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82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咖啡机,咖啡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花洒组件和水箱,花洒组件的出水口与机体的咖啡出口连通;花洒组件包括壳体和调节阀,壳体设有水流通道和控水室,调节阀安装在控水室内,水流通道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控水室连通,出水口设于控水室的底侧,调节阀包括挡水部和调节部,通过调节部可调节挡水部阻挡水流通道和控水室的连通面积,以调节花洒组件的出水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咖啡机,通过在花洒组件上设置控制出水量的调节阀,便于用户根据饮用咖啡浓度需求;通过调节花洒组件的出水量;调节流经咖啡粉水流的流速,改变水流在咖啡滤隔内酝酿的时长,从而达到调节咖啡浓度的效果,咖啡浓度调节效果更好。

A coffe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咖啡机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咖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咖啡机大多是没有咖啡浓度调节功能,而小部分具有浓度调节功能的咖啡机是采用分流式浓度调节,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197775U和CN208658874U,其分流调节的方式具体为,花洒组件的出水量不变,在花洒组件上设置旋转结构或分流调节结构,分配流经咖啡滤隔的流量和直接排出咖啡出口的流量,从而达到最终咖啡浓度调节。然而,现有的这种分流式咖啡浓度调节方式,由于花洒组件的出水量是恒定的,咖啡机排出的咖啡,其浓度最高只能是花洒组件的出水量全部流经咖啡滤隔而得出,浓度只能是在浓度稀释方向的上调节,当面对用户需要饮用特浓的咖啡时,现有的调节方案是不能满足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咖啡浓度调节效果更好的咖啡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咖啡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花洒组件和水箱,所述花洒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花洒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机体的咖啡出口连通;所述花洒组件包括壳体和调节阀,所述壳体设有水流通道和控水室,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所述控水室内,所述水流通道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控水室连通,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控水室的底侧,所述调节阀包括挡水部和调节部,通过所述调节部可调节所述挡水部阻挡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控水室的连通面积,以调节花洒组件的出水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咖啡机,通过在花洒组件上设置控制出水量的调节阀,便于用户根据饮用咖啡浓度需求;通过调节花洒组件的出水量;调节流经咖啡粉水流的流速,改变水流在咖啡滤隔内酝酿的时长,从而达到调节咖啡浓度的效果,结构简单、咖啡浓度调节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控水室为上侧开口的圆槽状,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控水室的侧壁连通,所述调节阀还包括旋盖,所述挡水部设于所述旋盖下端一侧,所述挡水部为与所述控水室相适配的壁体,所述调节部设于所述旋盖上,所述调节阀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控水室内,所述旋盖盖合所述控水室的上侧开口,通过所述调节部驱动所述旋盖旋转可调节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控水室的连通面积;通过这样设置,所述调节阀结构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旋盖、调节部和挡水部为一体结构;通过这样设置,方便生产装配。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为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延伸出所述机体,通过拨动所述调节部可调节花洒组件的出水量;通过这样设置,通过拨动所述调节部即可调节出水量,出水调节方式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控水室内;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调节阀外周的第一卡扣,以及设于所述控水室内周的第一扣位,所述第一卡扣扣接在所述第一扣位,所述第一卡扣可沿所述第一扣位长度方向滑动;通过这样设置,通过第一卡扣结构有效将调节阀固定在控水室内,装配连接结构简单,而且避免所述调节阀转动时发生干涉。进一步的,所述控水室内靠近所述水流通道的两侧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卡扣的端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花洒组件出水范围;通过这样设置,有效限位所述调节阀的摆动角度,便于合理控制花洒组件的出水量。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通过第二卡扣结构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一端设有供所述调节阀穿过的避让口;通过这样设置,底壳和上盖装配结构简单,方便装配。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底壁沿所述出水口方向向下倾斜布置;采用这种结构,对花洒组件内的水流具有导向作用,避免水流残留在花洒组件内。进一步的,所述控水室远离所述水流通道的一侧设有排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排水口之间;通过这样设置,花洒组件出水量大时,保证水流排出畅顺,防止水流在花洒组件内排泄不畅顺。