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4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包括泵盖、转子组件、泵体和转轴,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叶轮和转子本体,所述泵体轴心相同地设有隔离护套,所述隔离护套连接泵盖端开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盖体和筒身,所述盖体与泵盖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子本体设置于隔离护套的筒身内,所述泵盖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叶轮上盖具有上凸的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一环形槽中,盖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叶轮下盖具有下凸的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二环形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既可自动平衡转子组件的轴向力,又可提高泵的容积效率。

A centrifugal pump with automatic balance of axial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
本技术属于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
技术介绍
目前的离心泵,包括转子组件、转轴,转子组件包括叶轮和转子本体,叶轮下盖与转子本体相连。离心泵运行时,高速旋转的叶轮对工作介质做功,叶轮外径处形成高压区,高压区液体向叶轮上下两侧低压区流动。叶轮上盖与泵盖留有间隙,高压区液体经过间隙流入泵盖进水口,叶轮上盖与泵盖之间的区域形成一个压力渐变的中低压区域,使叶轮下盖处所受到的压力高于叶轮上盖所受到的压力。因此,转子组件会因受到向上的轴向力而窜动。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以下方式来减少轴向力:在叶轮下盖上增加平衡孔1′(如图1所示)。对于低转速比的离心泵,上述现有方案的局限性在于:如果开孔大了,泵的容积效率下降很大;如果开孔小了,平衡轴向力的作用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一方面使离心泵运行时可自动平衡转子组件的轴向力,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叶轮的节流效果,防止工作介质在离心泵的叶轮上盖部位的内泄,使泵的效率提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包括泵盖、转子组件、泵体和转轴,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叶轮和转子本体,所述叶轮包括叶轮上盖和叶轮下盖,所述叶轮下盖与所述转子本体固定相连,所述泵体轴心相同地设有隔离护套,所述隔离护套连接泵盖端开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盖体和筒身,所述转子本体设置于隔离护套的筒身内,所述泵盖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叶轮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叶轮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叶轮上盖具有上凸的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一环形槽中,盖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叶轮下盖具有下凸的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二环形槽中。由于液体在叶轮的旋转带动下会产生压力差,从而带动液体运动。将叶轮的出水口位置及其压强标记为P1,此处为高压区,叶轮的入水口位置及其压强标记为P0,此处为低压区。液体会从高压区往低压区走,所以出水口处的液体会自动寻找一切的通道流回低压区。出水口处液体可经过叶轮上盖区域(此处及其压强标记为P′)流回出水口P0处;另外出水口处液体还可经过叶轮下盖区域(此处及其压强标记为P〞)至叶轮底部,如果是具有内部液冷循环的水泵,还可以流经转子本体至转子组件的后端面(此处及其压强标记为P2),并经过冷却液循环回路,流回叶轮进水口处。本技术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通过第二环形凸起部与第二环形槽的对应设置,其对叶轮出水口向叶轮下盖流动的液体起到阻挡作用,使P〞的叶轮下盖内侧位置处的压力减小(即对叶轮向上的压力减小),这样可以减少向上的轴向力,减少离心泵运行时转子组件的窜动;同时通过第一环形凸起部与第一环形槽的对应设置,使得P′处的压力变大,进一步使叶轮的上下压力差变小,可以进一步减少转子组件的轴向力,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环形凸起部与第一环形槽之间形成缝隙密封,起到节流的效果,即叶轮出水口向叶轮上盖流动并回到叶轮入水口的液体减少,减少了离心泵的内泄漏,增加了离心泵的容积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一环形槽间隙配合。即,第一环形凸起部与第一环形槽并不接触,泵盖与叶轮上盖之间一直存在缝隙,离心泵运行时,不存在对第一环形凸起部的磨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环形槽间隙配合。即,第二环形凸起部与第二环形槽并不接触,叶轮下盖与隔离护套的盖体之间一直存在缝隙,离心泵运行时,不存在对第二环形凸起部的磨削。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泵盖的靠近入水口位置,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位于叶轮上盖的靠近转轴一侧,所述第二环形槽位于盖体的靠近出水口位置,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位于叶轮下盖的远离转轴一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环形凸起部靠近入水口,与第一环形凸起部设置于其他位置相比,第一环形凸起部外侧区域的压强更大,由于液压力=压强×面积,其对叶轮向下的压力更大,可以更好地平衡向上的液压力,而第二环形凸起部靠近出水口,使叶轮下盖的很大面积位置处的压强骤降,使其对叶轮向上的液压力大大减小,这使得转子组件的轴向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平衡。进一步地,第一环形槽的底部具有第三环形凸起部。