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177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着纵轴线延伸的钻具,其包括钻具头、用于将所述钻具与吸除设备连接的附接区域、布置在所述钻具头与所述附接区域之间的杆区域、至少一个运输通道,所述运输通道沿着所述杆区域延伸,其中,所述运输通道通过凹槽形成,所述凹槽在径向上分别布置在盖元件与杆元件之间,其中,所述杆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凹槽。提出,所述运输通道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横截面。

drill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钻具

技术介绍
DE102011075769A1中说明了一种具有位于内侧的通道的钻头,所述通道布置在套装件与基体的周侧面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着纵轴线延伸的钻具,其包括钻具头、用于将所述钻具与吸除设备连接的附接区域、布置在所述钻具头与所述附接区域之间的杆区域、至少一个运输通道,所述运输通道沿着所述杆区域延伸,其中,所述运输通道通过凹槽形成,所述凹槽在径向上布置在各一盖元件与杆元件之间,其中,所述杆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凹槽。提出,所述运输通道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横截面。有利地,由此能够使钻眼中的钻屑的吸除优化。所述钻具尤其构造为凿岩钻头,该凿岩钻头设置用于锤钻。所述钻具在其背离所述钻具头的端部处具有插入端,该插入端构造用于与手持式工具机(例如锤钻)耦合。优选地,所述钻具在插入端的区域中这样构造,使得该钻具能够与该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容纳部耦合。示例性地,所述钻具在该插入端的区域中能够具有构造为特殊凹槽的形状锁合元件,所述形状锁合元件形成SDS-plus接口或者SDS-max接口。为了加工工件,借助于所述锤钻使所述钻具处于旋转的以及线性地振荡或者说冲击的状态下。所述钻具在加工期间在该钻具的进给方向上侵入到所述工件中。钻具的进给方向与所述纵轴线同轴地延伸并且从所述插入端出发在所述钻具头的方向上延伸。钻具的纵轴线尤其对应于钻具的工作轴线或者旋转轴线。在上下文中,钻具头尤其应理解为钻具的具有至少一个切割体的区域。所述切割体具有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切割元件能够构造为主切割元件或者辅助切割元件。所述切割元件尤其由硬金属构成。优选地,所述切割元件的硬度高于所述杆元件的硬度。每个切割元件都具有至少一个切割棱边。所述切割棱边对应于该切割元件的切削面与自由面的相交线。优选地,每个切割元件都具有单个的切割棱边。替代地,切割元件也能够具有多个切割棱边,所述切割棱边尤其过渡到彼此中。所述运输通道尤其构造用于在钻具内运输流体、尤其是气流。所述运输通道优选设置用于在钻孔过程中吸除钻眼内的钻屑。优选逆着钻具的进给方向运输所述钻屑。所述运输通道具有吸入口和吸除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吸除口的间距对应于该运输通道的长度。所述运输通道优选相对于所述纵轴线偏心地布置。所述钻屑能够通过所述吸入口进入所述运输通道。优选地,所述钻具头包括至少一个吸入口。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吸除口能够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尤其是基本上彼此垂直地布置。尤其是,所述切割体具有至少两个切割元件、优选至少三个切割元件、优选至少四个切割元件。切割体与钻具的连接尤其是通过材料锁合的连接实现。优选地,所述钻具头构造为整体硬金属头,其中,具有至少一个切割元件的单个的切割体通过钝面与所述杆元件连接、优选通过熔焊连接来连接。替代地,也能够设想,所述钻具具有切口,所述至少一个切割体插入到所述切口中并且尤其通过钎焊连接来连接。在上下文中,熔焊连接与钎焊连接的区别尤其在于,在熔化连接时部分地熔化待连接的构件。所述附接区域尤其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构造用于将所述钻具与吸除适配器连接。优选地,所述吸除适配器以在连接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钻具能够部分运动的方式构造。尤其是,所述吸除适配器以在轴向上在所述钻具上基本上不能够运动并且能够围绕所述钻具旋转的方式受到支承,从而使得所述吸除适配器在轴向上基本上固定在所述钻具上并且所述钻具能够在吸除适配器内旋转。尤其是,所述吸除适配器有间隙地固定在所述钻具上。所述吸除口尤其布置在所述附接区域中。优选地,所述运输通道部分地布置在所述附接区域中。所述杆元件优选与所述钻具头、尤其是与所述切割体材料锁合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杆元件与钻具的纵轴线相交。所述杆元件尤其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在轴向上贴靠在所述钻具头上或者说贴靠在所述切割体上。所述杆元件尤其构造用于将冲击冲量从所述手持式工具机传递到所述钻具头上。所述杆元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尤其是由钢制成。所述盖元件尤其完全布置在外接所述杆元件的包络曲线内。所述盖元件能够与所述杆元件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连接或者也能够与所述杆元件材料锁合地连接。所述盖元件能够由金属材料和/或由含塑料的材料构成。