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3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诱虫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中间处开设有凹槽,所述灯体的内部中间段设置有落虫漏斗,所述落虫漏斗的底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排出管,所述落虫漏斗的内部设有摇杆,且摇杆的底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并安装有摇把,所述摇杆的顶端安装有连杆,且连杆远离摇杆的一端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贴靠在落虫漏斗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摇把摇动摇杆,使得摇把旋转,摇把带着连杆旋转,连杆带着刮板沿着落虫漏斗的内壁刮动,从而可以将落虫漏斗内壁上的害虫刮下,并从排出管向外排出,避免后期难清理的问题。

A kind of movable self-control solar trap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
本技术涉及诱虫灯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
技术介绍
传统除虫主要使用农药,不仅带来了蔬菜和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使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而且也危及到人体的健康安全和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且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诱虫灯广泛应用于饲养场、农田等来诱捕昆虫,人们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通过在特定地点设置光源来引诱昆虫,再利用化学或电学方法捕杀或捕获昆虫,相对于人工捕获昆虫,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人力,且更为。经检索,公开号为CN10939286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它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四周设有移动装置,底座上设有与移动装置配合的支撑装置,底座上部设有放置箱,放置箱的两侧设有一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架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为锥形设置,放置箱的中部设有诱虫灯,放置箱内设有落虫漏斗,放置箱的底部设有与落虫漏斗配合的杀虫液放置池。但是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时,害虫落在落虫漏斗的内部后容易粘附在其内壁上,导致后期清理不方便,且上述专利的移动装置安装固定,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害虫落在落虫漏斗的内部后容易粘附在其内壁上,导致后期清理不方便,且移动装置安装固定,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中间处开设有凹槽,所述灯体的内部中间段设置有落虫漏斗,所述落虫漏斗的底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排出管,所述落虫漏斗的内部设有摇杆,且摇杆的底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并安装有摇把,所述摇杆的顶端安装有连杆,且连杆远离摇杆的一端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贴靠在落虫漏斗的内壁上;所述底座的底端外壁四角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有阻尼转轴,且套筒通过阻尼转轴与收纳槽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套筒的圆周外壁顶端焊接有限位环,所述套筒的圆周外部套有减振弹簧。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圆周外壁顶端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一端穿过底座延伸至其外部。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宽度与收纳槽的槽宽度,所述减振弹簧位于支撑杆的外部。优选的,所述落虫漏斗的底端出口处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排出管,且排出管的底端延伸至灯体的外部。优选的,所述排出管的底端开设有用于摇杆穿过的穿孔。优选的,所述灯体的顶端周向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灯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新型通过设置有刮板,方便除去落虫漏斗内壁上的害虫,使用时,通过摇把摇动摇杆,使得摇把旋转,摇把带着连杆旋转,连杆带着刮板沿着落虫漏斗的内壁刮动,从而可以将落虫漏斗内壁上的害虫刮下,并从排出管向外排出,避免后期难清理的问题。2、本新型通过设置有行走机构方便本新型的移动,由于行走机构包括套筒,而套筒通过阻尼转轴与收纳槽的顶部内壁连接,使得套筒可以翻转,使用时,可以将套筒调整至竖直状态,套筒带着支撑杆同步调整,从而可以将安装板调整至水平状态,方便灯体的移动,由于在安装板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万向轮,使得灯体通过多个万向轮进行移动,可以保证移动时的稳定性,不使用时,可以将行走机构收纳至收纳槽的内部,方便整个新型的携带,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体、2太阳能板、3蓄电池、4底座、5凹槽、6落虫漏斗、7摇杆、8摇把、9连杆、10刮板、11排出管、12收纳槽、13行走机构、131套筒、132支撑杆、133安装地板、134万向轮、135限位环、136减震弹簧、137销孔、138阻尼转轴、14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包括灯体1,用于吸引昆虫并灭虫,所述灯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