通过第三环形凸起部的设置,在第一环形凸起部与第一环形槽之间具有间隙的同时,减少第一环形凸起部与第一环形槽的底部之间的局部间隙,进一步增大第一环形凸起部外侧与内侧的压降,使平衡轴向力的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三环形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的一面为弧面。这样设置使离心泵运行时,由于轴向力需要一个平衡过程,转子组件向上运动时第一环形凸起部可能会碰触到第一环形槽的底部,而这个弧面可以使互相的磨损降低。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还包括设置于转轴两端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下轴承具有第四环形凸起部。通过第四环形凸起部的设置,在转子组件后移时只有第四环形凸起部接触到隔离护套的底部,下轴承的其他部位不会接触到隔离护套,减少了摩擦。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护套具有隔离腔,所述隔离腔与所述叶轮腔连通,所述转子组件跨越所述隔离腔和所述叶轮腔且限定出一冷却液循环回路。对于具有冷却液循环回路的水泵,转子组件在转子本体的后端面还受到向上的液压力,这种离心泵与不具有冷却液循环回路的离心泵相比本身具有更大的轴向力,将转子本体的后端面处及其压强标记为P2,由于第二环形凸起部的设置,使P2减小,即转子本体的后端面处的液体的向上液压力减小,使转子组件的轴向力进一步得到平衡。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本体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转子本体与隔离护套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叶轮腔连通,所述叶轮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通道的底端和第二通道的底端连通,形成所述冷却液循环回路。本技术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一方面可以使离心泵运行时能够自动平衡转子组件的轴向力,减少或完全消除转子组件的窜动;另一方面能对叶轮腔中液体的回流起到节流效果,防止工作介质在离心泵的叶轮上盖部位的内泄,使泵的容积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离心泵剖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局部(第一环形凸起部与第一环形槽)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局部(下轴承与隔离护套的底端)放大示意图;其中:1′-平衡孔,1-泵盖,11-第一环形槽,111-第三环形凸起部,12-叶轮腔,2-转子组件,21-叶轮,211-叶轮上盖,2111-第一环形凸起部,212-叶轮下盖,2121-第二环形凸起部,22-转子本体,26-第一通道,3-隔离护套,31-盖体,311-第二环形槽,32-筒身,33-隔离腔,34-第二通道,4-泵体,5-转轴,61-上轴承,62-下轴承,621-第四环形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包括泵盖1、转子组件2、泵体4和转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包括泵盖、转子组件、泵体和转轴,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叶轮和转子本体,所述叶轮包括叶轮上盖和叶轮下盖,所述叶轮下盖与所述转子本体固定相连,所述泵体轴心相同地设有隔离护套,所述隔离护套连接泵盖端开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盖体和筒身,所述转子本体设置于隔离护套的筒身内,所述泵盖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叶轮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叶轮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叶轮上盖具有上凸的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一环形槽中,盖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叶轮下盖具有下凸的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二环形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包括泵盖、转子组件、泵体和转轴,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叶轮和转子本体,所述叶轮包括叶轮上盖和叶轮下盖,所述叶轮下盖与所述转子本体固定相连,所述泵体轴心相同地设有隔离护套,所述隔离护套连接泵盖端开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盖体和筒身,所述转子本体设置于隔离护套的筒身内,所述泵盖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叶轮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叶轮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内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叶轮上盖具有上凸的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一环形槽中,盖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叶轮下盖具有下凸的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二环形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一环形槽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环形槽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力自动平衡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泵盖的靠近入水口位置,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位于叶轮上盖的靠近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运晓
申请(专利权)人: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