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48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其中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浓水管和反渗透膜片,反渗透膜片反复折叠,形成交替排布的正面夹层和反面夹层,正面夹层插设有进水隔网,正面夹层的开口朝向浓水管,原水流道的长边为部分密封,在长边上远离浓水管的一端形成原水进口,反面夹层插设有纯水导流布,反面夹层同对应纯水导流布在两个长边处均连接,形成纯水出口位于外侧面的纯水流道,纯水导流布、进水隔网和反复折叠后的反渗透膜片卷制在浓水管上。在制水过程中原水流过的是长边,制水效率较高。靠近浓水管的原水流道和纯水流道中的水流速较高,有效缓解浓水侧浓差极化现象,改善了靠近浓水管处纯水侧背压大的问题,延长使用寿命。

M-type roll typ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 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主要通过将依次层叠的纯水导流布、反渗透膜片和进水隔网卷制在中心产水管上获得。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反渗透膜片的正面与进水隔网之间形成的原水流道中施压,使得原水流道中的水分子渗透到反渗透膜片的反面,在反渗透膜片的反面与所述纯水导流布形成的纯水流道中聚集,最终输送给用户使用。但是一般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原水流道的浓水侧浓差极化严重,膜元件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以有效缓解浓水侧浓差极化现象,延长使用寿命。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浓水管和反渗透膜片,所述反渗透膜片反复折叠,形成交替排布的正面夹层和反面夹层,所述正面夹层插设有进水隔网,形成原水流道,所述正面夹层的开口朝向所述浓水管,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浓水管连通,所述原水流道的长边为部分密封且在所述长边上远离所述浓水管的一端形成原水进口,所述反面夹层插设有纯水导流布,所述反面夹层同对应的所述纯水导流布在两个长边处均连接,形成纯水出口位于外侧面的纯水流道,在最外层的正面夹层的外层设有外层导流布,所述外层导流布与相对的反面在两个长边和短边处均连接,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外层导流布上远离纯水出口的短边与所述浓水管连接,所述外层导流布、所述纯水导流布、进水隔网和反复折叠后的反渗透膜片卷制在所述浓水管上。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在反复折叠形成的正面夹层与反面夹层中分别插设进水隔网和纯水导流布,从而形成原水流道和纯水流道。且所述正面夹层的开口朝向所述浓水管,所述原水流道的长边部分密封在远离所述浓水管的一端形成原水进口。在制水过程中,原水流过的是长边,制水效率较高,且相对以短边作为过滤路径的方式,本案中原水在原水流道中流速较高。而形成所述纯水流道的纯水导流布与所述反面夹层之间,在两个长边和靠近所述浓水管的短边均连接,形成纯水出口位于外侧面的纯水流道。从而当所述纯水导流布、反渗透膜片和进水隔网卷制到所述浓水管上后,靠近浓水管的原水流道和纯水流道中的水流速较高,一方面有效缓解浓水侧浓差极化现象,另一方面也改善了靠近浓水管的位置纯水侧背压大的问题,进而延长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隔网上靠近所述浓水管的一端超出与其对应的所述正面夹层,且所述进水隔网超出所述正面夹层的距离不小于0.5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隔网超出所述正面夹层的距离为0.5cm~3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导流布上远离所述浓水管的一端超出与其对应的所述反面夹层,且所述纯水导流布超出所述反面夹层的距离不小于0.5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导流布超出所述反面夹层的距离为0.5cm~3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外至内交替排布的正面夹层与反面夹层在远离所述浓水管的方向错位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正面夹层与反面夹层中相对位于外侧的为外层夹层,另一个为内层夹层,所述内层夹层相对于所述外层夹层沿远离所述浓水管的方向错位的距离为L,所述浓水管的外周长为D,所述内层夹层和所述外层夹层总个数为n,则L=D/n。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水管上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贯通所述浓水管的侧壁,多个过水孔在所述浓水管的周向上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水管的外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连通在所述原水流道与所述过水孔之间。一种净水系统,包括上述的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通过在所述净水系统中设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原水流道中原水沿长边行进,流速较高,且在靠近浓水管的位置切向流速较高,从而有效缓解浓水侧浓差极化现象,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中反渗透膜片反复折叠后卷制在浓水管上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水流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述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所述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制作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11、浓水管;111、过水孔;12、反渗透膜片;121、正面夹层;122、反面夹层;13、进水隔网;131、原水流道;1311、原水进口;14、纯水导流布;141、纯水流道;1411、纯水出口;15、外侧面;16、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10,包括浓水管11和反渗透膜片12。所述反渗透膜片12反复折叠,形成交替排布的正面夹层121和反面夹层122。所述正面夹层121插设有进水隔网13,形成原水流道131,所述正面夹层121的开口朝向所述浓水管11,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浓水管11连通。所述原水流道131的长边为部分密封且在所述长边上远离所述浓水管11的一端形成原水进口1311。在制水过程中,原水流过路径为长边,制水效率较高。且相对以短边作为过滤路径的方式,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本案中原水在原水流道131中流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浓差极化现象。所述反面夹层122插设有纯水导流布14,所述反面夹层122同对应的所述纯水导流布14在两个长边处均连接,形成纯水出口1411位于外侧面15的纯水流道141,在最外层的正面夹层的外层设有外层导流布,所述外层导流布与相对的反面在两个长边和短边处均连接,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外层导流布上远离纯水出口的短边与所述浓水管连接。所述外层导流布、所述纯水导流布14、进水隔网13和反复折叠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浓水管和反渗透膜片,所述反渗透膜片反复折叠,形成交替排布的正面夹层和反面夹层,所述正面夹层插设有进水隔网,形成原水流道,所述正面夹层的开口朝向所述浓水管,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浓水管连通,所述原水流道的长边为部分密封且在所述长边上远离所述浓水管的一端形成原水进口,所述反面夹层插设有纯水导流布,所述反面夹层同对应的所述纯水导流布在两个长边处均连接,形成纯水出口位于外侧面的纯水流道,在最外层的正面夹层的外层设有外层导流布,所述外层导流布与相对的反面在两个长边和短边处均连接,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外层导流布上远离纯水出口的短边与所述浓水管连接,所述外层导流布、所述纯水导流布、进水隔网和反复折叠后的反渗透膜片卷制在所述浓水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浓水管和反渗透膜片,所述反渗透膜片反复折叠,形成交替排布的正面夹层和反面夹层,所述正面夹层插设有进水隔网,形成原水流道,所述正面夹层的开口朝向所述浓水管,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浓水管连通,所述原水流道的长边为部分密封且在所述长边上远离所述浓水管的一端形成原水进口,所述反面夹层插设有纯水导流布,所述反面夹层同对应的所述纯水导流布在两个长边处均连接,形成纯水出口位于外侧面的纯水流道,在最外层的正面夹层的外层设有外层导流布,所述外层导流布与相对的反面在两个长边和短边处均连接,形成所述纯水流道,所述外层导流布上远离纯水出口的短边与所述浓水管连接,所述外层导流布、所述纯水导流布、进水隔网和反复折叠后的反渗透膜片卷制在所述浓水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隔网上靠近所述浓水管的一端超出与其对应的所述正面夹层,且所述进水隔网超出所述正面夹层的距离不小于0.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隔网超出所述正面夹层的距离为0.5cm~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导流布上远离所述浓水管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詹婷李一然李文灿陈静谢武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