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03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该LED支架包括LED支架本体,所述LED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侧边或延长面相交,且两者的夹角小于180度;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以及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采用上述方案,只需一个LED灯珠即可实现多角度的出光要求,大大满足一些特殊环境的出光要求。

A kind of LED bracket with multi surface luminous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
本技术涉及LED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
技术介绍
LED英文为(lightemittingdiode),LED灯珠就是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简称LED,这是一个通俗的称呼。其工作原理:PN结的端电压构成一定势垒,当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势垒下降,P区和N区的多数载流子向对方扩散。由于电子迁移率比空穴迁移率大得多,所以会出现大量电子向P区扩散,构成对P区少数载流子的注入。这些电子与价带上的空穴复合,复合时得到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去。这就是PN结发光的原理。现在市面上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展览馆中间为过道,两侧为展览区,如果使用普通的射灯,那么需要两个射灯对两侧的展览区域进行照射,而且,如果在非展览时间时,需要对中间道路进行照明,此时开启照射两侧的射灯就会影响对中间过道的照射区域,而再增加一个照射中间过道的灯具就显得有些浪费。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所述LED支架包括:LED支架本体,所述LED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侧边或延长面相交,且两者的夹角小于180度;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以及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为五个,分别为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第四出光面和第五出光面,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第四出光面和第五出光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边分别与正方形的侧边相贴合,所述等腰梯形的斜边两两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第四出光面和第五出光面的夹角为135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第四出光面和第五出光面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引脚相连接的第二焊接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内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引脚相连接的第一焊接点;所述第一出光面内设有四个第三焊接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第四出光面和第五出光面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焊接点相连接的第四焊接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位于LED支架本体同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LED支架,所述LED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侧边或延长面相交,且两者的夹角小于180度;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设置在一个出光面内,所述控制芯片输入端通过第一引脚引出至LED支架外;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所述发光芯片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发光芯片输出端通过第二引脚引出至LED支架外;以及荧光胶,所述荧光胶灌装在所述出光面内,将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发光芯片进行封装。采用上述方案,只需一个LED灯珠即可实现多角度的出光要求,大大满足一些特殊环境的出光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LED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LED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中省略封装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所述LED灯珠包括:LED支架本体10,所述LED支架本体10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光面11,所述出光面11的侧边或延长面相交,且两者的夹角小于180度;控制芯片20,所述控制芯片20设置在一个出光面11内,所述控制芯片20输入端通过第一引脚21引出至LED支架本体10外;发光芯片30,所述发光芯片30设置在所述出光面11内,所述发光芯片30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20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发光芯片30输出端通过第二引脚31引出至LED支架本体10外;以及荧光胶40,所述荧光胶40灌装在所述出光面11内,将所述控制芯片20和所述发光芯片30进行封装。具体地,本方案设计至少两个出光面11,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控制芯片20控制不同出光面11内的发光芯片30工作,实现不同角度出光的目的,该产品多使用于展览馆、博物院等地方。例如,展览馆中间为过道,两侧为展览区,如果使用普通的射灯,那么需要两个射灯对两侧的展览区域进行照射,而且,如果在非展览时间时,需要对中间道路进行照明,此时开启照射两侧的射灯就会影响对中间过道的照射区域,而再增加一个照射中间过道的灯具就显得有些浪费。本方案的LED灯珠,通过控制芯片20来控制不同出光面11出光,根据不同的场景,实现不同的照明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11为五个,分别为第一出光面111、第二出光面112、第三出光面113、第四出光面114和第五出光面115,所述控制芯片20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11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111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出光面112、第三出光面113、第四出光面114和第五出光面115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边分别与正方形的侧边相贴合,所述等腰梯形的斜边两两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111与所述第二出光面112、第三出光面113、第四出光面114和第五出光面115的夹角为135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111、第二出光面112、第三出光面113、第四出光面114和第五出光面115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引脚31相连接的第二焊接点1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面111内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引脚21相连接的第一焊接点117;所述第一出光面111内设有四个第三焊接点1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光面112、第三出光面113、第四出光面114和第五出光面115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焊接点118相连接的第四焊接点119。具体地,发光芯片30和控制芯片20与第一焊接点117、第二焊接点116、第三焊接点118和第四焊接点119之间的连接使用金线进行连接和导电,上述的第一出光面111、第二出光面112、第三出光面113、第四出光面114和第五出光面115分别控制几个不同方向的出光要求,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芯片20进行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芯片30为红、绿、蓝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支架包括:/nLED支架本体,所述LED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侧边或延长面相交,且两者的夹角小于180度;/n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以及/n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支架包括:
LED支架本体,所述LED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侧边或延长面相交,且两者的夹角小于180度;
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以及
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设置在所述出光面内,且其引出至LED支架本体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为五个,分别为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第四出光面和第五出光面,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面发光结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出光面、第三出光面、第四出光面和第五出光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边分别与正方形的侧边相贴合,所述等腰梯形的斜边两两贴合。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
申请(专利权)人:永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