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93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工业领域,尤其涉及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如下组分:25~50wt%的水泥;10~50wt%的放射性废油;4~10wt%的沸石粉;8~20wt%的高岭土;0.001~0.5wt%的聚丙烯纤维;0.02~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10~20wt%水。其制备方法为:将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和放射性废油形成混合料;水泥、沸石粉、高岭土、聚丙烯纤维和水形成水泥固化浆液;混合料与水泥固化浆液混合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放射性废油转化为稳定固体,而且各个组份相容性好,放射性废油在形成固化体后不易浸出,较好地解决了废油和核素浸出的问题。

Cement solidified body of radioactive waste 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工业领域,尤其涉及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在核设施的运行、维护和退役等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油。虽然其年产生量不大,但由于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处置而只能暂存于核设施容器中,日积月累其总量依然巨大。放射性废油包括高粘度的润滑油,如真空泵油、机油、导轨油等;及低闪点的燃料油,如汽油、TBP/煤油、柴油、机油等,且大多以混合油的形式暂存。后处理厂积存了大量的TBP/煤油、润滑油。废油中含有铀、钚、氚、锶、铯、钴等放射性核素,其长期暂存的潜在危险性巨大。而且,其物理、化学性状特殊,处理难度大。为了避免放射性废油发生泄漏、燃爆等安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尽快将其进行处理,消除潜在安全风险。在传统处理方法中,通常采用氧化焚烧处理放射性废油,但是氧化焚烧处理量小、容易腐蚀设备且尾气处理难度较大。水泥固化法是将放射性污染废机油水泥固化成固化体后,送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处置的方法,其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投资少、安全可靠,且水泥固化体具有耐辐照和自屏蔽效应好等优点。然而,放射性废机油与水泥单独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的体系。如果将机油直接加入水泥中进行固化,机油将影响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并最终导致制成的水泥固化体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GB14569.1-2011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化体性能稳定,满足处置要求,且制备方法简单,实现了对于放射性废油的有效、安全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5~50wt%的水泥;10~50wt%的放射性废油;4~10wt%的沸石粉;8~20wt%的高岭土;0.001~0.5wt%的聚丙烯纤维;0.02~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10~20wt%水。优选地,所述水为自来水、放射性小于或等于3.7×109Bq/L的放射性废水。优选地,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者磷酸盐水泥。优选地,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其中MgO含量为2.85%,SO3含量为2.57%,强度等级为32.5R。优选地,所述沸石粉的粒径为100-200目,灼烧失量15.0~30.0%,可溶性盐类≤1.5%,钙离子交换能力≥15.0mg/g。优选地,所述高岭土为煅烧高岭土,粒度在65μm-75μm之间,pH值在5.00-8.00,水分≤0.50%。优选地,包括0.008~0.2wt%的聚丙烯纤维。优选地,包括2~4.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和放射性废油按照质量比为1:10~18混合,静置后得到混合料;将水泥、沸石粉、高岭土、聚丙烯纤维和水混合搅拌,得到水泥固化浆液;所述水泥、沸石粉、高岭土、聚丙烯纤维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之比为1:0.1~0.2;将所述混合料和水泥固化浆液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得到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所述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的各组分百分含量为:25~50wt%的水泥;10~50wt%的放射性废油;4~10wt%的沸石粉;8~20wt%的高岭土;0.001~0.5wt%的聚丙烯纤维;0.02~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10~20wt%水。优选地,所述静置时间为0.5~5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5~50wt%的水泥;10~50wt%的放射性废油;4~10wt%的沸石粉;8~20wt%的高岭土;0.001~0.5wt%的聚丙烯纤维;0.02~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10~20wt%水。本专利技术将放射性废油转化为稳定固体,而且各个组份相容性好,放射性废油和核素在形成固化体后不易浸出,较好地解决了废油和核素浸出的问题。进一步地,以低放射性废水或者中放射性废水为组分时,本专利技术可同时处理放射性废油和放射性废水,对于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具有良好效果。附图说明图1表示实施例1所制备的样品图;图2表示实施例2所制备的样品图;图3表示实施例3所制备的样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5~50wt%的水泥;10~50wt%的放射性废油;4~10wt%的沸石粉;8~20wt%的高岭土;0.001~0.5wt%的聚丙烯纤维;0.02~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10~20wt%水。如果采用水泥直接固化放射性废油,放射性废油与水泥的相容性差,废油和核素容易浸出。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各组分的相互配合作用,相容性好,形成固化体后,废油和核素浸出率低。按照本专利技术,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水泥;放射性废油;沸石粉;高岭土;聚丙烯纤维;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和水。所述组分经过固化得到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泥可以选用复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者磷酸盐水泥。优选地,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其中MgO含量为2.85%,SO3含量为2.57%,强度等级为32.5R。所述水泥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5~50wt%,优选为35~49wt%,更优选为45~48wt%。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沸石粉用于核素的吸附和固化。所述沸石粉的粒径优选为100~200目,灼烧失量15.0~30.0%,可溶性盐类≤1.5%,钙离子交换能力≥15.0mg/g。所述沸石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0wt%,优选为4.3~8wt%,还可以优选为4.4~5wt%。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岭土不仅能够提高固化体的强度、抗渗性和耐腐蚀性,还能够改善其体积稳定性和显微结构。所述高领土优选为煅烧高岭土,粒度在65μm~75μm之间,pH值在5.00~8.00,水分≤0.50%。所述高岭土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20wt%,优选为8.5~15wt%,更优选为8.8~13wt%。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丙烯纤维为白色细长状,用于改善固化体的脆性,提高固化体的强度和韧性。所述聚丙烯纤维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01~0.5wt%,优选为0.005~0.4wt%,更优选为0.008~0.2wt%。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放射性废油,将放射性废油转化成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n25~50wt%的水泥;/n10~50wt%的放射性废油;/n4~10wt%的沸石粉;/n8~20wt%的高岭土;/n0.001~0.5wt%的聚丙烯纤维;/n0.02~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n10~20wt%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25~50wt%的水泥;
10~50wt%的放射性废油;
4~10wt%的沸石粉;
8~20wt%的高岭土;
0.001~0.5wt%的聚丙烯纤维;
0.02~5wt%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
10~20wt%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自来水、放射性小于或等于3.7×109Bq/L的放射性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者磷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复合硅酸盐水泥,其中MgO含量为2.85%,SO3含量为2.57%,强度等级为32.5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粉的粒径为100~200目,灼烧失量15.0~30.0%,可溶性盐类≤1.5%,钙离子交换能力≥15.0mg/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油水泥固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为煅烧高岭土,粒度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祥洪黄锐刘强伍灵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