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吸收式动力与制冷复合循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467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氨水吸收式动力与制冷复合循环方法,以氨水混合物为工质,通过由加热设备过热器和精馏塔的再沸器、产功设备透平、产冷设备蒸发器、以及换热器、泵、阀门组合的热力循环工艺流程实现,其特征在于,在中低品位热源加热下,氨水混合物工质物流经泵升压至45bar~55bar,在回热器和塔釜换热器生温后,进入精馏塔;在精馏塔中将工质分离成为温度100℃~150℃、浓度0.7~1.0的工质蒸汽和温度200℃~250℃、浓度0.1~0.3的稀工质溶液;将工质蒸汽在过热器中加热成为温度350℃~450℃的过热工质蒸汽,经透平做功后降低压力;乏汽与精馏塔进口物流在回热器中换热;透平出口压力按两种运行方式调节:动力与制冷复合循环运行方式的透平出口压力调节为10bar~20bar,回热器出口乏汽流经制冷循环支路制冷,制冷后的氨蒸汽被低浓度的工质溶液吸收,返回精馏塔;动力循环运行方式的透平出口压力调节为1bar~2bar,低浓度的工质溶液吸收回热器出口乏汽,返回精馏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与制冷复合循环方法,特别是以氨水混合物为工质,利用中低品位热发电、制冷的吸收式动力与制冷复合循环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USP4346561中Kalina提出了采用混合工质透平产功的动力循环,但是循环不适用于中高温热源,而且热效率较低。为了改进循环,Kalina在1984年提出现在通常所说的Kalina循环(USP4489563)。Kalina又先后在一系列专利中提出了多级透平和多级分离的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如专利USP4548043、USP4586340、USP4604867、USP4732005、USP4763480、USP4899545、USP4982568、USP5029444、USP5095708。Kalina循环与传统的Rankine循环相比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但是流程要比Rankine循环复杂,尤其是多级Kalina循环。迄今报道的动力与制冷复合循环系统,多是利用过程余热驱动外置的制冷装置,用产生的冷量来冷却动力循环的压缩机入口空气,以提高动力循环的热效率。如专利USP5555738、USP6173563和USP64573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丹星金红光齐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