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善利专利>正文

离子导入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23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导入给药装置,其包括药物层、药物固定部、离子导入层、磁疗层以及加热层,药物固定部呈环形结构,药物层固定设置于环形结构的药物固定部的凹陷区内部,环形结构的药物固定部位于离子导入层的一侧,加热层位于离子导入层的另一侧,环形结构的药物固定部与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加热层与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磁疗层均匀设置于离子导入层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设置了加热层和磁疗层,离子导入给药时可以边加热边给药,同时磁疗层发挥磁疗功能,活化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克服了传统的采用离子导入药物时,先加热后导入药物以及没有磁疗功能,导致给药效率低下的缺陷。

Iontophoresi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导入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型给药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子导入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局部透皮给药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给药方法,指药物应用于皮肤上后,穿过角质层,通过皮肤扩散,在局部或全身启动治疗疾病的作用。与传统的口服或注射给药相比,透皮给药具有很多好处,如通过持续透皮作用维持有效的药物作用浓度、避免峰谷现象、降低毒副反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和吸收、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撤销用药。药物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给药效率才能最高,传统的局部透皮给药的方式多采用将带有药水的药棉单独加热后,然后在作用于给药部位,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的进入人体,作用于患者病灶,具有消炎、消肿、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但是该种局部透皮给药的方式效率较低,作用于给药部位一段时间后,就需要重新对带有药水的药棉进行加热,费时费力,同时传统的通过离子导入进行局部透皮给药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对患处起到磁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导入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导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层(101)、药物固定部(102)、离子导入层、磁疗层以及加热层(105),其中:/n所述药物固定部(102)呈环形结构,所述药物层(101)固定设置于环形结构的所述药物固定部(102)的凹陷区内部,环形结构的所述药物固定部(102)位于所述离子导入层的一侧,所述加热层(105)位于所述离子导入层的另一侧,环形结构的所述药物固定部(102)与所述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层(105)与所述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n所述磁疗层均匀设置于所述离子导入层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n还包括剥离层(106),所述剥离层(106)设置于所述药物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导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层(101)、药物固定部(102)、离子导入层、磁疗层以及加热层(105),其中:
所述药物固定部(102)呈环形结构,所述药物层(101)固定设置于环形结构的所述药物固定部(102)的凹陷区内部,环形结构的所述药物固定部(102)位于所述离子导入层的一侧,所述加热层(105)位于所述离子导入层的另一侧,环形结构的所述药物固定部(102)与所述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层(105)与所述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
所述磁疗层均匀设置于所述离子导入层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离子导入层固定连接;
还包括剥离层(106),所述剥离层(106)设置于所述药物固定部(102)的一侧且与所述离子导入层相对,所述剥离层(106)覆盖于所述药物固定部(102)的表面,所述剥离纸与所述药物固定部(102)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层(106)与所述药物固定部(102)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剥离层(106)的尺寸大于所述药物固定部(102)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导入层包括硅胶导电层(103)和无纺布背衬(104),所述无纺布背衬(104)与所述硅胶导电层(103)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背衬(104)用于固定所述硅胶导电层(103),所述硅胶导电层(103)与所述药物固定部(102)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背衬(104)与所述加热层(10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宁魏善利
申请(专利权)人:魏善利贾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