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换型装置,包括:一快换小车,用于运载工装;两导向系统,对称地设于快换小车的两侧,用于为快换小车提供导向和定位;一变位机定位装置,设于工作站的变位机的一侧,与变位机的尾轴相连接;以及一工装安装底座,设于快换小车顶部,用于承载工装。其中,该快速换型装置还包括对称地设于快换小车的两侧的两锁紧系统,用于工装与工作站的锁紧和气电连接;每一锁紧系统均包括位于快换小车同侧的工装锁紧装置、气电快插和工装定位装置,其中工装锁紧装置用于在换型后将工装锁紧至变位机,气电快插用于实现工作站与工装的气电快速连接,工装定位装置用于为工装提供换型过程中的定位。
A quick chan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换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焊接的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换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变化,各种焊接产品小批量多样化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工装的换型在生产中越来越频繁,换型时间成为柔性化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主流传统的换型时间大约为30分钟-60分钟,对生产设备利用率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换型装置,以缩短工装换型时间,降低生产多种焊接产品的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换型装置,包括:一快换小车,用于运载工装;两导向系统,两所述导向系统对称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两侧,用于为所述快换小车提供导向和定位;一变位机定位装置,所述变位机定位装置设于工作站的变位机的一侧,与所述变位机的尾轴相连接;以及一工装安装底座,所述工装安装底座设于所述快换小车上,用于承载所述工装;其中,所述快速换型装置还包括对称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两侧的两锁紧系统,用于所述工装与所述工作站的锁紧和气电连接;每一所述锁紧系统均包括位于所述快换小车同侧的工装锁紧装置、气电快插和工装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工装锁紧装置用于在换型后将所述工装锁紧至所述变位机,所述气电快插用于实现所述工作站与所述工装的气电快速连接,所述工装定位装置用于为所述工装提供换型过程中的定位。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所述快换小车为矩形体框架结构,所述快换小车的下表面设有若干脚轮。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导向系统均包括一水平板和一侧围板,所述侧围板环绕于所述水平板的外周,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快换小车固定连接。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每一所述气电快插均包括:一气电安装座,所述气电安装座设于所述快换小车上;一气电固定块,所述气电固定块设于所述气电安装座上;一变位机侧气管安装板,所述变位机侧气管安装板设于所述气电安装座上;一气电连接板,所述气电连接板设于所述气电安装座上,其中气电连接板和气电固定块可拆卸地连接。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所述气电安装座上还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呈圆锥形。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每一所述气电快插还包括:一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下端设于所述气电安装座上;一L型摇柄,所述L型摇柄的一端与所述L型支架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一U型连杆,所述U型连杆的上端与所述L型摇柄的中部可转动连接;一插销,所述U型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插销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一压簧,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插销外。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工装定位装置均位于一所述气电快插的下方;每一所述锁紧装置均位于一所述气电快插的下方。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所述工装安装底座的一端固定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前部,且所述工装安装底座凸出于所述快换小车。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两所述工装定位装置均位于所述工装安装底座的下方。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还包括:两推手,两所述推手对称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两侧,两所述推手均位于所述快换小车的后部。上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中,每一所述锁紧系统还均包括移动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所述工装在所述变位机上的平行移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能够将把换型时间缩短到1分钟左右,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解决了柔性生产的关键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气电快插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气电快插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气电快插的B-B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工装定位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工装锁紧装置的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的移动辅助装置的侧视图。