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564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拆装机构,所述第一支架由对称固定于膜壳支架上的两根第一支架体构成,各第一支架体内均与第二支架相插接,并可调节间距,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拆装机构安装座,所述拆装机构由支撑件、转轮手柄及丝杆组成,所述丝杆穿过拆装机构安装座后与第二支架相平行,其近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安装支撑件,另一端固定转轮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膜壳端盖快速有效的拆装工作更适合用于大型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简单、快速高效、专业。

A disassembly device for the end cover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中的拆装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属于水处理行业相关机械维修设备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设备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反渗透设备,而由于反渗透膜的特性原因,运行压力都比较高,一般工业用设备运行压力会在10-15bar左右,海水淡化用的反渗透压力更高,会在40-60bar左右,所以反渗透膜都是需要安装在特制的耐高压的膜壳中。常规用的膜壳从1支装到7支装都有,根据设备的出水量来设计膜数量及膜壳的数量,一根膜壳两端分别有两个端盖,所以水量越大膜壳和膜壳端盖数量就越多,大型的反渗透系统甚至会有几百上千根膜壳及端盖,而反渗透膜壳通常都是安装在碳钢或不锈钢支架上的,但是支架到膜壳端盖的尺寸都是各不一样,同时由于整套设备是在安装好了之后才会安装反渗透膜的,所以膜壳进出水管道也都是配置完成的,这样一来,膜壳与膜壳之间,膜壳与支架之间的距离都是比较有限且不确定的。而由于运行压力较高,所以膜壳端盖与膜壳之间要求的密封性能也越高,这样就会导致膜壳端盖在拆装时非常费劲,很难轻易的将端盖从膜壳中取出及装上。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用于拆下膜壳端盖的工具,结构简单用起来也很方便,但他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用于拆出膜壳端盖,不能用于安装膜壳端盖,同时由于端盖那端受力点在中心出水管口,很容易导致管口受力损坏。由于端盖和膜壳之间的密封要求较高,所以安装端盖的难度更大。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能用于安装膜壳端盖的工具,所有膜壳端盖的安装只能靠人工,用锤子敲打进去的方式进行。依靠锤子敲打进去的安装方式弊端很多,一是敲打时圆形的端盖受力不均匀,端盖很难一次性安装到位,同时很容易导致密封圈变形或损坏导致漏水;二是不管你用什么工具敲打,膜壳、膜壳端盖都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损伤;三是安装效率很低,大型设备膜壳端盖数量较多时,安装的工作量也会非常的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能够适用所有安装于支架上的反渗透膜壳端盖,同时又能提高安装效率及安装品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拆装机构,所述第一支架由对称固定于膜壳支架上的两根第一支架体构成,各第一支架体内均与第二支架相插接,并可调节间距,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拆装机构安装座,所述拆装机构由支撑件、转轮手柄及丝杆组成,所述丝杆穿过拆装机构安装座后与第二支架相平行,其近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安装支撑件,另一端固定转轮手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支架体,各第一支架体的端部分别焊接固定有用于卡接膜壳支架的固定座,沿第一支架体轴向均布有若干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由两根方管对称垂直焊接于第一支架体端部下方构成,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衬有用于保护膜壳表面的软橡胶垫,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为5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与第一支架体插接配合的两根第二支架体,所述第二支架体的轴向均布有与第一支架体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架体插入第一支架体后,所述安装孔与通孔相重合,通过螺栓紧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体与拆装机构安装座之间安装有呈三角形的加强筋。