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箱盖组件和台式净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81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和台式净饮机。该原水箱盖组件包括原水箱盖本体和加水管路组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原水箱连通。在原水箱盖本体上设置加水管路组件,在不打开原水箱盖即可对原水箱进行加水操作,可以解决现有的原水箱手工换水方式存在的用户体验差、操作不方便、使用有局限性等问题,减少整机漏水隐患,提高整机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Raw water tank cover assembly and table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水箱盖组件和台式净饮机
本技术属于台式净饮机
,具体涉及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和台式净饮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水质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台式净饮机已逐步成为生活中重要的家用电器之一。在现有的台式净饮机中,整机水路系统一般包括原水箱、过滤系统、纯水箱、加热/热冷模块、整机控制系统等部件,常见的台式净饮机原水箱加水方式为手动加水,当整机检测到原水箱缺水或需要换水时会通过显示区或手机APP等方式提醒用户换水,用户换水时需要手工将原水箱盖取出,再提起原水箱内提手将原水箱从整机取出,倒掉水箱内余水,再将原水箱加水到最高水位线,最后再将水箱安装回整机,并盖上原水箱盖子。原水箱换水过程十分繁琐,考虑到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使用难度较大,而且换水时拆装原水箱,需要解决原水箱与整机水口连接密封问题,用户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漏水问题。因此,原水箱手工换水方式用户体验极差、操作不方便、使用有局限性,也存在漏水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由于原水箱盖是运动部件,用户每次使用时,需要拆卸原水箱盖,而原水箱盖内部包含了电路板、水泵等电气件需要由整机本体负责供电,市场上常见的产品连接端子容易出现磨损、老化、导通不良的问题,严重影响整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和台式净饮机,原水箱换水时无需拆卸原水箱盖,实现向原水箱加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包括原水箱盖本体和加水管路组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原水箱连通。优选地,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还包括有水泵,所述进水口经进水管与所述水泵的入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经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水泵经减振垫固定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上。优选地,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为槽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固定在该槽内;和/或,所述原水箱盖组件还包括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与所述原水箱盖本体扣合形成容纳所述加水管路组件的空腔。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的槽壁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还包括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设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优选地,在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包含水泵时,所述快速接头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另一端经进水管路与所述水泵连通。优选地,所述原水箱盖还包括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上,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水泵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导电针和固定基座,所述导电针为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导电针设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固定基座固定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上。优选地,所述导电针为带有球形端部的管状,该导电针的管内镶嵌有弹簧,所述导电针伸缩地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基座上设有筋条,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上设有卡槽,所述筋条与所述卡槽匹配卡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台式净饮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原水箱盖组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包括原水箱盖本体和加水管路组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原水箱连通。在原水箱盖本体上设置加水管路组件,在不打开原水箱盖即可对原水箱进行加水操作,可以解决现有的原水箱手工换水方式存在的用户体验差、操作不方便、使用有局限性等问题,减少整机漏水隐患,提高整机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水箱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水箱盖组件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水箱盖组件的装配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水箱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水箱盖组件中内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水箱盖组件装配有导电端子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原水箱盖本体;11、快速接头固定通孔;12、出水口接杆;2、内衬板;21、快速接头卡位筋条;31、进水口;32、水泵;33、出水口;34、进水管;35、出水管;36、快速接头;4、导电端子;41、导电针;42、导电针座;43、固定基座;44、筋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包括原水箱盖本体1和加水管路组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1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包括进水口31和出水口33,所述进水口31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出水口33与原水箱连通。本技术原水箱盖组件,在原水箱盖本体1上设置加水管路组件,可经过加水管路组件直接对原水箱进行加水,无需拆装原水箱盖本体1即可对原水箱加水,实现自动加水功能,可解决传统手工换水方式存在的用户体验差、操作不方便、使用有局限性等问题,同时减少了整机漏水隐患,提高了整机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加水管路组件中还设置有水泵32,进水口31经进水管34与水泵32的入口连通,水泵32的出口经出水管35与出水口33连通。通过控制水泵32的运转,方便自动化加水;其中水泵32可采用自吸功能的水泵32。为减少水泵32运转中所带来的振动,水泵32经减振垫固定在原水箱盖本体1上。原水箱盖本体1为方槽状,加水管路组件固定在该槽内;原水箱盖组件还包括有内衬板2,内衬板2扣合在原水箱盖本体1的槽口处。采用原水箱盖本体1与内衬板2扣合方式,将加水管路组件封装在两者构成的腔内,外观好,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其中,内衬板2和原水箱盖本体1之间可采用卡接方式进行扣合连接,如两者上设有对应的卡接零件。原水箱盖本体1的槽内设置对应的卡槽,方便对加水管路组件进行限位固定。进水口31设在原水箱盖本体1的槽壁上,加水管路组件还包括快速接头36,快速接头36设在进水口31和出水口33之间的管路上。优选采用快速接头36直接固定在槽壁上的快速接头36固定通孔11中,与进水口31对接,相应在内衬板2上设置对快速接头36进行限位的快速接头36卡位筋条4421。优选的,在加水管路组件包含水泵32时,快速接头36一端与进水口31连接,另一端经进水管34与水泵32连通。上述的进水管34以及出水管35,均可采用硅胶管,污染小,方便安装。本技术的原水箱盖组件还包括有导电端子4,导电端子4设在原水箱盖本体1上,导电端子4与水泵32电连接。优选地,导电端子4包括导电针41和固定基座43,导电针41为弹性伸缩结构,导电针41设在固定基座43上;固定基座43固定在原水箱盖本体1上。通过弹性伸缩结构的导电针41,在原水箱盖本体1运动时,保证了导电针41与净饮机整机本体的导电片进行可靠有效地接触。其中,导电针41具体的为带有球形端部的管状,该导电针41的管内镶嵌有弹簧,该导电针41伸缩地与固定基座43连接。对于导电针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盖本体(1)和加水管路组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1)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包括进水口(31)和出水口(33),所述进水口(31)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出水口(33)与原水箱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水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盖本体(1)和加水管路组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1)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包括进水口(31)和出水口(33),所述进水口(31)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出水口(33)与原水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水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还包括有水泵(32),所述进水口(31)经进水管(34)与所述水泵(32)的入口连通,所述水泵(32)的出口经出水管(35)与所述出水口(3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水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2)经减振垫固定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原水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盖本体(1)为槽状,所述加水管路组件固定在该槽内;和/或,所述原水箱盖组件还包括有内衬板(2),所述内衬板(2)与所述原水箱盖本体(1)扣合形成容纳所述加水管路组件的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水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1)设在所述原水箱盖本体(1)的槽壁上,所述加水管路组件还包括快速接头(36),所述快速接头(36)设在所述进水口(31)和所述出水口(33)之间的管路上。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坚吴伟利向海涛谢武彬陈宝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