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艳专利>正文

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4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主要涉及妇产科领域。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长度为5~10cm;所述棒体延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设有直柱腔,所述直柱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直柱腔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可伸缩的探块,所述探块的前端用于破膜,所述探块的后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棒体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它对羊膜进行干预操作的时候,能够保证安全,且破口的可控度大大提高。

Spring type amniotic membrane artificial intervention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领域,具体是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
技术介绍
虽然临床上越来越提倡重观察、轻干预,但是实际分娩中遇到的情况非常复杂和多,有指征就得干预,没指征就观察,一味的重观察也是不行的,所以人工破膜的操作也非常常见,且有必要熟练掌握和提高操作水平。在人工破膜的操作中,传统的正规操作要求是使用齿钳,具体是手指引导下以齿钳人工破膜,穿刺点应略高于宫内口水平,使羊水沿针头流出,如羊水大量涌出时候,应用手将宫口堵住,使羊水缓慢流出,防止急骤流出而引起的腹压骤降性休克、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或胎儿小部分娩出。破膜后了解羊水情况,先露根据胎儿矢状缝和卤门确认胎方位,以及宫缩时先露的下降状况,破膜后仔细听胎心或胎儿监护。但是,由于齿钳的较长,其进入产道中和操作时并不随手,使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手感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齿钳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齿钳的钳头,对羊膜进行夹持撕裂,故破口都是顿挫的,且开口大小没法掌握。故对操作带来很大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使用它对羊膜进行干预操作的时候,能够保证安全,且破口的可控度大大提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长度为5~10cm;所述棒体延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设有直柱腔,所述直柱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直柱腔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可伸缩的探块,所述探块的前端用于破膜,所述探块的后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棒体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直柱腔的前端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所述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后端冲齐,且所述直柱腔的内壁上沿截面方向设有弧形过槽,所述弧形过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后端相连通,所述探块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在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内前后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棒体的后端可拆卸的设有尾帽;所述尾帽的前端端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插柱,所述直柱腔的后端设有与直柱腔相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柱紧密配合;所述插柱上缠绕有环形绳圈,所述环形绳圈上连接有直绳,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设有过孔,所述直绳贯穿过孔,所述直绳的末端设有配重球。进一步的,所述棒体为后端直径大于前端直径的锥台形,且前端端面及后端分别设有圆角。进一步的,所述探块的前端设置包括勾头、锥形头、片状头、螺旋头中的任一种结构。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装置的前端不尖锐,且压缩弹簧既能保证一定的张力,又能保证过于压缩后收缩使尖端缩回,非常安全,易于做出较小的开口,易于用手指控制羊水流出情况。同时,本棒体较小,易于捏握和控制,进入阴道的时候不会对抗阴道的生理弯曲,方便控制和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组件拆分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自然状态)。附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压缩探块状态)。附图中所示标号:1、棒体;2、直柱腔;3、压缩弹簧;4、第一直槽;5、第二直槽;6、弧形过槽;7、探块;8、凸块;9、勾头;10、尾帽;11、容纳槽;12、插柱;13、绕绳;14、环形圈绳;15、直绳;16、配重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主要用于认为方式的干预撕破宫口处妊娠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虽然临床上越来越提倡重观察、轻干预,但是实际分娩中遇到的情况非常复杂和多,有指征就得干预,没指征就观察,一味的重观察也是不行的,所以人工破膜的操作也非常常见,且有必要熟练掌握和提高操作水平。在人工破膜的操作中,传统的正规操作要求是使用齿钳,具体是手指引导下以齿钳人工破膜,穿刺点应略高于宫内口水平,使羊水沿针头流出,如羊水大量涌出时候,应用手将宫口堵住,使羊水缓慢流出,防止急骤流出而引起的腹压骤降性休克、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或胎儿小部分娩出。破膜后了解羊水情况,先露根据胎儿矢状缝和卤门确认胎方位,以及宫缩时先露的下降状况,破膜后仔细听胎心或胎儿监护。——这些都是规范的操作方式。但是,由于齿钳的较长,其进入产道中和操作时并不随手,使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手感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齿钳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齿钳的钳头,对羊膜进行夹持撕裂,故破口都是顿挫的,且开口大小没法掌握,受到腹压、羊水多少、羊膜厚度、单胎双胎等情况的影响:如果是双胎,宫内压力较大,肯定不能够使用齿钳;如果宫内压力较大,羊水多,也不建议使用齿钳;诸如上述问题,都是因为齿钳撕裂的口一般很大,不好控制大小,如果宫内压力较大,或者羊水较多的情况下,羊水流水太多太急,用手指是无法将宫口堵住的,羊水大量涌出会导致宫内压骤减,脐带脱垂等问题。在操作上,我们科室曾经用过以下方法:将长棉签折断一点,右手探入阴道做指导,左手就将长棉签伸进阴道在胎膜上轻轻划几下胎膜就破了。这种操作据我们了解,在许多医院都非常普遍,主要就是棉棒不尖,又好用,滑出的小口易于控制,很安全也很好用。棉棒较小,易于捏拿探入的同时,也是要注意不能掉落。现在,我们还使用的有长针头,比如双胎引导分娩的都是长针,除非是前羊水囊水太少破膜针不好破才会用齿钳,防止大量羊水涌出脐带脱垂,也防止宫内压骤减(羊水多时用手是堵不住的)。但针头终归有一定风险,刺伤自己容易发生感染,刺伤胎头也容易引发感染,故操作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但基于规范管理和分娩指征要求,部分产妇也只能用长针干预。基于上述产科经常需要进行的破膜操作,其中一项方案,就是本示例的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它主要采纳了以往不正规操作但非常安全实用的棉签的短小易持握,以及操作灵活掌握精确,破口小便于堵住的优势进行设计。具体结构如下:包括锥台形的棒体1,所述棒体1的长度是9cm,其前端(指向宫口的一端)的外径是6mm,后端的外径是15mm。所述棒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设有直柱腔2,所述直柱腔2内设有压缩弹簧3。所述直柱腔2的前端的侧壁上设有沿直柱腔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直槽4和第二直槽5,所述第一直槽4和第二直槽5的底端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直槽4与第二直槽5之间设有将二者连通的弧形过槽6,所述第一直槽4的前端贯穿棒体1前端,形成半通槽,所述第二直槽5的前端距离棒体1的前端为14mm。所述棒体1的前端设有可伸缩的探块7,所述探块7能在直柱腔2的顶端上下滑动,所述探块7的底部设有凸块8,所述凸块8的凸出方向与探块7的径向相对应,所述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长度为5~10cm;/n所述棒体延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设有直柱腔,所述直柱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直柱腔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可伸缩的探块,所述探块的前端用于破膜,所述探块的后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棒体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长度为5~10cm;
所述棒体延其长度方向贯通的设有直柱腔,所述直柱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直柱腔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可伸缩的探块,所述探块的前端用于破膜,所述探块的后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棒体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簧式经阴羊膜人工干预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柱腔的前端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所述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后端冲齐,且所述直柱腔的内壁上沿截面方向设有弧形过槽,所述弧形过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后端相连通,
所述探块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在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内前后滑动。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艳鹿志霞
申请(专利权)人:苗艳鹿志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