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2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外壳、电路板、光点透镜、透光罩、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光点透镜射出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透光照借助于两侧的滑槽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外壳设置为U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能够分别卡设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盲区设计,安装简单,节省安装空间,不仅能够使成本降低,而且保护更加安全,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A kind of safety light curtain that can be fully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
本技术涉及安全光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
技术介绍
在安全光幕安全防护的应用过程中,现有的安全光幕线路板底部都会装上一竖排两个或者三个指示灯装置,这使得安全光幕底部有40至60mm长度的盲区是没有安全保护光点的,无法保护人体安全。这种光幕安装在设备时,对于人体手指保护分辨率手掌保护分辨率手臂保护分辨率安全光幕的盲区大于分辨率,安装时要避开这一部分盲区安装,一般方法是更改机械结构,或者抬高操作台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安全光幕对于精密的安全保护起不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无盲区设计,采用一个双色指示灯管安装于第一个发光管与第二个发光管之间,使得安全光幕底部只有10mm的空间,安全保护效果更好。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外壳、电路板、光点透镜、透光罩、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光点透镜射出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透光照借助于两侧的滑槽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外壳设置为U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能够分别卡设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凹槽内,所述电路板的上部均匀设置有n个发光管,多个发光管包括第一发光管、第二发光管、......和第n发光管,n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8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的第一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n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的第二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均为10mm,所述第一分光管和第二发光管之间设置有双色指示灯。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上部均匀设置有8个发光管。优选地,所述光点透镜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透镜,所述圆形透镜的数量与所述发光管的数量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的其中一个插射有电缆接头。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以及所述外壳的底部均设置有Ω型滑槽。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借助于螺钉与所述外壳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铝合金外壳。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为塑料端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全面检测的安全光幕,其采用一个双色指示灯管安装于第一个发光管与第二个发光管之间,第一个发光管与最后一个发光管距离外壳前后两端的距离为10mm,使得安全光幕底部只有10mm的空间,这个10mm的空间远小于安全光幕最小15mm的分辨率,是在有效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在安装时,不用更改机械结构,也不用抬高操作台面,而且安全光幕的整体长度还可以缩短至30-60mm。安全保护效果更好。本技术不仅能够使成本降低,而且保护更加安全,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全面检测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如图1及图2所示,外壳1、电路板2、光点透镜3、透光罩4、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所述电路板2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光点透镜3射出于所述电路板2的上方,所述外壳1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透光罩4借助于两侧的滑槽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所述外壳1设置为U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外壳1的两个端部能够分别卡设在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的凹槽内,所述电路板2的上部均匀设置有n个发光管9,多个发光管9包括第一发光管、第二发光管、......和第n发光管,n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8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1的第一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n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的第二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均为10mm,所述第一分光管和第二发光管之间设置有双色指示灯。优选地,所述电路板2的上部均匀设置有8个发光管9。优选地,所述光点透镜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透镜,所述圆形透镜的数量与所述发光管的数量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中的其中一个插射有电缆接头。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以及所述外壳1的底部均设置有Ω型滑槽101。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分别借助于螺钉与所述外壳1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外壳1为铝合金外壳。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为塑料端盖。在使用时,将线路板装于铝合金1壳体内底部,然后,把光点透镜3装于线路板2的上方,把透光罩4装于铝合金顶部滑槽内,再把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6用螺丝紧固在铝合金壳体的两端,最后把电缆插头紧于前塑料盖5上,发光管9同时也是接收管,线路板上有一排发光管和接收管,每两个发光管和接收管的距离一样,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发光管接收管之间装有一个双色指示灯。第一个发光管与最后一个发光管距离铝合金壳体1前后两端的距离为10mm,这样就保证了这个10mm的距离小于安全光幕的分辨率,此距离在安全保护范围内。而普通的安全光幕此距离是40至60mm,大于安全光幕的分辨率,不在安全保护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全面检测的安全光幕,其采用一个双色指示灯管安装于第一个发光管与第二个发光管之间,第一个发光管与最后一个发光管距离外壳前后两端的距离为10mm,使得安全光幕底部只有10mm的空间,这个10mm的空间远小于安全光幕最小15mm的分辨率,是在有效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在安装时,不用更改机械结构,也不用抬高操作台面,而且安全光幕的整体长度还可以缩短至30-60mm。安全保护效果更好。本技术不仅能够使成本降低,而且保护更加安全,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电路板、光点透镜、透光罩、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光点透镜射出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透光罩借助于两侧的滑槽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n所述外壳设置为U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能够分别卡设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凹槽内,/n所述电路板的上部均匀设置有n个发光管,多个发光管包括第一发光管、第二发光管、............和第n发光管,n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8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的第一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n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的第二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均为10mm,所述第一发光管和第二发光管之间设置有双色指示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电路板、光点透镜、透光罩、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光点透镜射出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透光罩借助于两侧的滑槽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
所述外壳设置为U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能够分别卡设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凹槽内,
所述电路板的上部均匀设置有n个发光管,多个发光管包括第一发光管、第二发光管、............和第n发光管,n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8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的第一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n发光管距离所述外壳的第二端部外侧之间的距离均为10mm,所述第一发光管和第二发光管之间设置有双色指示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全面保护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上部均匀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超荣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