进一步的,述丝杆安装支撑件的一端无螺纹,端部设有定位销孔,另一端为四方形结构,安装固定转轮手柄。所述支撑件与膜壳内部衬套结构相吻合,由衬板及支撑件本体组成,所述衬板的中心具有穿入丝杆的开孔,所述支撑件本体呈圆台型结构,圆台的上底面固定于衬板上,下底面的中心具有用于穿过端盖中心出水管口的孔,其边缘具有用于拆卸端盖的拆卸孔。所述转轮手柄采用涡轮阀上配套的旋转手轮,固定于丝杆四方口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实现膜壳端盖快速有效的拆装工作,拆卸端盖时简单轻松的就能进行,同时由于拆端盖时受力点不在中心出水管口,所以不会导致中心出水管口的损坏。安装端盖时由于支撑件的关系,整个端盖受力均匀,能缓慢移动到相应位置,不用人工敲打,不会损坏膜壳、端盖和密封圈。该装置更适合用于大型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简单、快速高效、专业。本技术适于批量生产,能够满足需要开展此项工作的市场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附图说明:1-第一支架,2-固定螺丝,3-固定孔a,4-第二支架,5-支撑件,6-转轮手柄,7-橡胶垫,8-丝杆,9-内丝螺帽,10-固定孔b,11-衬板,12-垫片,13-固定螺母,14-定位销,15-固定螺丝,16-拆装机构,17-膜壳,18-膜壳支架。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结构如图所示,整套装置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及拆装机构。第一支架由对称固定于膜壳支架上的两根第一支架体构成,采用50*50*2.5mm方管制作,一端焊接两段方管用于卡在膜壳支架上,两段方管之间间距为60mm,如图内衬3mm软橡胶垫,用于保护支架油漆。另一端按图纸尺寸分别开14mm对穿孔5只,可用于针对不同支架与膜壳尺寸,调节拆装机构的间距。第二支架采用40*40*2.5mm方管制作,一端如图焊接H型方管制作成拆装机构安装座,并用三角铁加强,同时在H型方管中心开28mm对穿孔,并在外侧焊接特制20mm内丝,用于丝杆的固定及旋转。另一端按图纸尺寸分别开14mm对穿孔5只,可用于插入第一支架时,针对不同支架与膜壳尺寸,调节拆装机构的间距;拆装机构:整个装置有支撑件、转轮手柄、丝杆及相应配件组成,与第二支架安装固定在一起的。a.丝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制作,螺纹部分直径为20mm,在支撑件一端有20mm长直径为14mm无螺纹,端头带有10mm定位销孔,使用时丝杆转动带动支撑件的前后移动。丝杆另一端为四方结构,可以安装固定转轮手柄,以保证转动转轮时丝杆能跟着转动;b.支撑件采用5mm不锈钢板制作,结构参照膜壳内部衬套。大头一端中心有直径60mm孔,可穿过端盖中心的出水管口,边缘根据膜壳端盖原设计的拆装螺丝孔位置,开3只10mm孔,用于支撑件和端盖的连接与固定,拆端盖时会用到。支撑件另一端采用5mm不锈钢板制作作为衬板,中心开20mm孔可以穿入丝杆14mm的一端,这样在丝杆转动时不会带着支撑件转动,只能带着支撑件前后移动。c.转轮手柄采用涡轮阀上配套的旋转手轮,固定于丝杆四方口一端,这样转动手轮时能带动丝杆的转动。本实施例使用时,首先将2个第一支架分别卡在膜壳两边的支架上,再将第二支架插入第一支架中,根据支架与膜壳端头的距离调节第二支架的长度,并用固定螺丝-1固定住,这样就可以开始使用了。拆下膜壳端盖: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拆装机构,所述第一支架由对称固定于膜壳支架上的两根第一支架体构成,各第一支架体内均与第二支架相插接,并可调节间距,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拆装机构安装座,所述拆装机构由支撑件、转轮手柄及丝杆组成,所述丝杆穿过拆装机构安装座后与第二支架相平行,其近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安装支撑件,另一端固定转轮手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拆装机构,所述第一支架由对称固定于膜壳支架上的两根第一支架体构成,各第一支架体内均与第二支架相插接,并可调节间距,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拆装机构安装座,所述拆装机构由支撑件、转轮手柄及丝杆组成,所述丝杆穿过拆装机构安装座后与第二支架相平行,其近第一支架体的一端安装支撑件,另一端固定转轮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第一支架体,各第一支架体的端部分别焊接固定有用于卡接膜壳支架的固定座,沿第一支架体轴向均布有若干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由两根方管对称垂直焊接于第一支架体端部下方构成,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衬有用于保护膜壳表面的软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为5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壳端盖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平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