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捕集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43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尘捕集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粉尘捕集结构设置于含有粉尘且自下而上的气流行进的路径上。该结构包括施水单元和附着单元。施水单元接受外部水源供给并释出水幕,水幕呈喷洒状并可覆盖气流;附着单元设置于施水单元的下方而承接水幕中水的下落,且附着单元上布满曲折孔道,曲折孔道构成附着单元于气流方向上的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粉尘捕集结构,适于除尘结构的小型化应用,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

Dust collection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尘捕集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尘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粉尘捕集结构。本发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结构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加工和现场施工行业,粉尘的产生极为常见,其不仅对现场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也对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并对空气造成污染。现有的除尘设备或装置,普遍存在大型化、结构复杂等特点;而在加工或施工现场,扬尘点灵活多变,粉尘源往往是集中于一个点或几个点;因此,现有除尘装置在该种使用场景中适用性较低。此外,现有捕尘除尘结构多采用滤芯吸附的方式,通过对粉尘气流的过滤吸附以净化空气;这样对滤芯的损害量较高,对污染滤芯的处理又造成了二次污染,因而进一步降低了除尘装置在加工和施工现场的应用普及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粉尘捕集结构,以提供一种适于小型化应用的除尘结构,并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尘捕集结构,设置于含有粉尘且自下而上的气流行进的路径上,包括:施水单元,接受外部水源供给并释出水幕,所述水幕呈喷洒状并可覆盖所述气流;附着单元,设置于所述施水单元的下方而承接所述水幕中水的下落,且所述附着单元上布满曲折孔道,所述曲折孔道构成所述附着单元于所述气流方向上的导通。进一步的,所述曲折孔道由薄壁分隔而成,且于所述曲折孔道的内壁上构造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凹凸不平的结构为位于所述薄壁一侧的长条凸起、以及对应所述长条凸起而位于所述薄壁另一侧的凹陷;且所述长条凸起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气流的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薄壁为一体注塑的塑料薄板,所述附着单元由多个所述薄壁并排组配而成;各所述薄壁上构造有间隔排布的弯折凹槽,且两相邻的薄壁上的所述凹槽位置错开,而形成所述曲折孔道。进一步的,于所述附着单元的上下分设有压板和附着单元托板,且于所述压板和所述附着单元托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压板和所述附着单元托板构成对所述附着单元位置的夹持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施水单元包括多个迎着所述气流的方向均匀排布的喷头、以及连接外部水源与各所述喷头的施水管路。进一步的,所述喷头至所述附着单元的距离尺寸大于所述附着单元在所述气流方向上的厚度尺寸。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通过施水喷洒和附着单元的设置,使气流中的大量粉尘附着在曲折孔道的内壁上并被冲离,具有结构紧凑有效和耐用性好的特点,适于除尘结构的小型化应用,并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2)曲折孔道的内壁上构造凹凸结构,可增加粉尘附着的面积,从而提升附着单元的除尘效果。(3)采用长条凸起并于其背侧随形设置凹陷的结构,便于加工构造;长条凸起的长度方向垂直气流的方向设置,使长条凸起具有较大的迎风面积,从而利于粉尘的附着。(4)采用多层薄壁叠合制备附着单元的方式,使附着单元的制备便于实施,有利于附着单元的效果实现及制造成本的降低。(5)通过附着单元托板和压板的设置,可形成对附着单元的良好固定。(6)采用多个均布的喷头实现喷淋形成水幕,可在实现对附着单元的浸湿冲刷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通过附着单元之后的气流中粉尘清除效果。(7)为水幕设置大于附着单元的空间,有利于喷淋效果的充分实现。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置,用于粉尘的捕集,包括于一侧开设有入风口的柜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柜体中的引风单元和供水单元;还包括本技术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供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蓄水槽、以及设置于所述蓄水槽中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构成所述施水单元的外部水源供给。进一步的,所述引风单元包括由所述柜体的柜体侧板围构而成、并于所述柜体的柜体顶板开设有出风口的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道上的风机;所述粉尘捕集结构设置于所述通道形成的路径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装置,集成配备有引风和供水单元,利于装置小型化的实现,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2)蓄水槽的设置可实现对混有粉尘的水的收集,并可形成水的循环使用,从而可降低装置的使用成本。(3)由装置的柜体的柜体侧板围构形成气流的通道,并配备风机实现气流的引流,使装置的整个结构紧凑合理,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和移动式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附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单个薄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气流通过单个曲折孔道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应用有粉尘捕集结构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所示部位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喷头;2-附着单元,20-薄壁,200-曲折孔道,201-长条凸起,202-圆形凸起,21-附着单元托板,22-压板,260-通孔;3-柜体,301-入风口,302-蓄水槽,3021-排水阀,3022-滤网,3023-出渣侧板,303-柜体侧板,304-柜体顶板,305-滚轮,306-盖板,307-密封垫;4-水泵,40-主水管,41-施水管路,411-喷头支管,42-溢流管路,420-下弯部,421-出水口;5-降尘板,501-溢水槽,502-上沿,503-下沿,504-水帘;6-挡水抑尘单元,601-挡水托板;7-风机,701-出风口;8-气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涉及到的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词,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基于图示状态下的用语,不应理解为构成对本技术结构的限定;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也均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粉尘捕集结构,适于除尘结构的小型化应用,并可节省除尘过程中对滤材的损耗。该粉尘捕集结构,设置于含有粉尘且自下而上的气流行进的路径上,包括施水单元和附着单元。施水单元接受外部水源供给并释出水幕,水幕呈喷洒状并可覆盖气流;附着单元设置于施水单元的下方而承接水幕中水的下落,且附着单元上布满曲折孔道,曲折孔道构成附着单元于气流方向上的导通。基于上述的总体结构原则,本实施例的粉尘捕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尘捕集结构,设置于含有粉尘且自下而上的气流(8)行进的路径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施水单元,接受外部水源供给并释出水幕,所述水幕呈喷洒状并可覆盖所述气流(8);/n附着单元(2),设置于所述施水单元的下方而承接所述水幕中水的下落,且所述附着单元(2)上布满曲折孔道(200),所述曲折孔道(200)构成所述附着单元(2)于所述气流(8)方向上的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捕集结构,设置于含有粉尘且自下而上的气流(8)行进的路径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水单元,接受外部水源供给并释出水幕,所述水幕呈喷洒状并可覆盖所述气流(8);
附着单元(2),设置于所述施水单元的下方而承接所述水幕中水的下落,且所述附着单元(2)上布满曲折孔道(200),所述曲折孔道(200)构成所述附着单元(2)于所述气流(8)方向上的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孔道(200)由薄壁(20)分隔而成,且于所述曲折孔道(200)的内壁上构造有凹凸不平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不平的结构为位于所述薄壁(20)一侧的长条凸起(201)、以及对应所述长条凸起(201)而位于所述薄壁(20)另一侧的凹陷;且所述长条凸起(20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气流(8)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20)为一体注塑的塑料薄板,所述附着单元(2)由多个所述薄壁(20)并排组配而成;各所述薄壁(20)上构造有间隔排布的弯折凹槽,且两相邻的薄壁(20)上的所述凹槽位置错开,而形成所述曲折孔道(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捕集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附着单元(2)的上下分设有压板(22)和附着单元托板(21),且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福香田福院李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圣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