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群超专利>正文

折叠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7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凳,它是通过设置可折动横档和折动点铰链的作用实现多级折叠的。其中内腿架上的折动横档可通过收缩段收缩至外腿架折动横档的内侧,此时全部折动点铰链的中轴,都统一排列在同一轴心线上,即可完成折叠程序。该凳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方便,而且便于携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凳。折叠凳的设计与制作必须要使其产品时具备很好的实用性与稳定性,折叠时能尽量地把体积变得更小,以此方便存放与携带。就目前普遍使用的呈交叉形状变化的折叠凳来说,只是很简单的宽度的变化,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凳,它能有效地使用和折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传统的呈交叉形状折叠变化的折叠凳的内、外凳腿架上制成可折动的横档并在该横档上设置折动点铰链。这样就把该凳的内、外两组腿架自身改变成即连接又能折动的结构。当各折动点铰链排列同一轴心线上,即可完成折叠程序。另外,折叠时还要结合与内腿架配合的收缩段的收缩,使其折动横档进入外腿架折动横档内侧,相反,拔出伸缩段,其横档与外腿架横档齐平,各折动点铰链随着各自腿架与横档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原共同的轴向同心状态,以此有效连接与制约着内、外腿架整体的稳定、牢固。此外在横档上开出若干减轻孔,以减轻整体重量。本技术因为是把传统的折叠凳的固定横档改变成可折动横档,其结构非常简单;又因为该凳的腿架与横档的结合处呈方角形状,从而增加凳腿的着地面积和凳面面积;还有,就该凳在使用时的形状而言,仍能保持与传统凳同样的实用性,稳定性与使用习惯。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折叠凳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折叠凳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折叠凳的斜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折叠凳的结构细节及使用情况。该凳外腿架(1)与内腿架(2)框架相交,两端的折动横档(5)平齐,从绷直的凳面(4)看,全部附图均表示该折叠凳处于使用状态。从附图还清楚的看到折动横档(5)上的减轻孔(6)。合并外腿架(1)及内腿架(2),按下定位碰珠(3),缩回伸缩段(8),使之折动横档(5)收缩至外腿架(1)上的折动横档(5)的内侧,全部折动点铰链(7)处于同一轴心线上,该凳即可折叠。如按相反程序操作逐一进行即可进入使用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凳,由布基凳面(4),外腿架(1),内腿架(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腿架(1)及内腿架(2)上有折动横档(5),折动横档(5)上有折动点铰链(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其特征是内腿架(2)上的折动横档(5)设置在伸缩段(8)上,伸缩段(8)上有定位碰珠(3),伸缩段(8)与内腿架(2)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其特征是折动横档(5)上的折动点铰链(7)全部为同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凳,其特征是折动横档(5)上有减轻孔(6)。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凳,它是通过设置可折动横档和折动点铰链的作用实现多级折叠的。其中内腿架上的折动横档可通过收缩段收缩至外腿架折动横档的内侧,此时全部折动点铰链的中轴,都统一排列在同一轴心线上,即可完成折叠程序。该凳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方便,而且便于携带。文档编号A47C4/00GK2446873SQ00258160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群超 申请人:李群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凳,由布基凳面(4),外腿架(1),内腿架(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腿架(1)及内腿架(2)上有折动横档(5),折动横档(5)上有折动点铰链(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群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