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2001 阅读:4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包括若干节套筒、承载锁定机构、光敏模块、带电监测模块、锂电池和把手;若干节套筒相互嵌套,前一节套筒的凸台可在后一节套筒的凹槽内滑动,每节套筒与凹槽相垂直的部位具有孔洞,每个套筒的两侧孔洞内均含有承载锁定机构,通过套筒和承载锁定机构的配合,可实现装置的收缩和固定,光敏模块敏感光线照明,带电监测模块可监测物体是否带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多种实用功能,应用广泛。

A live test device for nigh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属于电力施工辅助仪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用电检查需要检查用户的各项设备运行情况,但由于部分设备安装位置过高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空间太窄检查人员无法靠近观察、或设备带电检查人员无法靠近进行仔细观察,需要巡视人员通过登梯攀爬来巡视仪表读数,且高处作业给巡视者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因许多设备不允许攀爬、停电,从而导致很多设备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此外,经常需要夜间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还需要辅助照明设备。且哪些设备带电,哪些设备不带电,我们不容易区分,经常会发生触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以期能在黑天自动提供照明,并在靠近带电体时自动发出提醒,从而防止带电操作带来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的特点包括:若干节套筒、承载锁定机构、锂电池、转接头、光敏模块、带电监测模块和把手;若干节套筒均为一薄壁圆环结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包括:若干节套筒(1)、承载锁定机构(2)、锂电池(3)、转接头(4)、光敏模块(5)、带电监测模块(6)和把手(7);/n若干节套筒(1)均为一薄壁圆环结构,且内侧设有两个凹槽,与凹槽相对的外侧具有凸台,套筒(1)的两端侧壁上,并与凹槽相垂直的位置上设有侧向通孔,每节套筒(1)的侧向通孔直径均相同,依次相连的每节套筒(1)的直径依次缩小,上一节套筒(1)的外径比下一节套筒(1)的内径小,上一节套筒(1)的凸台置于下一节套筒(1)的凹槽内,且上一节套筒(1)两端的侧向通孔距离与下一节套筒(1)两端的侧向通孔距离相同,上一节套筒(1)在下一节套筒(1)内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夜间使用的带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包括:若干节套筒(1)、承载锁定机构(2)、锂电池(3)、转接头(4)、光敏模块(5)、带电监测模块(6)和把手(7);
若干节套筒(1)均为一薄壁圆环结构,且内侧设有两个凹槽,与凹槽相对的外侧具有凸台,套筒(1)的两端侧壁上,并与凹槽相垂直的位置上设有侧向通孔,每节套筒(1)的侧向通孔直径均相同,依次相连的每节套筒(1)的直径依次缩小,上一节套筒(1)的外径比下一节套筒(1)的内径小,上一节套筒(1)的凸台置于下一节套筒(1)的凹槽内,且上一节套筒(1)两端的侧向通孔距离与下一节套筒(1)两端的侧向通孔距离相同,上一节套筒(1)在下一节套筒(1)内形成自由滑动结构,最上端的套筒(1)的一端还具有盲孔,盲孔上具有螺纹;
每节套筒(1)两端的侧向通孔内均分别放置承载锁定机构(2),所述承载锁定机构(2)由承力环(2-1)、拉销(2-2)、弹性片(2-3)和弹簧(2-4)构成;
所述承力环(2-1)的外径上设有两个凹槽,承力环(2-1)的每个凹槽上放置弹性片(2-3),弹性片(2-3)内放置两个弹簧(2-4),弹簧(2-4)两端固定在弹性片(2-3)上;
承力环(2-1)的外径比套筒(1)的两端侧向通孔的直径小,在承力环(2-1)的中间设有哑铃状的通孔,在所述哑铃状的通孔内设置有哑铃状的拉销(2-2),所述拉销(2-2)能在所述哑铃状的通孔形成自由运动结构;
所述锂电池(3)固定在把手(7)的内部,并通过导线与光敏模块(5)、带电监测模块(6)连接,为光敏模块(5)、带电监测模块(6)提供驱动电压;
所述转接头(4)为圆柱体,外部具有螺纹,转接头(4)固定在最上端的套筒(1)的盲孔上,转接头(4)内部安装有光敏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婵汤寅李伟婷徐海旺巴向华陈炫李慧曹树平刘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青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