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包括能够架设在鼻梁上方的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两端的支脚,所述支脚前端与横梁端部相连接,支脚后端与耳朵配合钩挂,支脚上设置有与镜腿后端配合套接的脚套,脚套前端设置有供镜腿插入的开口,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支撑柱,该支撑柱能够与镜框前端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镜腿朝开口方向脱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与眼镜配合连接,方便近视人群的佩戴,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device for myop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
技术介绍
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InteractionTechniques)是近几年比较盛行的一项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的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蓝牙耳机等,其通常需要佩戴在头部并与耳朵或者眼睛配合交互使用,对于平常需要经常配戴眼镜的使用者而言,在佩戴这些人机交互设备时或多或少都会与眼镜之间出现干涉,佩戴较为不便,也不太舒适。也有一些厂商尝试着推出自带度数镜片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但由于成本过高,往往都以失败告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其结构简单,能够与眼镜配合连接,方便近视人群的佩戴,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包括能够架设在鼻梁上方的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两端的支脚,所述支脚前端与横梁端部相连接,支脚后端与耳朵配合钩挂,支脚上设置有与镜腿后端配合套接的脚套,脚套前端设置有供镜腿插入的开口,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支撑柱,该支撑柱能够与镜框前端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镜腿朝开口方向脱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近视人群可以将自己的眼镜的两个镜腿分别沿两个支脚的开口插入脚套,并使镜框前端与支撑柱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镜腿朝开口方向脱出,使眼镜和设备之间能够紧密结合,使用设备和眼镜能够同时稳定地佩戴在头部,设备和眼镜之间不容易出现干涉,佩戴舒适感较强,眼镜也能够方便地与设备进行组合或分离,从而降低使用成本,方便近视人群的佩戴。进一步地,所述脚套后端为封闭设置。进一步设置的带来效果是:使得镜腿插入脚套时,脚套后端能够给予镜腿后端一定的限位效果,防止眼镜整体朝脚套后端方向滑动导致镜框和支撑柱之间限位失效,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眼镜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鼻托。进一步设置的带来效果是:鼻托的设置使得支撑柱和横梁能够架设在鼻梁上方,为设备及眼镜提供一定的支撑力。进一步地,所述鼻托设置于支撑柱下端处,支撑柱、鼻托和横梁之间形成有供镜框插入的凹部。进一步设置的带来效果是:镜框插入凹部时,支撑柱、鼻托和横梁除了能够对其形成防止镜腿朝开口方向脱出的限位以外,还能够分别形成上下方向的限位,使眼镜和设备之间不容易出现晃动。进一步地,所述脚套设置在支脚下方。进一步设置的带来效果是:将脚套设置在支脚下方,能够使眼镜和设备的组合更加紧凑,提高佩戴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2的拆分图;图4为本技术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能够架设在鼻梁上方的横梁1以及连接于横梁1两端的支脚2,所述支脚2前端与横梁1端部相连接,支脚2和横梁1可以铰链连接,也可以是非活动连接,支脚2后端与耳朵配合钩挂,本技术指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可以是智能眼镜(VR或AR)、智能蓝牙耳机、头戴式录像设备等,本实施例中以智能蓝牙耳机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支脚2后端设置有与耳朵配合钩挂的钩挂部21,钩挂部21的末端连接有耳塞22,横梁1中部设置有体感和触控模块13,方便佩戴者进行人机交互以及进行例如开机、关机等操作,支脚2下方设置有与镜腿3后端配合套接的脚套23,脚套23的长度以方便镜腿3插入为宜,由于市面上常见的眼镜其镜腿后端均呈具有一定的弧度,因而脚套23也具备一定的弧度,脚套23前端设置有供镜腿3插入的开口231,脚套23的后端为封闭设置,所述横梁1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支撑柱11,该支撑柱11能够与镜框4前端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镜腿3朝开口231方向脱出,从而使眼镜能够和设备形成一定的定位连接配合,横梁1优选得具有与镜框4上端适配的轮廓,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1上设置有鼻托12,所述鼻托12设置于支撑柱11下端处,支撑柱11、鼻托12和横梁1之间形成有供镜框4中部插入的凹部a(如图4所示)。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的横梁1可通过鼻托12架设在鼻梁上方,当然除了通过鼻托12以外,也可以利用眼镜自带的鼻托结构进行架设。对于非近视的人群而言,可以不用组合眼镜使用,直接通过支撑柱11上的鼻托12将横梁1架设在鼻梁上,并将支脚2钩挂在耳部,适用性较广。此外,支脚2和横梁1如果是铰链连接的话,可以与眼镜镜框4和镜腿3之间的铰链位置对应设置,使支脚2能够随镜腿3一同收拢,方便收纳。以上实例,只是本技术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架设在鼻梁上方的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两端的支脚,所述支脚前端与横梁端部相连接,支脚后端与耳朵配合钩挂,支脚上设置有与镜腿后端配合套接的脚套,脚套前端设置有供镜腿插入的开口,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支撑柱,该支撑柱能够与镜框前端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镜腿朝开口方向脱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架设在鼻梁上方的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两端的支脚,所述支脚前端与横梁端部相连接,支脚后端与耳朵配合钩挂,支脚上设置有与镜腿后端配合套接的脚套,脚套前端设置有供镜腿插入的开口,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支撑柱,该支撑柱能够与镜框前端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镜腿朝开口方向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近视人群佩戴的头戴式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