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定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75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定时开关,包括定时开关本体、交流接触器、上壳体和下壳体,开关本体和交流接触器置于上下壳体内,下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孔,下壳体内设有固定柱一及与接线端孔相对应的支撑片,支撑片外侧挡条支撑片上接线片,接线片上套设有锁紧环,锁紧环上螺纹连接有螺钉一,固定柱一和固定柱二在上下壳体上的位置由装置在其内的交流接触器和开关本体形状及大小决定。该大功率定时开关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将交流接触器和定时开关整体化设置,整体美观,客户在使用使仅需将该大功率定时开关的接线端接线即可,接线操作简单化,使用安全。

High power timing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定时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尤其是一种大功率定时开关。
技术介绍
市场上所使用的继电器(定时开关),如果需要控制感性负载,比如控制电机类产品时需要外接交流接触器,此时需要作业人员外购一交流接触器,且自己将其与继电器(定时开关)电性连接,该操作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用于连接交流接触器和定时开关的导线凌乱,视觉上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定时开关,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定时开关,包括定时开关本体、交流接触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扣合形成盒体,开关本体和交流接触器置于盒体内,上壳体上设有螺钉孔,下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孔,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固定柱一及与接线端孔相对应的支撑片,支撑片与下壳体内形成腔体,支撑片一端设有缺口,支撑片外侧挡条,挡条与支撑片形成导槽一,支撑片上接线片,接线片上套设有锁紧环,锁紧环上螺纹连接有螺钉一;所述固定柱一中心为台阶通孔,上壳体的内壁设有与固定柱一对应的固定柱二,固定柱二远离上壳体的端部中心设有盲孔,盲孔内壁为内螺纹,台阶通孔内穿设有螺钉二,螺钉二与盲孔旋拧配合,所述固定柱一和固定柱二在上下壳体上的位置由装置在其内的交流接触器和开关本体形状及大小决定。下壳体设有接线端孔的内壁为导槽二,所述接线片包括横段和位于横段两端的竖段一和竖段二,竖段一和竖段二分别置于导槽一和导槽二内,套置在横段上的锁紧环置于腔体内。固定柱二端部设有环形凹台,固定柱一端部设有凹槽,上下盖体扣合时固定柱二端部插设在凹槽内。上下壳体相对的边缘上分别设有凸条和条形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定时开关孔感性负载时需要自行连接交流接触器的问题,该大功率定时开关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将交流接触器和定时开关整体化设置,整体美观,客户在使用使仅需将该大功率定时开关的接线端接线即可,接线操作简单化,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下壳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线片6和锁紧环61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柱一22和固定柱二1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柱的分布参考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11螺钉孔;12固定柱二;121盲孔;122环形凹台;13凸条;2下壳体;21接线端孔;22固定柱一;221台阶通孔;222凹槽;23支撑片;231缺口;232挡条;233导槽一;24腔体;25导槽二;26条形槽;3定时开关本体;4交流接触器;5盒体;6接线片;61锁紧环;62螺钉一;63横段;631凸起;64竖段一;65竖段二;7螺钉二;8连接线;9加强面。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6可知,一种大功率定时开关,包括定时开关本体3、交流接触器4、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下壳体扣合形成盒体5,上壳体1上表面设有显示屏01和按钮02,开关本体3和交流接触器4置于盒体5内,上壳体1上设有螺钉孔11,下壳体2上设有接线端孔21,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固定柱一22及与接线端孔21相对应的支撑片23,支撑片23与下壳体2内形成腔体24,支撑片23一端设有缺口231,支撑片23外侧挡条232,挡条232与支撑片23形成导槽一233,支撑片23上接线片6,接线片6上套设有锁紧环61,锁紧环61上螺纹连接有螺钉一62,下壳体2设有接线端孔21的内壁为导槽二25,如附图3所示,上壳体1上也对应设有导槽二25,接线片6包括横段63和位于横段63两端的竖段一64和竖段二65,竖段一64和竖段二65分别置于导槽一233和导槽二25内,套置在横段63上的锁紧环61置于腔体24内,结合附图4所示,连接线8用于连接交流接触器,4和开关本体3,连接线8的一端部点焊固定在竖段一64上,横段63穿设在锁紧环61内,将图4组合件装置在图3中支撑片23上,具体地,点焊有连接线8的竖段一64沿导槽一233滑移并置于期内,与此同时竖段二65沿导槽二26并置于其内,锁紧环61置于腔体14内,且锁紧环61正对接线端孔21,此时螺钉一62的头部置于螺钉孔11内。