底端中间处开设有凹槽5,用于放置摇把8,所述灯体1的内部中间段设置有落虫漏斗6,用于收集被灭的昆虫,所述落虫漏斗6的底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排出管11,方便被灭昆虫的排出,所述落虫漏斗6的内部设有摇杆7,且摇杆7的底端延伸至凹槽5的内部并安装有摇把8,所述摇杆7的顶端安装有连杆9,且连杆9远离摇杆7的一端安装有刮板10,所述刮板10贴靠在落虫漏斗6的内壁上,可以将落虫漏斗6内壁上的害虫刮下,所述底座4的底端外壁四角均开设有收纳槽12,可以将行走机构13收纳至收纳槽12的内部,方便整个新型的携带,所述收纳槽12的内部设有行走机构13,所述行走机构13包括套筒131,所述套筒131的顶端设置有阻尼转轴138,且套筒131通过阻尼转轴138与收纳槽12的顶部内壁连接,方便套筒131角度调整,所述套筒1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32,所述支撑杆13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133,所述安装板133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134,所述套筒131的圆周外壁顶端焊接有限位环135,所述套筒131的圆周外部套有减振弹簧136,用于提供良好的减振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套筒131的圆周外壁顶端开设有销孔137,所述销孔137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销14,所述固定销14的一端穿过底座4延伸至其外部,保证套筒131在竖直状态时可以被固定,避免行走时套筒131发生晃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安装板133的宽度与收纳槽12的槽宽度,所述减振弹簧136位于支撑杆132的外部,使得支撑杆7可以沿着套筒131上下伸缩。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落虫漏斗6的底端出口处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排出管11,且排出管11的底端延伸至灯体1的外部,方便灭虫的排出。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排出管11的底端开设有用于摇杆7穿过的穿孔,方便摇杆7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灯体1的顶端周向安装有太阳能板2,所述灯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蓄电池3,用于灯体1内部灭虫机构的供电,所述太阳能板2与蓄电池3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摇把8摇动摇杆7,使得摇把7旋转,摇把7带着连杆9旋转,连杆9带着刮板10沿着落虫漏斗6的内壁刮动,从而可以将落虫漏斗6内壁上的害虫刮下,并从排出管11向外排出,另外,通过设置有行走机构13方便本新型的移动,由于行走机构13包括套筒131,而套筒131通过阻尼转轴138与收纳槽12的顶部内壁连接,使得套筒13可以翻转,使用时,可以将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包括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底端中间处开设有凹槽(5),所述灯体(1)的内部中间段设置有落虫漏斗(6),所述落虫漏斗(6)的底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排出管(11),所述落虫漏斗(6)的内部设有摇杆(7),且摇杆(7)的底端延伸至凹槽(5)的内部并安装有摇把(8),所述摇杆(7)的顶端安装有连杆(9),且连杆(9)远离摇杆(7)的一端安装有刮板(10),所述刮板(10)贴靠在落虫漏斗(6)的内壁上;/n所述底座(4)的底端外壁四角均开设有收纳槽(12),所述收纳槽(12)的内部设有行走机构(13),所述行走机构(13)包括套筒(131),所述套筒(131)的顶端设置有阻尼转轴(138),且套筒(131)通过阻尼转轴(138)与收纳槽(12)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套筒(1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32),所述支撑杆(13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133),所述安装板(133)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134),所述套筒(131)的圆周外壁顶端焊接有限位环(135),所述套筒(131)的圆周外部套有减振弹簧(1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自控太阳能板诱虫灯,包括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底端中间处开设有凹槽(5),所述灯体(1)的内部中间段设置有落虫漏斗(6),所述落虫漏斗(6)的底端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排出管(11),所述落虫漏斗(6)的内部设有摇杆(7),且摇杆(7)的底端延伸至凹槽(5)的内部并安装有摇把(8),所述摇杆(7)的顶端安装有连杆(9),且连杆(9)远离摇杆(7)的一端安装有刮板(10),所述刮板(10)贴靠在落虫漏斗(6)的内壁上;
所述底座(4)的底端外壁四角均开设有收纳槽(12),所述收纳槽(12)的内部设有行走机构(13),所述行走机构(13)包括套筒(131),所述套筒(131)的顶端设置有阻尼转轴(138),且套筒(131)通过阻尼转轴(138)与收纳槽(12)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套筒(1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32),所述支撑杆(13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133),所述安装板(133)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134),所述套筒(131)的圆周外壁顶端焊接有限位环(135),所述套筒(131)的圆周外部套有减振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秀俊汪崇健高伟朱景娟陈巨川汪忠元夏中军徐光辉胡在进
申请(专利权)人:绩溪县绿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