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运成专利>正文

喂蜂盘、蜂箱和蜜蜂喂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0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喂蜂盘,塑料盒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塑料盒的四个侧板向外侧倾斜,塑料盒上面的四周设有向外侧的翻沿,塑料盒的上开口面大于塑料盒的底面;一种蜂箱,包括蜂箱箱体和蜂巢脾,箱体的底板上分别放置有上述的喂蜂盘,喂蜂盘上设有上述的蜂巢脾,喂蜂盘上面的箱体前侧板上设有喂蜂孔,喂蜂孔上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箱体后侧板上设有出蜂口;一种蜜蜂喂蜂机,包括筒体,泵的进液口与进液管相连接,电源与泵的电源线相连接,泵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长条出液管的出口连接有注液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饲喂蜜蜂的效率,尤其适用于蜂农大批量的蜂箱同时饲喂。

Feeding trays, beehives and bee feed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喂蜂盘、蜂箱和蜜蜂喂蜂机
本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特别是一种便捷饲喂蜜蜂的工具。
技术介绍
蜜蜂喂蜂机,是人工饲喂蜜蜂、糖浆的养蜂用具,用途是给蜜蜂群体饲喂少量的蜜汁或糖浆,以克服外界缺乏蜜源,保障蜜蜂群体能正常地生存、繁殖、生产,夏天时给蜜蜂群体饲喂饮水,能避免蜜蜂采集污水和降低蜂箱内温度。目前的蜜蜂喂蜂机种类较多,但多数采用人工在饲喂槽中加注糖浆的方法,传统的饲喂蜜蜂采用纯手动饲喂,在饲喂的工程中存在被蜜蜂针扎的危险,加注糖浆时需穿戴防蜂帽,打开蜂箱盖添加糖浆,工作繁重、费工费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喂蜂盘、蜂箱和蜜蜂喂蜂机,解决传统饲喂蜜蜂的工作繁重、费工费时、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喂蜂盘,包括上部敞开的长方形塑料盒,其特征是塑料盒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塑料盒的四个侧板向外侧倾斜,塑料盒上面的四周设有向外侧的翻沿,塑料盒的上开口面大于塑料盒的底面。作为优选,所述的塑料柱脚位于塑料盒底面的左右侧,塑料盒的底面中部设有加强筋。一种蜂箱,包括蜂箱箱体和蜂巢脾,箱体的底板上分别放置有上述的喂蜂盘,喂蜂盘上设有上述的蜂巢脾,喂蜂盘上面的箱体前侧板上设有喂蜂孔,喂蜂孔上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箱体后侧板上设有出蜂口。本技术,如果只有一个喂蜂孔,其结构为单王群结构。具体实施时,箱体中部设有隔板,形成两个长方形左右腔体(左右单元区),隔板左右两侧的左右腔体内的底板上分别放置有上述的喂蜂盘,左右喂蜂盘上面的箱体前侧板上分别设有喂蜂孔,左右腔体的箱体后侧板上分别设有上述的出蜂口。该结构采用左右单元区,为双王群结构。作为优选,门的门板尺寸大于喂蜂孔,上端用转轴与箱体前侧板可转动连接。在初始状态,门板由于自重,处于关闭状态,如果需要打开,门板向左或向右转动就可以打开,操作非常方便。作为优选,上述的喂蜂盘的长度与箱体的前、后侧板的内侧长度相适配。作为优选,上述喂蜂盘的蜂巢脾为二张,喂蜂盘的宽度大于放置二张蜂巢脾的宽度尺寸。一种蜜蜂喂蜂机,包括筒体、电源和泵,泵的进液口与进液管相连接,电源与泵的电源线相连接,泵的出液口连接有长条出液管,长条出液管的出口连接有注液枪。作为优选,电源为可充电的蓄电池。由于养蜂通常在野外,所以比较难接到市电,因此采用可充电的蓄电池作为电源比较合理。作为优选,泵的电源线上接有继电器,通过继电器能调节泵的工作时间来控制每次喂注糖浆的量。作为优选,筒体下连接有安装筒,蓄电池和泵安装在安装筒内。养蜂时,本技术采用喂蜂盘放在箱体的底板上,塑料盒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保证塑料盒的底面与箱体底板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出现防止巢虫等在箱底里繁殖。当需要给蜂箱内饲喂糖浆、蜂蜜等时,蜜蜂喂蜂机的筒体内盛有糖浆或蜂蜜等,进液管的进液口位于筒体内盛有糖浆或蜂蜜等内,打开喂蜂孔上的门,注液枪对准喂蜂孔内,打开注液枪,泵把糖浆或蜂蜜等注入,糖浆或蜂蜜等进入底板上的喂蜂盘,由于继电器能调节泵的工作时间来控制每次喂注糖浆的量。通常养蜂人都是几十箱、几百箱的养蜂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很快实现对蜜蜂的饲喂。本技术喂蜂盘、蜂箱和蜜蜂喂蜂机的组合使用,极大提高了养蜂人的喂蜂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设计的喂蜂盘置放在蜂巢脾下面的箱底,且对应位置喂蜂孔的前侧板上设有喂蜂孔,采用泵带动的蜜蜂喂蜂机,大大提高了饲喂蜜蜂的效率,尤其适用于蜂农大批量的蜂箱同时饲喂,其效果更明显。(2)、本技术塑料盒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保证塑料盒的底面与箱体底板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出现寄生螨等在箱底里繁殖,其结构简单合理。