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明达专利>正文

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20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医用耗材,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包括罩体、气道导管和食道排泄管,所述罩体内设置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可向气道输气的输气口;所述气道导管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设置可通气的管腔,所述管腔连通气腔,所述内导管的内腔用于穿插气管镜,所述内导管穿过气腔;所述喉罩装置还包括可配合连接气道导管和医疗设备的转接体。无需采用高频喷射通气,避免了对患者气道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气道导管采用外接管和内接管同心设置的“管内管”技术,内管为气管镜诊疗器械通过的通道,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管腔为患者给予氧气,二者互相不干扰。

A laryngeal mask device suitable for painless tracheoscopy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用耗材,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行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其气道管理常常给麻醉医生带来不小的挑战。既往技术条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气管镜诊疗器械与麻醉气道共用操作空间,减小了通过气道给予患者氧气的流量,通常的常频通气则会使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麻醉医生在麻醉管理方式上只能通过增加通气频率,即使用高频喷射通气,以弥补分钟通气量的不足,但高频通气的喷射口处会给患者气道粘膜带来气压伤。其次,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过程中,由于现有气道管理耗材的原因,无法对患者呼吸道形成密封的呼吸回路,那么,也就无法通过旁流呼吸末二氧化碳采样管对回路中的呼吸末二氧化碳进行定量采集,呼吸末二氧化碳值的测量可以有效评估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程度,尤其其对于气管镜检查中可能造成高碳酸血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包括罩体、气道导管和食道排泄管,所述罩体内设置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可向气道输气的输气口;所述气道导管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设置可通气的管腔,所述管腔连通气腔,所述内导管的内腔用于穿插气管镜,所述内导管穿过气腔;所述喉罩装置还包括可配合连接气道导管和医疗设备的转接体。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体包括可与外导管接通的外接管和与内导管接通的内接管,所述外接管和内接管同心设置;所述内接管内设置防止漏气的活瓣,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设置进气口。进一步地,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在连接医疗设备一端密闭设置。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所述管腔的横截面均为环形。进一步地,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所述管腔和所述气腔构成呼吸回路;所述外导管和外接管之间的连接为密封连接。如此,由于所述内接管内设置防止漏气的活瓣,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在连接医疗设备一端密闭设置,以此形成严密的呼吸回路。进一步地,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设置连接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的呼吸末二氧化碳采样接口。如此,可连接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用于在闭合的呼吸回路中测量呼吸末二氧化碳值,降低了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进一步地,所述输气口为若干扁平的条形细长孔。如此,可给予患者更大的氧流量,因而无需采用高频喷射通气,避免了对患者气道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同心设置的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道导管和转接体之间的连接为密闭的套接连接。具体为所述外导管和外接管之间的连接为密闭的套接连接。本技术显而易见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喉罩罩体内的细长孔输气口给予患者更大的氧流量,因而无需采用高频喷射通气,避免了对患者气道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气道导管采用外接管和内接管同心设置的“管内管”技术,内管为气管镜诊疗器械通过的通道,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管腔为患者给予氧气,二者互相不干扰;给与患者供气的气流可采用常频非喷射通气,更加符合患者的生理性呼吸特点,降低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形成严密的呼吸回路,可连接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用于在闭合的呼吸回路中测量呼吸末二氧化碳值,降低了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为喉罩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喉罩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为气道导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接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罩体1,输气口11,气腔12,气道导管2,外导管21,内导管22,连接柱23,转接体3,外接管31,内接管32,活瓣33,进气口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4出示了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包括罩体1、气道导管2和食道排泄管,所述罩体1内设置气腔12,所述气腔12设置可向气道输气的输气口1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输气口11为若干扁平的条形细长孔,具体地,可设计为一个水平分布在罩体1内侧的U型长孔,再设置若干个隔段。如此,可给予患者更大的氧流量,因而无需采用高频喷射通气,避免了对患者气道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述气道导管2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导管21和内导管22,所述外导管21和内导管22之间设置可通气的管腔,所述管腔连通气腔12,所述内导管22的内腔用于穿插气管镜,所述内导管22穿过气腔12;所述喉罩装置还包括可配合连接气道导管2和医疗设备的转接体3。具体地,所述同心设置的外导管21和内导管22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柱23固定连接,既可以实现外导管21和内导管22的连接,也可最大限度减少对输气的影响。本实施例所述转接体3采用全新的Y型设计,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转接体3包括可与外导管21接通的外接管31和与内导管22接通的内接管32,所述外接管31和内接管32同心设置;所述内接管32内设置防止漏气的活瓣33,所述内接管32和外接管31的之间的腔体设置进气口34。所述内接管32和外接管31的之间的腔体、所述管腔的横截面均为环形。所述内接管32和外接管31的之间的腔体在连接医疗设备一端密闭设置。所述内接管32和外接管31的之间的腔体、所述管腔和所述气腔12构成呼吸回路;所述外导管21和外接管31之间的连接为密封连接,具体可通过减小配合间隙或者加装密封圈,容易实现,在此不作赘述。所述气道导管2和转接体3之间的连接为密闭的套接连接。具体为所述外导管21和外接管31之间的连接为密闭的套接连接。如此,由于所述内接管32内设置防止漏气的活瓣33,所述内接管32和外接管31的之间的腔体在连接医疗设备一端密闭设置,以此形成严密的呼吸回路。本实施例中医疗设备包括气管镜诊疗设备和全身麻醉机,所述Y型转接体3分别为接入气管镜诊疗设备和全身麻醉机,所述气管镜诊疗设备从内接管32中插入,所述全身麻醉机从进气口34接入与呼吸回路连通。如此可以更加稳定的按照全身麻醉机的工作模式为患者进行呼吸管理。所述内接管32和外接管31的之间的腔体设置连接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的呼吸末二氧化碳采样接口。如此,可连接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用于在闭合的呼吸回路中测量呼吸末二氧化碳值,降低了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显而易见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喉罩罩体1内的细长孔输气口11给予患者更大的氧流量,因而无需采用高频喷射通气,避免了对患者气道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气道导管2采用外接管31和内接管32同心设置的“管内管”技术,内管为气管镜诊疗器械通过的通道,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管腔为患者给予氧气,二者互相不干扰;给与患者供气的气流可采用常频非喷射通气,更加符合患者的生理性呼吸特点,降低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形成严密的呼吸回路,可连接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用于在闭合的呼吸回路中测量呼吸末二氧化碳值,降低了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包括罩体、气道导管和食道排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设置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可向气道输气的输气口;所述气道导管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设置可通气的管腔,所述管腔连通气腔,所述内导管的内腔用于穿插气管镜,所述内导管穿过气腔;所述喉罩装置还包括可配合连接气道导管和医疗设备的转接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喉罩装置,包括罩体、气道导管和食道排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设置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可向气道输气的输气口;所述气道导管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设置可通气的管腔,所述管腔连通气腔,所述内导管的内腔用于穿插气管镜,所述内导管穿过气腔;所述喉罩装置还包括可配合连接气道导管和医疗设备的转接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包括可与外导管接通的外接管和与内导管接通的内接管,所述外接管和内接管同心设置;所述内接管内设置防止漏气的活瓣,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设置进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喉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管和外接管的之间的腔体在连接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达梁华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朱明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