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元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40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D灯,具体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固定安装有LED模块,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玻璃片,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鳍片和散热座,散热座能够与第二导热垫分离抽出,对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进行清理,并且散热鳍片处于裸露于壳体外部,能够对外部粘接的灰尘进行清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LED灯散热模块不利于清理的问题,有效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散热座进行清理,满足了使用需要。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energy saving LED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D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D灯。
技术介绍
LED为发光二极管,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LED被广泛利用在照明领域。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由于单个LED灯亮度不足,需要拼接成LED模板组,多个灯组组成会导致热量堆积,影响到LED灯的使用寿命,传统散热模块多置于壳体内部利于空气流通散热,通风时灰尘会进入散热模块堆积覆盖,影响到散热模块的散热效果,但胶粘的模块不利于清理维护,不能很好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D灯,通过第一导热垫吸收热量导入铝制壳体内,壳体通过第二导热垫导入散热座内,空气在交错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流通带走热量,同时聚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D灯,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固定安装有LED模块(17),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玻璃片(18),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且两个固定板(4)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1),所述滑杆(8)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9)和凹槽(7)内腔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11)的底部贴合挤压有散热座(12),所述散热座(1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D灯,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固定安装有LED模块(17),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玻璃片(18),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且两个固定板(4)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1),所述滑杆(8)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滑套(9)和凹槽(7)内腔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11)的底部贴合挤压有散热座(12),所述散热座(1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13),且散热座(12)另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第二通槽(14),所述散热座(12)的底部贴合有第一导热垫(15),所述第一导热垫(15)固设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聚光壳(2),所述聚光壳(2)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鳍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照明节能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元科
申请(专利权)人:杜元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