使用者为该大功率定时开关连接外接导线时,首先外接导线连接端穿过接线端孔21,然后入附图4中箭头放线插入置于锁紧环61内,此时螺丝刀插入螺钉孔11内,并与位于其内的螺钉一62配合作业,即旋拧螺钉一62,使得螺钉一62与锁紧环61相对移动,将外接导线的端部压紧在锁紧环61与横段63之间,进而实现导通。所述固定柱一22中心为台阶通孔221,上壳体1的内壁设有与固定柱一22对应的固定柱二12,固定柱二12远离上壳体1的端部中心设有盲孔121,盲孔121内壁为内螺纹,台阶通孔221内穿设有螺钉二7,螺钉二7与盲孔121旋拧配合。如附图5所示,该结构设置将螺钉二7很好的隐藏在壳体内,使壳体整体美观整洁。如附图6所示,所述固定柱一22和固定柱二12在上下壳体上的位置由装置在其内的交流接触器和开关本体形状及大小决定,可选择性的在开关本体3或交流接触器4与固定柱之间或者与壳体内壁之间塞置缓冲棉,该缓冲棉的使用量有限,该结构设置无需其它辅助固定比如螺钉或焊接等,直接将开关本体3、交流接触器4依靠上下壳体内的固定柱的夹持固定。固定柱二12端部设有环形凹台122,固定柱一22端部设有凹槽222,上下盖体扣合时固定柱二12端部插设在凹槽222内。上下壳体相对的边缘上分别设有凸条13和条形槽26,上下壳体扣合时凸条13和条形槽26扣合,稳定强。固定柱一22和固定柱二12与其靠近的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加强面9,所述壳体与其连接的固定柱和加强面9为一体成型。加强面9加强固定柱的稳定性。本技术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定时开关孔感性负载时需要自行连接交流接触器的问题,该大功率定时开关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将交流接触器和定时开关整体化设置,整体美观,客户在使用使仅需将该大功率定时开关的接线端接线即可,接线操作简单化,使用安全。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定时开关,包括定时开关本体(3)及交流接触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下壳体扣合形成盒体(5),开关本体(3)和交流接触器(4)置于盒体(5)内,上壳体(1)上设有螺钉孔(11),下壳体(2)上设有接线端孔(21),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固定柱一(22)及与接线端孔(21)相对应的支撑片(23),支撑片(23)与下壳体(2)内形成腔体(24),支撑片(23)一端设有缺口(231),支撑片(23)外侧挡条(232),挡条(232)与支撑片(23)形成导槽一(233),支撑片(23)上接线片(6),接线片(6)上套设有锁紧环(61),锁紧环(61)上螺纹连接有螺钉一(62);所述固定柱一(22)中心为台阶通孔(221),上壳体(1)的内壁设有与固定柱一(22)对应的固定柱二(12),固定柱二(12)远离上壳体(1)的端部中心设有盲孔(121),盲孔(121)内壁为内螺纹,台阶通孔(221)内穿设有螺钉二(7),螺钉二(7)与盲孔(121)旋拧配合;固定柱一(22)和固定柱二(12)在上下壳体上的位置由装置在其内的交流接触器和开关本体形状及大小决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定时开关,包括定时开关本体(3)及交流接触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下壳体扣合形成盒体(5),开关本体(3)和交流接触器(4)置于盒体(5)内,上壳体(1)上设有螺钉孔(11),下壳体(2)上设有接线端孔(21),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固定柱一(22)及与接线端孔(21)相对应的支撑片(23),支撑片(23)与下壳体(2)内形成腔体(24),支撑片(23)一端设有缺口(231),支撑片(23)外侧挡条(232),挡条(232)与支撑片(23)形成导槽一(233),支撑片(23)上接线片(6),接线片(6)上套设有锁紧环(61),锁紧环(61)上螺纹连接有螺钉一(62);所述固定柱一(22)中心为台阶通孔(221),上壳体(1)的内壁设有与固定柱一(22)对应的固定柱二(12),固定柱二(12)远离上壳体(1)的端部中心设有盲孔(121),盲孔(121)内壁为内螺纹,台阶通孔(221)内穿设有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泷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望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