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90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将地暖管(10)弯曲成设定的形状,用于地暖模块内,包括支撑板(1)、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底板(5)与两套滑轨(17);所述的支撑板(1)通过左右两侧的滑轨(17)安装于底板(5)上,支撑板(1)与底板(5)间的空腔(6)容纳地暖管(10)与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所述的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包括多个牵引轮组件(2)、多个导向轮(3)与多个定位板(4);实现压轮(7)轮与地暖管(10)的合压或分离。结合下料铺管一体化装置,可以实现该地暖模块的地暖管自动下料、弯曲成型、按压入槽,以代替人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blanking device for floor heating module floor hea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
,也可当为建筑工程领域,涉及模块地暖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众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冬季采暖有了更高的要求,一种具有标准化作业、绿色节能、环保舒适、节省空间等优点的超薄快装式地暖模块需求日益增长。然而该地暖模块的生产目前大部分工序仍依赖人工,劳动密集性高,生产效率很低,且不利于标准化作业、大批量生产,制造成本高。地暖模块类似于一片暖气,是模块式的结构,在地暖模块基板内嵌入一段弯曲的管子,管子弯曲成设定的形状,有一个出水口一个进水口,安装时多块地暖模块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通过地暖管连通成一个地暖系统。目前的地暖模块下料弯管的工作主要靠人工完成的,形状不规则,劳动强度较大,同时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可以实现该地暖模块的地暖管自动下料、弯曲成型,以代替人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将地暖管10弯曲成设定的形状,用于地暖模块内,包括支撑板1、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底板5与两套滑轨17;所述的支撑板1通过左右两侧的滑轨17安装于底板5上,支撑板1与底板5间的空腔6容纳地暖管10与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所述的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包括多个牵引轮组件2、多个导向轮3与多个定位板4;所述的支撑板1上开有与地暖管10待弯曲形状一致的通道13;通道13包括多段直线段与多段圆弧段互相连接,出口与入口设于未安装滑轨的侧面;在直线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定位板4,通道13两侧定位板4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在圆弧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导向轮3;通道13两侧导向轮3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所述的牵引轮组件2的滚轮21设于支撑板1下方的空腔6内,沿通道13间隔布置于一侧,滚轮21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在通道13另一侧对应滚轮21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压轮7;气缸15、电机16设于支撑板1的上方,压轮7通过摆杆14与气缸15连接,气缸15的活塞杆伸缩推动摆杆14摆动,实现压轮7轮与地暖管10的合压或分离。所述的通道13的内环180度弯曲处通道13的内侧空腔6内设置滚轮21,通道13的外侧设置压轮7及多个导向轮3;通道13内环的弯曲半径大于地暖管10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所述的通道13的外环180度弯曲处在两处直线段与曲线段连接处通道13的两侧空腔6内分别设置一个滚轮21与一个压轮7,通道13的外环两侧设置多个导向轮3;通道13外环的弯曲半径为通道13内环的弯曲半径与内环与外环中心轴线间距之和。所述的通道13的内外环小于180度弯曲处在通道1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导向轮3,导向轮3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所述的通道13的直线段的中部设置一套牵引轮组件2。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可以实现该地暖模块的地暖管自动下料、弯曲成型,以代替人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的牵引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与2所示,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用于将地暖管10弯曲成设定的形状,用于地暖模块内,本例的地暖管10弯曲成双S曲线形状,为较佳的结构形式,其它的形状只要是满足地暖要求,一进一出,没有交叉的曲线形状,均是本专利的应用范围。具体的结构上包括:支撑板1、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底板5与两套滑轨17;所述的支撑板1通过左右两侧的滑轨17安装于底板5上,滑轨17可以选用商用的直线导轨,一般包括相对移动的滑动部件与固定部件,支撑板1安装于滑轨17的移动部件上,滑轨17的固定部件安装于底板5上;本文的左右两侧指的是图中的左右两侧,上下指的是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向上与向下,前后指的是图中的上下两侧,并非特指,只为描述方便。