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50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包括圈座和设置在圈座上的盖板,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与该第一盖板相铰接的第二盖板,第一盖板还与圈座相铰接;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内设有沿该排水槽滑动的限位杆,圈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该凹槽内,限位杆还连接有使该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防盗防移位,又方便开启;同时,在遇到暴雨时,能够打开井盖并使井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0‑30°内,一方面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水流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顶托井盖,另一方面,防止井盖打开角度过大发生行人坠落的安全事故。

A new type of safety manhole cover against dis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本技术涉及窨井盖
,具体涉及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技术介绍
窨井盖是城市市政的重要设施,多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区域,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现有的铸铁窨井盖大多直接依靠自重压在井口,容易被盗,为解决窨井盖易盗的问题,出现了防盗铸铁窨井盖,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防盗铸铁窨井盖是将铸铁窨井盖的盖板、盖座通过不便拆卸的铰链连接起来。此种防盗铸铁窨井盖虽具防盗性,强度也较高,但是,当马路积水排水不畅时,井盖的盖板还是会被窨井内的水压顶开,出现移位,仍会成为“夺命窨井”,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在窨井盖上设置锁具,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01429,公开了井盖防盗锁;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822175407,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防盗井盖。虽然设置锁具有效解决了防盗问题,但是也存在弊端,一方面锁具成本较高,有些锁具的价值都远高于井盖的价值,实用性低;另一方面,当遭遇大雨时,马路积水排水不畅,下水井内压力增大会向上顶托井盖进行泄压,由于井盖被锁具完全固定,导致无法打开泄水。另外,现有的盖板多为整体式结构,开启是需要将整个井盖翻转开或移开,且考虑荷载要求井盖一般是采用铸铁浇筑而成的,其自身重量中,所以开启时较为费力,特别是在观测井内情况的时候,也需要把整个盖板打开,较为费时费工。鉴于上述的问题,有必要研究解决盖板不固定易被水冲走或盗走,完全固定又会因无法泄水而顶托井盖甚至损毁道路以及不方便开启的难题。本设计人经潜心攻关,研制出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既能防盗防移位,又方便开启,同时,在遇到暴雨时,能够打开井盖并使井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0-30°内,一方面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水流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顶托井盖;另一方面,防止井盖打开角度过大发生安全事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包括圈座和设置在圈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与该第一盖板相铰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还与所述圈座相铰接;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内设有沿该排水槽滑动的限位杆,所述圈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该凹槽内,所述限位杆还连接有使该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优选的,所述执行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连。优选的,所述排水槽设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双旋向丝杠,所述双旋向丝杠两端配合连接有丝杠螺母,该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从动锥齿轮,该从动锥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上;该从动锥齿轮还啮合有主动锥齿轮,该主动锥齿轮连接有转轴,该转轴转动连接在盖板上;所述转轴上方连接有六角套筒。优选的,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六角套筒设置在该通孔内。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呈阶梯状的提拉槽孔,该提拉槽孔内设有提拉把手,该提拉把手的顶端与该提拉槽孔的顶端相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盖板由整体式设置成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合的分体式结构,且第一盖板与圈座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铰接,一方面可以防止井盖移位或被盗,另一方面在开启井盖时,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开启井盖的大小,无需再整体式打开,省时省力;2.通过在盖板上设置能够滑动的限位杆和凹槽,在遇到暴雨窨井内压力过大顶托井盖时,限位杆会随井盖上移旋转,并卡接在凹槽的上壁处,实现限位,在井盖打开的同时,使井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在0°-30°内,既能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水流的压力,实现安全泄压,另一方面,防止井盖打开角度过大发生安全事故;3.通过设置执行机构,方便调整限位杆与凹槽的位置关系,进而在检修或观察窨井内情况时,方便将限位杆向靠近圈座中心的位置移动,使限位杆不再卡接凹槽内,进而实现井盖的完全打开,简单易行。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B-B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沿C-C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提拉把手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沿D-D方向剖视图(去除圈座)。图9是图8中E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0是六角扳手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9中沿F-F结构示意图(去除圈座)。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沿K-K方向剖视图。图15是图14中第二盖板最大打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4中限位杆沿排水槽滑动状态示意图。图17是图14中检修状态下第二井盖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圈座;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销轴;5排水槽;6限位杆;7放置槽口;8凹槽;9连接板;10弹簧;11限位凸台;12提拉槽孔;13提拉把手;131手柄;132拉杆;133支撑杆;14通孔;15六角套筒;16转轴;17轴承;18支撑架;19主动锥齿轮;20从动锥齿轮;21丝杠;22丝杠螺母;23双旋向丝杠;24六角扳手;25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它包括圈座1,圈座1上开设有放置槽口7,在该放置槽口7内放置有盖板,盖板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其中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直接通过铰轴相互铰接在一起,第一盖板2还通过销轴4与圈座1相铰接。这样,整个盖板就具有可折叠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检修还是观察井内情况来决定开启盖板的大小,无需再全部翻转或打开整个盖板,在只需要观察时,只需向上翻转第二盖板3即可,在需要下井检修时,则打开第二盖板3和第一盖板2,使用灵活,省时省力,局限性小;同时还能有效防止盖板移位或被盗。另外,在第二盖板3上还开设有一个排水槽5,该排水槽5呈横向设置,排水槽5贯通整个第二盖板3上下面,排水槽5呈阶梯状结构,排水槽5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6;限位杆6在主视方向整体呈“L”型设置。限位杆6的顶端可以与排水槽5的顶端相平齐,提高平整性和美观性。圈座1内壁上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包括圈座和设置在圈座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与该第一盖板相铰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还与所述圈座相铰接;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内设有沿该排水槽滑动的限位杆,所述圈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该凹槽内,所述限位杆还连接有使该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包括圈座和设置在圈座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与该第一盖板相铰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还与所述圈座相铰接;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内设有沿该排水槽滑动的限位杆,所述圈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该凹槽内,所述限位杆还连接有使该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设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祥王明海张鹏云金丽李佳宁田野李佩茹马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