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渣处理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87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渣处理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所述渣仓扇形阀包括扇形本体、与扇形本体连接的扇形闸,以及固定在扇形本体侧边的支架,所述扇形本体远离支架的侧面与扇形闸之间形成间隙,该喷淋装置包括固定在扇形本体远离支架一面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出端固接有位于间隙的上方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开口朝向间隙的喷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喷淋管的设置,便于用水清除残留在间隙的积渣,方便扇形阀板的开启;通过滑槽的设置,给予喷淋管移动时以导向作用;通过第一转轴、遮挡叶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等的设置,便于使遮挡叶片将喷淋孔遮盖住,增大出水的压力,使出水速度更快,更容易清洗间隙的积渣。

A spray device for fan valve of slag bin in slag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渣处理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
本技术涉及渣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到渣处理中渣仓扇形阀的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渣处理中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渣处理过程中,渣仓扇形阀受到积渣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积渣进入扇形阀板与扇形阀本体的间隙中,导致扇形阀板在开启时受到阻碍,导致扇形阀板开启不便,延误生产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渣处理中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能够及时清除掉扇形阀内的积渣,方便扇形阀板的开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渣仓扇形阀包括扇形本体、与扇形本体连接的扇形闸,以及固定在扇形本体侧边的支架,所述扇形本体远离支架的侧面与扇形闸之间形成间隙,该喷淋装置包括固定在扇形本体远离支架一面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出端固接有位于间隙的上方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开口朝向间隙的喷淋孔。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进水口将水加入到喷淋管内,喷淋管内的水从喷淋孔中喷出,喷射到间隙中的积渣,将积渣喷射出间隙中,同时电动推杆的设置,便于调节喷淋管的高度,当喷淋管靠近间隙的时候,水流更加集中的冲向间隙中的积渣,使清洗效果更好。作为优化,安装有电动推杆的扇形本体侧面上安装有位于喷淋管两侧且沿竖向延伸的滑槽。本优化方案通过滑槽的设置,给予喷淋管在移动过程中以导向作用。作为优化,所述喷淋管内轴接有横向穿设过喷淋管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喷淋管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转轴固接有横向延伸的遮挡扇叶,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固接有两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轴接在喷淋管上的主动齿轮啮合,两个主动齿轮位于转轴的同侧且分别与安装在两个滑槽内的齿条啮合。本优化方案在使用时,当电动推杆推动喷淋管向下移动时,齿条与主动齿轮发生相对移动,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的旋转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的旋转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遮挡扇叶旋转到喷淋孔位置,使遮挡叶片遮挡住喷淋孔内,使喷淋孔的出水面积减小,从而增大了出水的压力,使出水速度更快,更容易清洗间隙的积渣。作为优化,所述遮挡扇叶与喷淋管内腔接触的一面为与喷淋管内腔适配的弧形。本优化方案通过弧形的设置,方便遮挡扇叶紧贴着喷淋管内腔旋转;同时使遮挡扇叶可以逐步的将喷淋孔遮挡住,避免当遮挡叶片开始遮挡喷淋孔时,遮挡叶片与喷淋孔形成若干缝隙,使水流从缝隙中喷射不到间隙中的积渣,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作为优选,喷淋孔沿喷淋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本优选方案的设置,能沿间隙的长度方向同时清除间隙内的积渣,提高清洗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推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电动推杆沿喷淋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本优选方案的设置,使喷淋管在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当一个电动推杆时,喷淋管容易向一侧发生倾斜的状况发生。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位于喷淋管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本优化方案的设置,使位于喷淋管长度两侧的喷淋孔中的出水量相同,避免当进水口位于其他位置时,导致喷淋管一侧的喷淋孔中出水量较小,从而导致此处间隙的积渣清洗不干净的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喷淋管的设置,便于用水清除残留在间隙的积渣,方便扇形阀板的开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通过电动推杆设置,便于调节喷淋孔与间隙之间的距离;通过滑槽的设置,给予喷淋管移动时以导向作用;通过第一转轴、遮挡叶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等的设置,便于使遮挡叶片将喷淋孔遮盖住,增大出水的压力,使出水速度更快,更容易清洗间隙的积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喷淋管截面图;图4为第一转轴与遮挡扇叶部分示意图;图5位喷淋管部分截面图;图中所示:1、扇形本体,2、扇形阀板,3、电动推杆,4、滑槽,5、喷淋管,6、进水口,7、第一转轴,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遮挡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照附图1-3,本技术一种用于渣处理中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所述渣仓扇形阀包括扇形本体1、与扇形本体连接的扇形闸,以及固定在扇形本体侧边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放置推动扇形闸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扇形本体远离支架的侧面与扇形闸之间存在间隙。该喷淋装置包括固定在扇形本体1远离支架一面的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伸出端固接有位于间隙的上方横向延伸的喷淋管5,所述电动推杆3设置有两个,两个电动推杆3沿喷淋管5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喷淋管5上端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位于喷淋管5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喷淋管5开设有开口朝向间隙的喷淋孔,喷淋孔沿喷淋管5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安装有电动推杆的扇形本体侧面上安装有位于喷淋管5两侧的且沿竖向延伸弯板,所述弯板与扇形本体形成滑槽,两滑槽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弯板远离扇形本体的一面上安装齿条,所述齿条位于滑槽内且沿竖向延伸。所述喷淋管5内密封轴接有横向穿设过喷淋管5的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轴线与喷淋管5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转轴7上固接有沿喷淋管长度方向延伸且能遮挡喷淋孔的遮挡扇叶10,所述遮挡扇叶包括与喷淋管5内腔适配的弧形面、若干沿第一转轴长度方向固接在转轴上的夹持件,以及连接夹持件与弧形面的支撑杆。所述第一转轴7圆周面的两端还固接有两个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与轴接在喷淋管5上的主动齿轮9啮合,两个主动齿轮9分别与安装在两个滑槽4内的齿条啮合。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进水口将水加入到喷淋管内,喷淋管内的水从喷淋孔中喷出,喷射到间隙中的积渣,同时调节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推动喷淋管向下移动,此时齿条与主动齿轮发生相对移动,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的旋转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的旋转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遮挡扇叶旋转到喷淋孔位置,使遮挡叶片遮挡住喷淋孔内,使喷淋孔的出水面积减小,从而增大了出水的压力,使出水速度更快,更容易清洗间隙的积渣。上述中“横向”、“竖向”均以附图2为参照。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渣处理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所述渣仓扇形阀包括扇形本体(1)、与扇形本体连接的扇形闸,以及固定在扇形本体侧边的支架,所述扇形本体远离支架的侧面与扇形闸之间形成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扇形本体(1)远离支架一面的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伸出端固接有位于间隙的上方的喷淋管(5),所述喷淋管(5)上开设有进水口(6),以及开口朝向间隙的喷淋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渣处理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所述渣仓扇形阀包括扇形本体(1)、与扇形本体连接的扇形闸,以及固定在扇形本体侧边的支架,所述扇形本体远离支架的侧面与扇形闸之间形成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扇形本体(1)远离支架一面的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伸出端固接有位于间隙的上方的喷淋管(5),所述喷淋管(5)上开设有进水口(6),以及开口朝向间隙的喷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渣处理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电动推杆的扇形本体侧面上安装有位于喷淋管(5)两侧且沿喷淋管高度方向延伸的弯板,两弯板与扇形本体形成两开口相对设置的滑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渣处理渣仓扇形阀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5)内轴接有沿喷淋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轴线与喷淋管(5)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转轴(7)固接有沿喷淋管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孟兆顺李建飞孟庆官杨春霞毕泗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