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钦贤专利>正文

睡袋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76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睡袋的构造,包括有一袋本体,一袋口,一袋容纳空间,及一设于袋本体上的开启/闭合部,其中,在所述的袋本体上配置有一透气的网面使外界与袋容纳空间互通,使用者在拘束于袋容纳空间时可借以换气,免于将头部露出袋口受蚊虫的侵扰。

Construction of sleeping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睡袋的构造
本技术有关一种睡袋的构造,特别是用于保暖,方便外出携行,内附有远红外线垫体,可提供医疗保健的新型的睡袋的构造。
技术介绍
睡袋能提供保暖以及便利携行是一般的常识,已知的睡袋设计在使用时必须将头、脸露出呼吸,如果是在户外,很容易遭受蚊虫的叮咬而不胜其扰也是事实,至今却未见有显著改善的技术方案揭露。所谓远红外线(FarInfrared,缩写FIR),一般是指光谱上位于15~1000µm区域的光波,属于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其位于可见光谱红色光的外侧,为不可见光。不同学界对于远红外线的范围定义常常不同,例如,天文学上常定义远红外线为在波长25µm与350µm之间的电磁波,生物体可以“热”的形式,感受其存在。波长4μm~14μm范围的远红外线与人体的分子产生共振,可促进微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因此该段远红外线又被称为“生育之光”,可用于医疗和保健方面,较为人所熟悉的应用是远红外线床垫。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71484号“具远红外线床组”、以及第M360704号“远红外线保健设备”等专利所揭露的技术方案中都涉及到远红外线的应用;但可惜的是,这些技术方案的应用都仅限于不具有移动性的对象,例如床组和椅子,对于外出旅行、或使用场所替换都不具有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较先前技术更为新颖的睡袋的构造,至少包括有一袋本体,一袋口,一袋容纳空间,及一设于袋本体上的开启/闭合部,其中,在所述的袋本体上配置有一透气的网面使外界与袋容纳空间互通,使用者在拘束于袋容纳空间时可借以换气,免于将头部露出袋口受蚊虫的侵扰,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作为优选的方案之一,所述袋本体的侧边配置有至少二相互对置的立板,较佳者,该些立板隐藏在袋本体中,该些立板在袋本体展开时能够帮助侧边直立起来,提供更宽广的袋容纳空间。作为优选的方案之一,在该一对互为对置的立板之间更连接有一拱形支架,该拱形支架的两端点分别轴接在此一对立板上,使该拱形支架可以旋转操作,使用者卧躺在袋容纳空间时,可以将该拱形支架旋转到高的位置使网面撑起,避免脸部的突起直接接触到网面而感到不适。作为优选的方案之一,在该袋容纳空间中配置有一远红外线垫体,在袋本体的内面更配置有铝箔层,该铝箔层用以隔离远红外线使其不泄漏于袋本体外;通过远红外线与人体的分子产生共振,可促进微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作为优选的方案之一,所述开启/闭合部是一组双开式、缝合于袋本体的侧边的拉链,并在远离袋口的袋本体两侧各设有一断点,避免该开启/闭合部与袋口距离太远而造成操作上的困难。至于本技术的其它细部构造、特征,及所产生的优异效果,请参考下述的实施方式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份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结构图;图6是图5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睡袋;10袋本体;11袋口;12袋容纳空间;13开启/闭合部;130断点;14网面;15通风孔;16铝箔层;17立板;18拱形支架;2使用者;20脸部;3远红外线垫体。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揭露的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睡袋1,主要包括有一袋本体10,一袋口11,一袋容纳空间12,及一设于袋本体10上的开启/闭合部13;其中,袋容纳空间12为袋本体10所包含,提供人体卧躺于其中,袋口11设于袋容纳空间12的一侧并与该袋容纳空间12互通,其受到所述开启/闭合部13的操作显露出来、或封闭起来。在所述袋本体10上配置有一透气的网面14使外界与袋容纳空间12互通,请同时参考图4,该网面14对应使用者2脸部20的位置,提供用户在完全拘束在袋容纳空间12后,仍可借此对外交换空气;较佳者,除了网面14以外,在该袋本体10的其它处尚配置有数个通风孔15,使袋容纳空间12不会过于闷热及不适。另外,在该袋容纳空间12中配置有一远红外线垫体3,较佳者,在袋本体10的内面更配置有铝箔层16,该铝箔层16用以隔离远红外线使其不泄漏于袋本体10外;通过远红外线与人体的分子产生共振,可促进微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作为优选的,所述开启/闭合部13是一组双开式、缝合于袋本体10侧边的拉链,并在远离袋口11的袋本体10两侧各具有一断点130,这样的设计,是便利年长、或身体不适者的操作,避免该开启/闭合部13与袋口11距离太远而造成操作上的困难。接续,请同时参考图5及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在这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附图的各构成要件的名称与符号皆引用与前揭实施例相同。所述睡袋1至少包括有一袋本体10,一袋口11,一袋容纳空间12,及一设于袋本体10上的开启/闭合部13,其中,在该袋本体10上还配置有一透气的网面14使外界与袋容纳空间12互通;另外,在该袋本体10的侧边配置有至少二相互对置的立板17,较佳者,该些立板17隐藏在袋本体10中,该些立板17在袋本体10展开时可以帮助侧边直立起来,提供更宽广的袋容纳空间12给使用者利用。在该一对互为对置的立板17之间更连接有一拱形支架18,该拱形支架18的两端点分别轴接在此一对立板17上,使该拱形支架18可以旋转操作。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被拘束在袋容纳空间12时,可以将该拱形支架18旋转到高的位置使网面14撑起,避免脸部的突起直接接触到网面14而感到不适。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发现:使用者可以完全被拘束于袋容纳空间12中免于将头部露出袋口11受蚊虫的侵扰,又可以同时享用远红外线照射对人体的帮助效果,特别是操作便利又易于携行,相较于已知睡袋更具有实用及进步性。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为较佳方案中的一种,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内容,凡是通过一些已知的手段所作成的等效的设计,仍应为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所含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睡袋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袋本体,一袋口,一袋容纳空间,及一设于袋本体上的开启/闭合部,其中,该袋容纳空间为该袋本体所包含,提供人体卧躺于其中,该袋口设于袋容纳空间的一侧并与该袋容纳空间互通,其受到所述开启/闭合部的操作显露或封闭起来,在该袋本体的上部有一透气的网面使外界与袋容纳空间互通,使用者在拘束于该袋容纳空间时可借以换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袋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袋本体,一袋口,一袋容纳空间,及一设于袋本体上的开启/闭合部,其中,该袋容纳空间为该袋本体所包含,提供人体卧躺于其中,该袋口设于袋容纳空间的一侧并与该袋容纳空间互通,其受到所述开启/闭合部的操作显露或封闭起来,在该袋本体的上部有一透气的网面使外界与袋容纳空间互通,使用者在拘束于该袋容纳空间时可借以换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袋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闭合部是一组双开式且缝合于该袋本体的侧边的拉链,并在远离该袋口的该袋本体的两侧各具有一断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袋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该袋本体的侧边配置有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钦贤
申请(专利权)人:蔡钦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