尤其是,运输通道的横截面沿着运输通道的长度的至少90%、优选沿着运输通道的长度的至少95%基本上是恒定的。所述横截面的取向取决于运输通道的走向。优选地,在所述杆区域中的运输通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轴线延伸,因此得出横截面的垂直于所述纵轴线的取向。优选地,运输通道的轮廓的框架线在所述吸入口与所述吸除口之间构造得基本上是笔直的。替代地,也能够设想,框架线螺旋形地、尤其是以恒定的或者变化的斜率围绕所述纵轴线从所述吸入口延伸至所述吸除口。另外提出,所述盖元件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钻具头中。有利地,由此能够将所述吸入口布置得更靠近尖端。尤其是,所述盖元件这样伸入到所述切割体中,使得在所述盖元件与所述切割体之间形成运输通道的子段。替代地,也能够设想,所述盖元件在端侧与杆元件的面向所述钻具头的端部齐平地终止。另外提出,所述运输通道笔直地延伸,尤其是平行于所述纵轴线延伸。替代地,也能够设想,形成所述运输通道的凹槽弯曲地延伸、尤其是围绕该钻具的纵轴线螺旋形地延伸。此外提出,所述运输通道具有在前部的、在端侧的吸入口,所述吸入口布置在所述钻具头的区域中,其中,所述吸入口的横截面与所述运输通道的横截面之间的比例至少为0.5、尤其是至少为0.7、优选至少为0.85。有利地,由此能够在该钻具头的区域中实现特别高的空气体积流量。替代地,也能够设想,吸入口的横截面基本上对应于运输通道的横截面。另外提出,所述盖元件在所述附接区域中具有吸除口,其中,所述凹槽在所述吸除口的区域中改变、尤其是变小。替代地,也能够设想,所述吸除口仅部分地由所述盖元件形成。优选地,所述凹槽以所述吸除口终止。另外提出,所述盖元件以能够替换的方式构造。有利地,由此能够在磨损程度高的情况下替换该盖元件。尤其是,所述盖元件以能够无工具地替换的方式构造。例如,能够设想,所述盖元件通过能够无需工具地松脱的力锁合的和/或形状锁合的连接(例如槽/键连接或者燕尾形连接)紧固在所述凹槽中,这样构造所述连接,使得在连接成功的情况下所述盖元件卡入。此外提出,所述盖元件被局部增强。尤其是,所述盖元件在其承受高负荷的区域中以被增强的方式构造。有利地,由此能够提高钻具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盖元件由塑料制成,该塑料在前部区域中通过金属材料被增强。另外提出,所述杆元件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凹槽。有利地,通过在所述杆元件与所述盖元件之间的位于外侧的凹槽能够展开所述运输通道。在上下文中,位于外侧的凹槽尤其应理解为在相对于所述纵轴线的径向上向外敞开的凹槽。优选地,所述位于外侧的凹槽布置在杆元件的周侧面中。此外提出,所述杆元件中的凹槽在该杆元件的端侧端部处在轴向上敞开。优选地,所述位于外侧的凹槽在杆元件的面向所述钻具头的端部处以在轴向上敞开的方式构造。有利地,由此能够简化并且优化所述吸入口的制造。附图说明由下文的附图说明得出其他优点。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以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具、尤其是凿岩钻头,所述钻具沿着纵轴线(12)延伸,所述钻具包括钻具头(24)、用于将所述钻具(10)与吸除设备(400)连接的附接区域(20)、布置在所述钻具头(24)与所述附接区域(20)之间的杆区域(22)、至少一个运输通道(44),所述运输通道沿着所述杆区域(22)延伸,其中,所述运输通道(44)通过凹槽(45)形成,所述凹槽在径向上布置在各一盖元件(42)与杆元件(40)之间,其中,所述杆元件(40)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凹槽(45),/n其特征在于,/n所述运输通道(44)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横截面(5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0 DE 102017219452.91.一种钻具、尤其是凿岩钻头,所述钻具沿着纵轴线(12)延伸,所述钻具包括钻具头(24)、用于将所述钻具(10)与吸除设备(400)连接的附接区域(20)、布置在所述钻具头(24)与所述附接区域(20)之间的杆区域(22)、至少一个运输通道(44),所述运输通道沿着所述杆区域(22)延伸,其中,所述运输通道(44)通过凹槽(45)形成,所述凹槽在径向上布置在各一盖元件(42)与杆元件(40)之间,其中,所述杆元件(40)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凹槽(45),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通道(44)具有基本上恒定的横截面(50)。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元件(42)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钻具头(24)中。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通道(44)笔直地延伸、尤其是平行于所述纵轴线(12)延伸。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通道(12)在径向上基本上被外接所述杆元件(40)的包络曲线限界、尤其是被所述盖元件(42)限界。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通道(44)具有在前部的、在端侧的吸入口(46),所述吸入口布置在所述钻具头(24)的区域中,其中,所述吸入口(4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P·菲斯尔H·弗吕尔裘晓R·威德曼A·弗尔茨S·松塔格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