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597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密封框及喷淋组件;换热芯体内部设有分别供室内气流及室外气流流通的换热通道,换热芯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为喷淋面;密封框密封连接于喷淋面上;喷淋组件设置于密封框内,且正对所述喷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每个换热芯体配置一个与之密封连接的密封框,同时将喷淋组件安装在密封框内,可限制喷淋液活动在密封框及室外气流对应的换热通道内,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将多个换热装置拼装成间接蒸发冷却机组时,无需额外配置大尺寸的外壳、密封通道等,加工难度得以降低,且每个换热装置可单独生产和测试,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密封性能,且方便针对性维修。

A heat exchanger and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装置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技术介绍
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间接蒸发冷却是利用室外喷淋水的蒸发潜热带走室内的热量,其中,换热芯体和喷淋组件是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的核心部件。由于数据中心中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的换热量较大,所以单个换热芯体无法满足机组制冷需求,为此需要将多组换热芯体进行拼装。现有的做法是先将多组换热芯体拼装形成一个换热器,将拼装成的多组换热器整体安装于一外壳中,用外壳做整体的密封;再利用框架和钣金在外壳上制作密封通道,将喷淋组件安装在密封通道内,其中,喷淋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外部。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多组换热芯体安装于外壳中,使得外壳的尺寸大,对结构件的精度要求高,制作难度大;2.由于多个换热芯体共用一个框架及喷淋组件,同时加上换热器、外壳、钣金加工误差及工艺等原因,导致在装配后会存在很多缝隙,如框架与外壳之间、钣金件与外壳之间、换热器与换热器之间都会由于尺寸误差而存在安装缝隙;当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的风机运行时,室内外存在一定压差,在开启喷淋组件后,室外蒸发冷却的水和气流可能会沿着缝隙进入室内侧,使得数据中心出现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可将喷淋组件封闭在密封框内,具有更佳的密封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换热芯体、密封框及喷淋组件;所述换热芯体的内部设有供室内气流流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及供室外气流流通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互隔绝;所述换热芯体的表面设有喷淋面,所述喷淋面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密封框密封连接于所述喷淋面上;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框内,且正对所述喷淋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多层芯体片,每一层芯体片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相邻两层芯体片的换热通道分别用于流通室内气流和室外气流,用于供室内气流流通的换热通道即为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用于供室外气流流通的换热通道即为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流向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流向相互垂直,二者呈十字交叉。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喷淋面之间、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喷淋面之间均形成有台阶;所述喷淋面上设有两条填充件,两条所述填充件分别位于所述喷淋面的两条边处,且所述填充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同一端的端点,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填充件的上表面平齐。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填充件包括横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框包括四块侧板,四块所述侧板依次连接成一框体,所述框体的中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喷淋组件的容纳空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架、喷嘴及进水管,所述喷淋架悬空地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喷嘴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嘴分布在所述喷淋架上,且所述喷嘴的喷淋方向朝向所述喷淋面,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密封框的其中一个侧板而与外部水源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框与所述换热芯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胶条。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换热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换热装置在每个换热芯体的喷淋面上密封连接密封框和喷淋组件,可将喷淋过程封闭在密封框内,不会导致液体的渗漏。将多个换热装置组合形成间接蒸发冷却机组时,每个换热装置都是密封的独立个体,相比于现有技术共用一个密封框的技术方案,可避免对多个换热芯体进行拼装而产生的缝隙,因此具有更佳的密闭性;另外,每个换热装置可单独生产、单独进行密封性测试,再进行装机,相较于现有技术同时对由多个换热芯体组成的整体进行测试,操作上更加方便,且测试结果更加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一种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一种换热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示出了实施例二中两个换热装置拼装组装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实施例二中一种直线型的换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实施例二中一种矩形阵列型的换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换热装置;2-换热芯体;3-密封框;4-喷淋组件;5-密封件;6-第一端板;7-芯体片;8-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一改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体、密封框及喷淋组件;/n所述换热芯体的内部设有供室内气流流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及供室外气流流通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互隔绝;所述换热芯体的表面设有喷淋面,所述喷淋面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n所述密封框密封连接于所述喷淋面上;/n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框内,且正对所述喷淋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体、密封框及喷淋组件;
所述换热芯体的内部设有供室内气流流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及供室外气流流通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互隔绝;所述换热芯体的表面设有喷淋面,所述喷淋面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
所述密封框密封连接于所述喷淋面上;
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框内,且正对所述喷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多层芯体片,每一层芯体片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相邻两层芯体片的换热通道分别用于流通室内气流和室外气流,用于供室内气流流通的换热通道即为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用于供室外气流流通的换热通道即为所述第二换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流向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流向相互垂直,二者呈十字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喷淋面之间、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喷淋面之间均形成有台阶;
所述喷淋面上设有两条填充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伟吴刚吴烨王刚吴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