支撑板1与底板5间形成空腔6,支撑板1与底板5间的空腔6用于容纳地暖管10与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在弯管过程中防止地暖管10从上下方向脱出;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在弯管过程中防止地暖管10偏离下料弯曲形状。所述的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包括多个牵引轮组件2、多个导向轮3及多个定位板4。所述的支撑板1上开有与地暖管10待弯曲形状一致的通道13;通道13包括多段直线段与多段圆弧段互相连接,通道13的出口与入口设于未安装滑轨的侧面;本例在前侧面,在通道13的直线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定位板4,通道13两侧定位板4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定位板4的作用是保证地暖管10定位的同时可以使其顺利的通过,因此,通道13两侧定位板4的内间距大于地暖管10直径一些,即保证定位,又保证减小摩擦阻力,便于地暖管10通过。定位板4采用表面光滑的板材,如不锈钢板,用螺钉固定于通道13两侧的支撑板1即可,定位板4的固定螺钉的孔是长孔,可以调节位置,用螺钉固定的作用是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地暖管10弯曲行进时的运动情况调节地暖管10和定位板4之间的间隙,即调节0.5~1mm这个值,属于为实验装置特设的调整环节。支撑板1也可是普通的碳钢板表面镀铬或铝板。在通道13的圆弧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导向轮3;通道13两侧导向轮3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这里有内侧是指靠近地暖管10的一侧,远离地暖管10的一侧指是是外侧;导向轮3的作用是保证地暖管10转向弯曲的同时可以顺利的通过,因此,通道13两侧导向轮3的外圆内侧间距大于地暖管10直径一些,即保证顺利转向弯曲,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将地暖管(10)弯曲成设定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底板(5)与两套滑轨(17);/n所述的支撑板(1)通过左右两侧的滑轨(17)安装于底板(5)上,支撑板(1)与底板(5)间的空腔(6)容纳地暖管(10)与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所述的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包括多个牵引轮组件(2)、多个导向轮(3)与多个定位板(4);/n所述的支撑板(1)上开有与地暖管(10)待弯曲形状一致的通道(13);通道(13)包括多段直线段与多段圆弧段互相连接,出口与入口设于未安装滑轨的侧面;在直线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定位板(4),通道(13)两侧定位板(4)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在圆弧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导向轮(3);通道(13)两侧导向轮(3)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n所述的牵引轮组件(2)的滚轮(21)设于支撑板(1)下方的空腔(6)内,沿通道(13)间隔布置于一侧,滚轮(21)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在通道(13)另一侧对应滚轮(21)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压轮(7);气缸(15)、电机(16)设于支撑板(1)的上方,压轮(7)通过摆杆(14)与气缸(15)连接,气缸(15)的活塞杆伸缩推动摆杆(14)摆动,实现压轮(7)轮与地暖管(10)的合压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模块地暖管自动下料装置,将地暖管(10)弯曲成设定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底板(5)与两套滑轨(17);
所述的支撑板(1)通过左右两侧的滑轨(17)安装于底板(5)上,支撑板(1)与底板(5)间的空腔(6)容纳地暖管(10)与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所述的牵引导向及定位通道组件包括多个牵引轮组件(2)、多个导向轮(3)与多个定位板(4);
所述的支撑板(1)上开有与地暖管(10)待弯曲形状一致的通道(13);通道(13)包括多段直线段与多段圆弧段互相连接,出口与入口设于未安装滑轨的侧面;在直线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定位板(4),通道(13)两侧定位板(4)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在圆弧段下方的空腔(6)内通道(13)的两侧布置导向轮(3);通道(13)两侧导向轮(3)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
所述的牵引轮组件(2)的滚轮(21)设于支撑板(1)下方的空腔(6)内,沿通道(13)间隔布置于一侧,滚轮(21)外圆内侧距离通道(13)中心轴线的水平距离大于地暖管(10)半径0.5~1mm;在通道(13)另一侧对应滚轮(21)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压轮(7);气缸(15)、电机(16)设于支撑板(1)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元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机械工业局技术开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