-附图中:1、快换小车;2、导向系统;3、气电快插;4、变位机定位装置;5、工装定位装置;6、工装安装底座;7、工装锁紧装置;8、推手;9、变位机;11、脚轮;21、水平板;22、侧围板;30、气电连接板;31、气电安装座;32、气电固定块;33、变位机侧气管安装板;34、导向轴;35、L型支架;36、L型摇柄;37、U型连杆;38、插销;39、压簧;43、移动辅助装置;45、锁紧系统;47、定位元件;49、连接条;50、快速换型装置;51、致动装置;53、传动装置;55、连接杆;57、止动块;59、浮球系统连接杆;61、底板;62、凹陷部;62a、直立面;62b、斜面;63、浮球升降调整元件;64、接触面;65、浮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快速换型装置50包括一快换小车1,用于运载工装(附图未示出);两导向系统2,对称地设于快换小车1的两侧,用于为快换小车1提供导向和定位;一变位机定位装置4,设于变位机9的一侧,与工作站的变位机9的尾轴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通过使用活动销);以及一工装安装底座6,设于快换小车1的顶部,用于承载所述工装;以及两锁紧系统45,对称地设于快换小车1的两侧,用于工装与工作站的锁紧和气电连接。如图4所示,每一锁紧系统45均包括位于快换小车1的同侧的工装锁紧装置7、气电快插3和工装定位装置5。其中,工装锁紧装置7用于在换型后将工装锁紧至变位机,气电快插3用于实现工作站与工装的气电快速连接,工装定位装置5用于为工装提供换型过程中的定位。在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快换小车1为矩形体框架结构,快换小车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脚轮11,以辅助快换小车1的移动,加快换型速度。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导向系统2均包括一水平板21和一侧围板22,侧围板22环绕于水平板21的外周,侧围板22与快换小车1固定连接。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一工装定位装置5均位于一气电快插3的下方;每一工装锁紧装置7均位于一气电快插3的下方。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工装安装底座6的一端固定地设于快换小车1的前部,且工装安装底座6凸出于快换小车1,以便于工装换型。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两工装定位装置5均位于工装安装底座6的下方,以辅助工装在变位机9上的定位。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快换小车1还包括:两推手8,两推手8对称地设于快换小车1的两侧,两推手8均位于快换小车1的后部,方便操作者操纵快换小车1的移动,以加快工装换型速度。图5至图7示出了气电快插3的一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气电快插3包括气电连接板30,气电安装座31,气电固定块32以及变位机侧气管安装板33。气电安装座31设置在快换小车1上,气电连接板30、气电固定块32、变位机侧气管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换型装置,包括:/n一快换小车,用于运载工装;/n两导向系统,两所述导向系统对称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两侧,用于为所述快换小车提供导向和定位;/n一变位机定位装置,所述变位机定位装置设于工作站的变位机的一侧,与所述变位机的尾轴相连接;以及/n一工装安装底座,所述工装安装底座设于所述快换小车顶部,用于承载所述工装;/n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换型装置还包括对称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两侧的两锁紧系统,用于所述工装与所述工作站的锁紧和气电连接;每一所述锁紧系统均包括位于所述快换小车同侧的工装锁紧装置、气电快插和工装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工装锁紧装置用于在换型后将所述工装锁紧至所述变位机,所述气电快插用于实现所述工作站与所述工装的气电快速连接,所述工装定位装置用于为所述工装提供换型过程中的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换型装置,包括:
一快换小车,用于运载工装;
两导向系统,两所述导向系统对称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两侧,用于为所述快换小车提供导向和定位;
一变位机定位装置,所述变位机定位装置设于工作站的变位机的一侧,与所述变位机的尾轴相连接;以及
一工装安装底座,所述工装安装底座设于所述快换小车顶部,用于承载所述工装;
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换型装置还包括对称地设于所述快换小车的两侧的两锁紧系统,用于所述工装与所述工作站的锁紧和气电连接;每一所述锁紧系统均包括位于所述快换小车同侧的工装锁紧装置、气电快插和工装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工装锁紧装置用于在换型后将所述工装锁紧至所述变位机,所述气电快插用于实现所述工作站与所述工装的气电快速连接,所述工装定位装置用于为所述工装提供换型过程中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小车为矩形体框架结构,所述快换小车的下表面设有若干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向系统均包括一水平板和一侧围板,所述侧围板环绕于所述水平板的外周,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快换小车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换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气电快插均包括:
一气电安装座,所述气电安装座设于所述快换小车上;
一气电固定块,所述气电固定块设于所述气电安装座上;
一变位机侧气管安装板,所述变位机侧气管安装板设于所述气电安装座上;以及
一气电连接板,所述气电连接板设于所述气电安装座上,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绍强,全松江,邱悦,迈克·穆勒,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