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93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语音插座,包括插座底盖和可透红外光的材质制成的透光面罩等,插座底盖与透光面罩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透光面罩上开设有一安置插座面板的安装口,插座底盖、插座面板均是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硬件电路部分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包括红外发射管、语音识别控制模块。本插座作为一个辅助装置实现各种红外控制电器的语音控制,极大提高用户体验;面罩可实现红外线的穿透,插座底盖、插座面板等需与金属件连接的中心区壳体为阻燃材料,如此既可以实现红外穿透,又符合安全需求,满足红外光控制家电的要求;进一步地,面罩、底盖采用上下扣合方式组装,工艺成本极大降低;底盖与插销连接部分相比于注塑成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Smart voice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语音插座
本技术涉及插座,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语音插座。
技术介绍
红外控制电器都通过红外遥控器进行控制,随着目前语音控制已经越来越普遍,用户对控制方式的要求也在提升,而传统的红外控制电器都没有配置语音控制功能,无法实现语音控制。新型的语音家电都必须是在出厂时内嵌语音控制模块实现语音控制功能,如果仅仅为了语音功能而更换电器,显然并不划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提供一种智能语音插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语音插座,包括:插座插销和插座面板,所述插座面板上开设有与外部插头的插销匹配的面板插孔;透光面罩和插座底盖,所述插座底盖与透光面罩可拆卸组装并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面罩上开设有一安置所述插座面板的安装口,所述插座插销穿插所述插座底盖设置,外部插头的插销从所述面板插孔插入后与所述插座插销接触;硬件电路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包括用于发射红外信号控制红外控制电器的红外发射管、用于识别用户发出的语音并将对应的控制信号经由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语音识别控制模块;其中,所述透光面罩由可透红外光的材质制成,所述插座底盖、插座面板均是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插座底盖与所述透光面罩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优选地,所述透光面罩和插座底盖扣接形成盒体结构,所述透光面罩的四角设置有四个卡扣臂,所述插座底盖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四个倾斜的卡扣,所述卡扣臂与所述卡扣卡接扣合。优选地,所述硬件电路部分还包括用于接收红外遥控器的红外信号的红外接收管、用于将插座插销所接入的外部电源进行电源转换后给整个插座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插座还包括:电源管理线路板,固定在插座底盖内,用于布置所述电源电路;主线路板,固定在插座底盖内,用于布置硬件电路部分中的除电源电路以外的其他电路,主线路板的朝向所述透光面罩的表面的四个角落位置固定四个红外发射管,所述主线路板上开设有可供外部插头的插销通过的窗口。优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插座隔离舱、L极插套、N极插套、E极插套、插座保护门,所述插座隔离舱以及插座保护门均是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所述插座隔离舱位于所述主线路板下方以及所述电源管理线路板上方,所述插座保护门、小五孔L极插套、小五孔N极插套、小五孔E极插套设置在所述插座隔离舱内,且所述插座保护门位于所述L极插套、N极插套、E极插套的上方,所述插座插销包括L极插销、N极插销、E极插销,所述插座底盖内设置有与所述L极插销、N极插销、E极插销匹配的三个插销柱,L极插销、N极插销、E极插销分别穿过三个插销柱、所述电源管理线路板后插入所述L极插套、N极插套、E极插套内固定;所述插座面板上包括三脚插孔和两脚插孔,外部三脚插头的L极插销、N极插销、E极插销经由所述三脚插孔后插入L极插套、N极插套、E极插套内固定,外部两脚插头的L极插销、N极插销经由所述两脚插孔后插入L极插套、N极插套内固定。优选地,所述语音识别控制模块包括主控模块和离线语音识别模块,主控模块设置在所述主线路板上,所述离线语音识别模块固定在所述主线路板的一侧以及所述插座隔离舱外侧,且面向所述透光面罩的侧壁,所述透光面罩的侧壁上正对所述离线语音识别模块的区域开设有通孔。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连接一喇叭,所述喇叭设置在所述主线路板的一侧以及所述插座隔离舱外侧,且面向所述透光面罩的侧壁,所述透光面罩的侧壁上正对所述喇叭的区域开设有通孔。本技术的智能语音插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插座可以作为一个辅助装置实现各种红外控制电器的语音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透光面罩可实现红外线的穿透,插座底盖、插座面板等需与金属件连接的中心区壳体为阻燃材料,如此既可以实现红外穿透,又符合安全需求,满足红外光控制家电的要求;进一步地,面罩、底盖采用上下扣合方式组装,相比于传统的高周波焊接工艺,工艺成本极大降低,需要维修时用可打开面罩、底盖;底盖与插销连接部分,只需在装配时固定即可,相比于传统的注塑成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智能语音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语音插座的爆炸图;图3是插座插销的固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智能语音插座的硬件电路部分的原理图;图5是语音识别控制模块中的主控模块的部分电路图;图6是语音识别控制模块中的离线语音识别模块的部分电路图;图7是红外发射管部分的电路图;图8是红外接收管部分的电路图;图9是电源电路的部分电路图之一;图10是电源电路的部分电路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总的思路是:构造一种智能语音插座,利用其语音识别控制模块识别用于发出的语音,并将对应的控制信号经由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给目标红外控制电器,为了实现透红外功能以及满足安全标准,整个插座设计为上行两部分,上方的透光面罩可实现红外线的穿透,下方的插座底盖、其中的插座面板等需与金属件连接的中心区壳体为阻燃材料。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考图1-3,本技术的智能语音插座大致呈矩形盒体结构,整个矩形壳体分为透光面罩1、插座底盖13两部分,里面安装硬件电路部分等。其中,透光面罩1和插座底盖13上下可拆卸组装,并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面罩1的顶壁上开设有一安置插座面板2的安装口,插座面板2扣入所述安装口固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语音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座插销和插座面板,所述插座面板上开设有与外部插头的插销匹配的面板插孔;/n透光面罩和插座底盖,所述插座底盖与透光面罩可拆卸组装并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面罩上开设有一安置所述插座面板的安装口,所述插座插销穿插所述插座底盖设置,外部插头的插销从所述面板插孔插入后与所述插座插销接触;/n硬件电路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包括用于发射红外信号控制红外控制电器的红外发射管、用于识别用户发出的语音并将对应的控制信号经由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语音识别控制模块;/n其中,所述透光面罩由可透红外光的材质制成,所述插座底盖、插座面板均是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语音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插销和插座面板,所述插座面板上开设有与外部插头的插销匹配的面板插孔;
透光面罩和插座底盖,所述插座底盖与透光面罩可拆卸组装并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面罩上开设有一安置所述插座面板的安装口,所述插座插销穿插所述插座底盖设置,外部插头的插销从所述面板插孔插入后与所述插座插销接触;
硬件电路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包括用于发射红外信号控制红外控制电器的红外发射管、用于识别用户发出的语音并将对应的控制信号经由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语音识别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透光面罩由可透红外光的材质制成,所述插座底盖、插座面板均是由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底盖与所述透光面罩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面罩和插座底盖扣接形成盒体结构,所述透光面罩的四角设置有四个卡扣臂,所述插座底盖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四个倾斜的卡扣,所述卡扣臂与所述卡扣卡接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电路部分还包括用于接收红外遥控器的红外信号的红外接收管、用于将插座插销所接入的外部电源进行电源转换后给整个插座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插座还包括:
电源管理线路板,固定在插座底盖内,用于布置所述电源电路;
主线路板,固定在插座底盖内,用于布置硬件电路部分中的除电源电路以外的其他电路,主线路板的朝向所述透光面罩的表面的四个角落位置固定四个红外发射管,所述主线路板上开设有可供外部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传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