然后滚动式移印机构启动,同时滚动式移印机构沿水平直线模组向前移动;通过滚动式移印机构将油墨印刷到曲面玻璃上;印刷一遍之后,滚动式移印机构再回到治具的末端,重复上面的动作,进行重复印刷,来达到必要的油墨厚度,可实现利用一组凹版移印装置实现同一曲面玻璃多次印刷的目的,节约设备成本;其中垂直直线模组还可对根据曲面玻璃的曲面进行随时调整高度以使得油墨顺利印刷至曲面玻璃表面。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凹版滚筒和移印滚筒,凹版滚筒与移印滚筒滚动接触,在所述凹版滚筒上方设置有倒油墨结构。其中凹版滚筒可设置于移印滚筒正上方或斜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为使油墨顺利印刷至曲面玻璃上,优选的在凹版滚筒上设置动力机构,可采用电机和减速机组合连接凹版滚筒,以驱动凹版滚筒主动旋转,进而使移印滚筒从动,当然移印滚筒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治具、移动模组和滚动式移印机构,移动模组位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移动模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所述垂直直线模组设置于水平直线模组上,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设置于垂直直线模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治具、移动模组和滚动式移印机构,移动模组位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移动模组包括水平直线模组和垂直直线模组,所述垂直直线模组设置于水平直线模组上,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设置于垂直直线模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式移印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凹版滚筒和移印滚筒,凹版滚筒与移印滚筒滚动接触,在所述凹版滚筒上方设置有倒油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滚筒的外圈为橡胶或硅胶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油墨结构包括油墨仓和刮板,油墨仓的出油墨口与凹版滚筒表面相切,刮板的一边与凹版滚筒表面接触并相切,所述油墨仓连接有输油墨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曲面玻璃的往复式凹版移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第一红外干燥灯和第二红外干燥灯,所述第一红外干燥灯设置在移印滚筒印刷时移动方向的前方并向移印滚筒表面照射,所述第二红外干燥灯设置在移印滚筒印刷时移动方向的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耀升,金渶桓,江建志,
申请(专利权)人: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