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27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定位板,定位板的顶部固定依次设有支撑杆和座椅,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壳体,壳体的内底壁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顶部均与转轴活动连接,转轴的外壁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转动轮,壳体的底部位于转动轮正下方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部设有延伸至壳体内部的压紧块,压紧块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与转动轮的外壁接触,转轴的两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均设有脚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糖尿病患者能针对自身的情况来改变锻炼强度的目的,更好的保证糖尿病患者下肢能稳定恢复。

A lower extremity exercise device for diabe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锻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患者的很多足部并发症是由于感觉神经病变及轻度的自主与运动神经病变,其中感觉神经病变合并过高的机械应力,是引起足部溃疡和感染的主要始动因素,来自地面、鞋子或其他邻近足趾的压力或剪切力导致溃疡的形成,由于缺乏正常的神经保护机制,溃疡常因骨突的存在而加重,现有的很多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锻炼装置不能够调节锻炼的强度,不能很好的对糖尿病患者起到一个锻炼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固定依次设有支撑杆和座椅,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转动轮,所述壳体的底部位于所述转动轮正下方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的外壁接触,所述转轴的两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均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设有绑带,所述壳体的顶部位于所述转动轮的正上方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呈偏向座椅一侧的弯折状,所述连接杆的内部位于所述座椅的上方垂直贯穿设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两端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均设有海绵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达到了不同的锻炼阶段时,需要与自身适应的锻炼强度,旋动安装块内部的螺栓,通过螺栓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被压缩的同时推动压紧块与转动轮进行接触,改变螺栓旋入安装块内部的距离,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进行改变,改变了弹簧与压紧块挤压的力度,从而改变了转动轮转动所需要的力度,糖尿病患者能针对自身的情况来改变锻炼的强度,更好的保证糖尿病患者下肢能稳定恢复。进一步:所述座椅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设有座板,所述座板的顶部依次设有椅背和竖杆,所述竖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所述椅背活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椅背与所述座板转动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座板的顶部设有的椅背,通过螺纹杆的转动能推动椅背在座板上进行转动,能改变椅背对糖尿病患者的背部进行支撑的角度,使得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锻炼时能有一个更舒适的环境。进一步:所述压紧块与所述转动轮接触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压紧块为橡胶棒。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胶棒的压紧块与转动轮的接触端呈圆弧形,增大了压紧块与转动轮接触的面积和阻力,更好的阻挡了转动轮的转动。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弯折处形成一个小于一百五十度的夹角。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与转轴的连接处涂覆有润滑油。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润滑油的设置,保证了转轴能进行稳定的转动,减少了磨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为定位板、2为支撑杆、3为座椅、31为支撑腿、32为座板、33为竖杆、34为椅背、35螺纹杆、4壳体、5为支撑架、6为转轴、7为转动轮、8为安装块、9为螺纹孔、10为螺栓、11为弹簧、12为压紧块、13为脚踏板、14为绑带、15为连接杆、16为手持杆、17为海绵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定位板1,定位板1的顶部固定依次设有支撑杆2和座椅3,支撑杆2的顶部设有壳体4,壳体4的内底壁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架5,两个支撑架5的顶部均与转轴6活动连接,转轴6的外壁位于两个支撑架5之间设有转动轮7,壳体4的底部位于转动轮7正下方设有安装块8,安装块8的内部设有螺纹孔9,螺纹孔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10,螺栓10的顶部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顶部设有延伸至壳体4内部的压紧块12,压紧块12位于壳体4内部的一端与转动轮7的外壁接触,转轴6的两端位于壳体4的外部均设有脚踏板13,脚踏板13上设有绑带14,壳体4的顶部位于转动轮7的正上方设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顶部呈偏向座椅3一侧的弯折状,连接杆15的内部位于座椅3的上方垂直贯穿设有手持杆16,手持杆16的两端位于连接杆15的外部均设有海绵套17。当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达到了不同的锻炼阶段时,需要与自身适应的锻炼强度,旋动安装块8内部的螺栓10,通过螺栓10对弹簧11进行压缩,弹簧11被压缩的同时推动压紧块12与转动轮7进行接触,改变螺栓10旋入安装块8内部的距离,使弹簧11被压缩的长度进行改变,改变了弹簧11与压紧块12挤压的力度,从而改变了转动轮7转动所需要的力度,糖尿病患者能针对自身的情况来改变锻炼的强度,更好的保证糖尿病患者下肢能稳定恢复。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座椅3包括支撑腿31,支撑腿31的顶部设有座板32,座板32的顶部依次设有椅背34和竖杆33,竖杆3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椅背34活动连接的螺纹杆35,椅背34与座板32转动连接。本技术实施例3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压紧块12与转动轮7接触的一端为圆弧形,压紧块12为橡胶棒。本技术实施例4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连接杆15的弯折处形成一个小于一百五十度的夹角。本技术实施例5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支撑架5与转轴6的连接处涂覆有润滑油。在使用时,在使用者需要进行下肢锻炼时,使用者坐在座椅3上,将双脚踏在脚踏板13上,并用绑带14将使用者的脚背固定住,使用者的双手握住海绵套17,双脚转动脚踏板13达到锻炼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的顶部固定依次设有支撑杆(2)和座椅(3),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设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底壁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架(5),两个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均与转轴(6)活动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壁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有转动轮(7),所述壳体(4)的底部位于所述转动轮(7)正下方设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的内部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的顶部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顶部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4)内部的压紧块(12),所述压紧块(12)位于所述壳体(4)内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7)的外壁接触,所述转轴(6)的两端位于所述壳体(4)的外部均设有脚踏板(13),所述脚踏板(13)上设有绑带(14),所述壳体(4)的顶部位于所述转动轮(7)的正上方设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顶部呈偏向座椅(3)一侧的弯折状,所述连接杆(15)的内部位于所述座椅(3)的上方垂直贯穿设有手持杆(16),所述手持杆(16)的两端位于所述连接杆(15)的外部均设有海绵套(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尿病患者用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的顶部固定依次设有支撑杆(2)和座椅(3),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设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底壁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架(5),两个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均与转轴(6)活动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壁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5)之间设有转动轮(7),所述壳体(4)的底部位于所述转动轮(7)正下方设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的内部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的顶部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顶部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4)内部的压紧块(12),所述压紧块(12)位于所述壳体(4)内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轮(7)的外壁接触,所述转轴(6)的两端位于所述壳体(4)的外部均设有脚踏板(13),所述脚踏板(13)上设有绑带(14),所述壳体(4)的顶部位于所述转动轮(7)的正上方设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顶部呈偏向座椅(3)一侧的弯折状,所述连接杆(15)的内部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