附图说明图1为咖啡机的剖视图图2为花洒组件的爆炸图图3为壳体和调节阀的示意图1图4为壳体和调节阀的示意图2图5为花洒组件示意图1(箭头为水流的流向)图6为花洒组件示意图2(箭头为水流的流向)图7为上盖的底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的咖啡机,咖啡机,包括机体1和设于机体1上的花洒组件2和水箱11,所述花洒组件2的进水口21与所述水箱11连通,所述花洒组件2的出水口22与所述机体1的咖啡出口12连通;所述花洒组件2包括壳体3和调节阀4,所述壳体3设有水流通道23和控水室24,所述调节阀4安装在所述控水室24内,所述水流通道23一端与所述进水口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控水室24连通,所述出水口22设于所述控水室24的底侧,所述调节阀4包括挡水部41和调节部42,通过所述调节部42可调节所述挡水部41阻挡所述水流通道23和所述控水室24的连通面积,以调节花洒组件2的出水量。本技术的咖啡机,使用时,用户需要饮用浓度较低的咖啡时,通过所述调节阀4增大花洒组件2的出水量,使水流在咖啡滤隔内的液压增大,从而增加水流在咖啡滤隔内的流速,减少水流与咖啡粉的酝酿时间,最终咖啡出口12排出浓度较低的咖啡。若用户需要饮用浓度较高的咖啡时,通过所述调节阀4减少花洒组件2的出水量,使水流在咖啡滤隔内的液压降低,从而降低水流在咖啡滤隔内的流速,增加水流与咖啡粉的酝酿时间,最终咖啡出口12排出浓度较高的咖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咖啡机,通过在花洒组件2上设置控制出水量的调节阀4,便于用户根据饮用咖啡浓度需求;通过调节花洒组件2的出水量;调节流经咖啡粉水流的流速,改变水流在咖啡滤隔内酝酿的时长,从而达到调节咖啡浓度的效果,结构简单、咖啡浓度调节效果更好。参见图1至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水室24上侧开口形成圆槽状,所述水流通道23与所述控水室24的侧壁连通,所述调节阀4还包括旋盖43,所述挡水部41为与所述控水室24侧壁配合的壁体,所述挡水部41设于所述旋盖43下端外周,并且所述挡水部41靠近所述水流通道23一侧,通过旋转调节阀4带动挡水部41与水流通道23的错开面积实现调节所述水流通道23和所述控水室24的连通面积,所述挡水部41对应所述旋盖43的圆周角为直角,便于用户通过小角度的摆动所述调节部42即可控制花洒组件2的出水量大小,所述调节部42设于所述旋盖43上表面,所述调节阀4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控水室24内,所述旋盖43盖合所述控水室24的上侧开口,优选的,所述旋盖43、挡水部41和调节部42为一体结构,方便生产;通过这样设置,所述调节阀4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设有手柄过孔,所述调节部42为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经所述手柄过孔延伸出所述机体1的外侧,通过拨动所述调节部42可调节花洒组件3的出水量;通过这样设置,通过拨动所述调节部42即可调节出水量,出水调节方式操作方便。参见图2至图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通过第一卡扣51结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控水室24内;所述第一卡扣51结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咖啡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花洒组件和水箱,所述花洒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花洒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机体的咖啡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洒组件包括壳体和调节阀,所述壳体设有水流通道和控水室,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所述控水室内,所述水流通道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控水室连通,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控水室的底侧,所述调节阀包括挡水部和调节部,通过所述调节部可调节所述挡水部阻挡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控水室的连通面积,以调节花洒组件的出水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咖啡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花洒组件和水箱,所述花洒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花洒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机体的咖啡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洒组件包括壳体和调节阀,所述壳体设有水流通道和控水室,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所述控水室内,所述水流通道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控水室连通,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控水室的底侧,所述调节阀包括挡水部和调节部,通过所述调节部可调节所述挡水部阻挡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控水室的连通面积,以调节花洒组件的出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室为上侧开口的圆槽状,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控水室的侧壁连通,所述调节阀还包括旋盖,所述挡水部设于所述旋盖下端一侧,所述挡水部为与所述控水室相适配的壁体,所述调节部设于所述旋盖上,所述调节阀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控水室内,所述旋盖盖合所述控水室的上侧开口,通过所述调节部驱动所述旋盖旋转可调节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控水室的连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调节部和挡水部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延伸出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何伟祥区宗尹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