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264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接线技术领域,是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包括连接杆、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连接杆左右间隔安装有能够盘绕不同类型光缆余缆的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左余缆盘包括左连接板、左套筒和左限位板,连接杆呈圆柱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制作简单,通过设置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能够将不同类型和不同光缆余量的光缆(如OPGW光缆与ADSS光缆)分别盘绕在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上,便于后期的运维管理,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根据光缆在进接头盒后的余量,转动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使进接头盒时的光缆余量适中,避免光缆缠绕在一起的凌乱现象,增强设备的美观性,能够提高调控一体化安全运行水平和电网安全效益。

Double layer rotatable angle adjustable optical cable residual cable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
本技术涉及电力光缆设备
,是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系统中光缆引下接头盒所用余缆盘主要存在以下缺点:OPGW光缆与ADSS光缆一起捆绑绕盘,如果接地不良好雷击容易引起ADSS光缆过热点燃,从而造成电力系统的额外损失;两种类型的光缆捆绑在一起,容易相互缠绕造成盘缆凌乱,且无法明确分辨两种光缆余量多少,不利于后期运维处理;余缆架固定光缆位置,向内侧打弯,不利于施工或运维人员后期盘光缆;悬架固定后,出线口和进线口位置固定,但在有时候由于接头盒位置原因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光缆扭曲、过度弯折,或进接头盒时光缆余量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光缆余缆盘盘绕光缆凌乱、进接头盒时的光缆余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包括连接杆、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连接杆左右间隔安装有能够盘绕不同类型光缆余缆的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左余缆盘包括左连接板、左套筒和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连接杆左右间隔安装有能够盘绕不同类型光缆余缆的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左余缆盘包括左连接板、左套筒和左限位板,连接杆呈圆柱形,连接杆左部外侧套装有左套筒,对应左套筒左右两侧位置的连接杆左部均固定安装有左限位板,左套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左连接板,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左连接板为左主连接板,左主连接板上部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左凹槽,位于其它位置的左连接板均与左主连接板结构相同且沿圆周分布;右余缆盘包括右连接板、右套筒和右限位板,对应左套筒右方位置的连接杆右部外侧套装有右套筒,对应右套筒左右两侧位置的连接杆右部均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连接杆左右间隔安装有能够盘绕不同类型光缆余缆的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左余缆盘包括左连接板、左套筒和左限位板,连接杆呈圆柱形,连接杆左部外侧套装有左套筒,对应左套筒左右两侧位置的连接杆左部均固定安装有左限位板,左套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左连接板,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左连接板为左主连接板,左主连接板上部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左凹槽,位于其它位置的左连接板均与左主连接板结构相同且沿圆周分布;右余缆盘包括右连接板、右套筒和右限位板,对应左套筒右方位置的连接杆右部外侧套装有右套筒,对应右套筒左右两侧位置的连接杆右部均固定安装有右限位板,右套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右连接板,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右连接板为右主连接板,右主连接板上部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右凹槽,位于其它位置的右连接板均与右主连接板结构相同且沿圆周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其特征在于左余缆盘还包括左固定块,每个左连接板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左固定块,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左固定块为左主固定块,左主固定块上部设有呈矩形的左凹槽,左主固定块中部下侧与左主连接板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其他位置的左连接板上均固定安装有与左主固定块结构相同且呈圆周分布的左固定块;右余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涛李峰田赛李亚平解鹏张志军郭庆瑞郭学让杨慧婷王斌何玲邹振婉舒斐李明轩滕扬新张强叶波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