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上行链路UL载波覆盖范围小于下行链路DL载波覆盖范围的情况。为了使UL载波的覆盖范围和DL载波覆盖范围保持一致,引入了低频的补充上行(supplementaryuplink,SUL)载波。一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以及至少一个SUL载波,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频率高于SUL载波的频率,SUL的覆盖范围和DL载波的覆盖范围相对一致。现有技术中,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引入的SUL载波场景中,对于在SUL场景下如何进行终端设备上行数据包的快速传输机制还没有讨论方案。因此,在SUL载波场景,如何进行上行数据包的快速传输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在引入SUL场景下,实现上行数据包的快速传输。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上行数据传输门限,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包括第一传输门限和第二传输门限,或者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门限,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门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非连接状态下,在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上所支持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所述第二传输门限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补充上行链路SUL载波上所支持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频率高于所述SUL载波;/n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以及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大小,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上行数据传输门限,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包括第一传输门限和第二传输门限,或者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门限,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门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非连接状态下,在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上所支持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所述第二传输门限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补充上行链路SUL载波上所支持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所述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频率高于所述SUL载波;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以及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大小,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以及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大小,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
在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仅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门限的情况下,若所述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门限,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门限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门限,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以及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大小,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传输门限,小于所述第二传输门限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以及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大小,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传输门限和所述第二传输门限的较小值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传输门限和所述第二传输门限的较小值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质量门限;
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质量门限,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限以及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大小,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所述SUL载波上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
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通过随机接入流程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通过随机接入流程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包括:
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发送消息1和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或者,
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发送消息3和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或者,
确定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发送消息3,所述消息3中携带待传输的上行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使用第一密钥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密钥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的密钥: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网络设备使用的密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信息,下一跳链计数值NCC;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非连接状态的网络设备,所述小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小区频点信息和/或物理小区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目标网络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随机接入配置;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婷婷,严乐,晋英豪,张宏卓,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