(3)、本技术蜜蜂喂蜂机打开注液枪,泵把糖浆或蜂蜜等注入,糖浆或蜂蜜等进入底板上的喂蜂盘,通过调节泵的工作时间来控制每次喂注糖浆的量,实现对蜜蜂的标准化饲喂,同时该过程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喂蜂盘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喂蜂盘仰视图;图3为蜂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蜂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蜜蜂喂蜂机俯视图;图6为蜜蜂喂蜂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蜜蜂喂蜂机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喂蜂盘、11塑料盒、12柱脚、13侧板、14翻沿、15加强筋、2蜂箱、21箱体、22蜂巢脾、23隔板、24喂蜂孔、25门、26出蜂口、3蜜蜂喂蜂机、31筒体、32蓄电池、33泵、34安装筒、35进液口、36出液管、37注液枪。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7所示,本技术以双王群结构为实施例,采用左右单元区,所提供的一种喂蜂盘1,包括上部敞开的长方形塑料盒11,塑料盒11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12,塑料盒11的四个侧板13向外侧倾斜,塑料盒11上面的四周设有向外侧的翻沿14,塑料盒11的上开口面大于塑料盒11的底面,塑料柱脚12位于塑料盒11底面的左右侧,塑料盒11的底面中部设有加强筋1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蜂箱2,包括蜂箱箱体21和蜂巢脾22,箱体21中部设有隔板23,形成两个长方形左右腔体(左右单元区),隔板23左右两侧的左右腔体内的底板上分别放置有喂蜂盘1,喂蜂盘1的长度与箱体21的前、后侧板的内侧长度相适配,喂蜂盘1上设有蜂巢脾22,喂蜂盘1的蜂巢脾22为二张,喂蜂盘1的宽度大于放置二张蜂巢脾22的宽度尺寸。喂蜂盘1上面的箱体21前侧板上设有喂蜂孔24,喂蜂孔24上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25,门25的门板尺寸大于喂蜂孔24,上端用转轴与箱体21前侧板可转动连接。在初始状态,门板由于自重,处于关闭状态,如果需要打开,门板向左或向右转动就可以打开,操作非常方便,左右腔体的箱体21后侧板上分别设有出蜂口2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蜜蜂喂蜂机3,包括筒体31、继电器、蓄电池32和泵33,筒体31下连接有安装筒34,泵33的进液口35与进液管相连接,蓄电池32、继电器与泵33的电源线相连接,且设有控制电路,泵33的出液口连接有长条出液管36,长条出液管36的出口连接有注液枪37。蓄电池32、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泵33等安装在安装筒34内。由于养蜂通常在野外,所以比较难接到市电,因此采用可充电的蓄电池32作为电源比较合理。泵33的电源线上接有继电器以及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能调节泵的工作时间来控制每次喂注糖浆的量。本技术采用喂蜂盘1放在箱体21左右腔体内的底板上,塑料盒11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12,保证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喂蜂盘,包括上部敞开的长方形塑料盒(11),其特征在于:塑料盒(11)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12),塑料盒(11)的四个侧板(13)向外侧倾斜,塑料盒(11)上面的四周设有向外侧的翻沿(14),塑料盒(11)的上开口面大于塑料盒(11)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喂蜂盘,包括上部敞开的长方形塑料盒(11),其特征在于:塑料盒(11)的底面上设有塑料柱脚(12),塑料盒(11)的四个侧板(13)向外侧倾斜,塑料盒(11)上面的四周设有向外侧的翻沿(14),塑料盒(11)的上开口面大于塑料盒(11)的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蜂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柱脚(12)位于塑料盒(11)底面的左右侧,塑料盒(11)的底面中部设有加强筋(15)。


3.一种蜂箱,包括蜂箱箱体(21)和蜂巢脾(22),其特征在于:箱体(21)的底板上分别放置有上述的喂蜂盘(1),喂蜂盘(1)上设有上述的蜂巢脾(22),喂蜂盘(1)上面的箱体前侧板上设有喂蜂孔(24),喂蜂孔(24)上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门(25),箱体后侧板上设有出蜂口(2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箱,其特征在于:箱体(21)中部设有隔板(23),形成两个长方形左右腔体,隔板(23)左右两侧的左右腔体内的底板上分别放置有上述的喂蜂盘(1),左右喂蜂盘(1)上面的箱体(21)前侧板上分别设有上述的喂蜂孔(24),左右腔体的箱体(21)后侧板上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运成
申请(专利权)人:余运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