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镐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49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焚烧室和炉膛,其特征在于,炉膛分为第一炉膛、第三炉膛和第二炉膛,且炉膛与焚烧室之间形成有内腔,第一炉膛、第三炉膛和第二炉膛的内部由上往下分隔为焚烧腔和集灰腔,第三炉膛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中心风棒,该焚烧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翻盖机构、烟气处理机构、助燃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垃圾在炉膛内充分摊开,增大焚烧面积,并对烟气二次焚烧,使得烟气中固体颗粒焚烧更加彻底,而焚烧后的高温烟气进入内腔内,可对炉膛起到保温作用,防止热量的流失,同时经过烟气处理机构对排出的烟气的多级净化,使得排出的烟气无害化,进一步达到了无烟式焚烧目的。

A smokeless incineration device for solid waste com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是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因此焚烧技术已成为当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而本专利技术就是一种无害化垃圾处理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垃圾焚烧过程中,由于焚烧不够彻底,产生的高温烟气中会存有大量的固体颗粒,而且产生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现有的焚烧炉在焚烧过程中,焚烧的温度控制不够完善,且容易造成热量的流失,从而对垃圾的焚烧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包括焚烧室和以及位于焚烧室内部的炉膛,所述炉膛分为第一炉膛、第三炉膛和第二炉膛,且炉膛与焚烧室之间形成有内腔,所述第一炉膛、第三炉膛和第二炉膛的内部由上往下分隔为焚烧腔和集灰腔,所述第三炉膛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中心风棒,该焚烧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翻盖机构、烟气处理机构、助燃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后端对应设置的立杆,以及位于所述立杆外侧的承载板,所述立杆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下端连接有下料槽;翻盖机构包括位于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上端的炉盖,所述炉盖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位于焚烧室的上表面处设置有轴叉,所述轴叉的内侧贯穿有轴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烟气处理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一侧面的一级旋风除尘器,所述一级旋风除尘器的一侧设置有二级旋风除尘器;助燃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另一侧的储存柜,以及位于第一炉膛、第三炉膛和第二炉膛的内部下端环绕安装的若干个助燃喷油嘴,每个所述助燃喷油嘴均向上呈60度角倾斜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焚烧室的前表面对应第一炉膛、第三炉膛和第二炉膛的焚烧腔底部处安装有三个检查门,且每个所述检查门的正下方对应集灰腔处均设置有出渣门,所述第一炉膛、第三炉膛和第二炉膛的内部对应检查门处均设置有点火器,所述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的内部位于焚烧腔和集灰腔之间均设置有下格栅,所述下格栅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格栅,所述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的内部位于上格栅的正下方中部分别贯穿有第一风棒和第二风棒,所述第一风棒、第二风棒和中心风棒的下端均通过管道连通有助燃风机,所述第一风棒和第二风棒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的底部延伸至上格栅的下方,所述中心风棒、第一风棒和第二风棒的下端位于集灰腔内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上格栅为一种四等分锥形结构,且上格栅和下格栅的表面均有格栅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炉膛的下端两侧壁分别对应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内部的上格栅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贯穿第一炉膛延伸至上格栅的内侧,且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三炉膛延伸至其内部底端,所述第一炉膛与第三炉膛的下端内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第二炉膛延伸至其内部上格栅的内侧,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三炉膛的另一侧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炉膛与第三炉膛的下端内部通过第二连接管贯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的上端后侧贯通连接有U形管,所述U形管的一端与第一炉膛的内部上端相连通,且U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炉膛的内部上端相连通,所述U形管的中部下端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贯穿第三炉膛后侧面底端延伸至第三炉膛的内部,所述第三炉膛的上表面开设有炉口,所述中心风棒、第一风棒和第二风棒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风环,每两个所述风环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每个所述风环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风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销的一端贯穿轴叉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轴叉之间通过轴销转动连接,且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炉盖的上表面中部转动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焚烧室的前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处理机构还包括位于一级旋风除尘器上端一侧的进气管,所述一级旋风除尘器的上端设置有过渡管,所述二级旋风除尘器的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二级旋风除尘器和一级旋风除尘器的内部上端均设置有淋喷盘,且二级旋风除尘器和一级旋风除尘器的一侧面对应淋喷盘处均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二级旋风除尘器和一级旋风除尘器的底端均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焚烧室的一侧位于二级旋风除尘器和一级旋风除尘器的正下方设置有水箱。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分别贯穿二级旋风除尘器和一级旋风除尘器与其内部的淋喷盘相连通,所述淋喷盘为空心结构,且淋喷盘的下表面均分布有若干个淋喷孔,所述一级旋风除尘器的上端通过过渡管与二级旋风除尘器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一级旋风除尘器相连,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内腔的内部底端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位于承载板两侧对应设置的滑轮,以及位于所述立杆下端一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主轴杆,所述主轴杆的外表面中部套接有主转辊,所述主转辊的外表面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立杆的上端对应主轴杆处设置有副轴杆,所述副轴杆的表面中部对应主转辊处设置有副转辊,所述立杆的内侧面对应滑轮处开设有滑轨,所述承载板与立杆通过滑轮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缠绕在主转辊的表面,且牵引绳的另一端环绕副转辊的上表面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杆和副轴杆分别对应安装于立杆的上下两端,所述承载板为一种L型结构,所述下料槽为一种Y型结构,且下料槽的一端与料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下料槽的Y端分别对应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的上端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燃机构还包括位于储存柜内部设置的油箱,所述油箱的上端设置有注油口,所述储存柜的内部位于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入端通过油管与油箱的底端相连通,且油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分别与若干个助燃喷油嘴相连通,且每个所述助燃喷油嘴与油管连接处均设置有油阀,所述储存柜的上端还设置有控制柜。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焚烧室的后侧与上料机构之间设置有投料台,且投料台的一侧靠近储存柜处设置有爬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在实际操作时,采用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的配合,先对垃圾进行充分焚烧,并采用锥形格栅的设计,使得垃圾可以充分摊开,增大焚烧面积,提高焚烧效率,并且焚烧产生的烟气进入到第三炉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包括焚烧室(1)和以及位于焚烧室(1)内部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分为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且炉膛与焚烧室(1)之间形成有内腔(9),所述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的内部由上往下分隔为焚烧腔和集灰腔,所述第三炉膛(11)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中心风棒(13),该焚烧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翻盖机构、烟气处理机构、助燃机构;/n上料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1)后端对应设置的立杆(48),以及位于所述立杆(48)外侧的承载板(47),所述立杆(48)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料斗(4),所述料斗(4)的下端连接有下料槽(41);/n翻盖机构包括位于第一炉膛(10)和第二炉膛(12)上端的炉盖(23),所述炉盖(2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的一端位于焚烧室(1)的上表面处设置有轴叉(202),所述轴叉(202)的内侧贯穿有轴销(201),所述连接杆(203)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2);/n烟气处理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1)一侧面的一级旋风除尘器(37),所述一级旋风除尘器(37)的一侧设置有二级旋风除尘器(32);/n助燃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1)另一侧的储存柜(8),以及位于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的内部下端环绕安装的若干个助燃喷油嘴(14),每个所述助燃喷油嘴(14)均向上呈60度角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包括焚烧室(1)和以及位于焚烧室(1)内部的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分为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且炉膛与焚烧室(1)之间形成有内腔(9),所述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的内部由上往下分隔为焚烧腔和集灰腔,所述第三炉膛(11)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中心风棒(13),该焚烧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翻盖机构、烟气处理机构、助燃机构;
上料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1)后端对应设置的立杆(48),以及位于所述立杆(48)外侧的承载板(47),所述立杆(48)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料斗(4),所述料斗(4)的下端连接有下料槽(41);
翻盖机构包括位于第一炉膛(10)和第二炉膛(12)上端的炉盖(23),所述炉盖(2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的一端位于焚烧室(1)的上表面处设置有轴叉(202),所述轴叉(202)的内侧贯穿有轴销(201),所述连接杆(203)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2);
烟气处理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1)一侧面的一级旋风除尘器(37),所述一级旋风除尘器(37)的一侧设置有二级旋风除尘器(32);
助燃机构包括位于焚烧室(1)另一侧的储存柜(8),以及位于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的内部下端环绕安装的若干个助燃喷油嘴(14),每个所述助燃喷油嘴(14)均向上呈60度角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室(1)的前表面对应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的焚烧腔底部处安装有三个检查门(6),且每个所述检查门(6)的正下方对应集灰腔处均设置有出渣门(5),所述第一炉膛(10)、第三炉膛(11)和第二炉膛(12)的内部对应检查门(6)处均设置有点火器(17),所述第一炉膛(10)和第二炉膛(12)的内部位于焚烧腔和集灰腔之间均设置有下格栅(15),所述下格栅(15)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格栅(16),所述第一炉膛(10)和第二炉膛(12)的内部位于上格栅(16)的正下方中部分别贯穿有第一风棒(18)和第二风棒(20),所述第一风棒(18)、第二风棒(20)和中心风棒(13)的下端均通过管道连通有助燃风机(19),所述第一风棒(18)和第二风棒(20)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炉膛(10)和第二炉膛(12)的底部延伸至上格栅(16)的下方,所述中心风棒(13)、第一风棒(18)和第二风棒(20)的下端位于集灰腔内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上格栅(16)为一种四等分锥形结构,且上格栅(16)和下格栅(15)的表面均有格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炉膛(11)的下端两侧壁分别对应第一炉膛(10)和第二炉膛(12)内部的上格栅(16)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5)和第二连接管(26),所述第一连接管(25)的一端贯穿第一炉膛(10)延伸至上格栅(16)的内侧,且第一连接管(25)的另一端贯穿第三炉膛(11)延伸至其内部底端,所述第一炉膛(10)与第三炉膛(11)的下端内部通过第一连接管(25)贯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6)的一端贯穿第二炉膛(12)延伸至其内部上格栅(16)的内侧,且第二连接管(26)的另一端贯穿第三炉膛(11)的另一侧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炉膛(12)与第三炉膛(11)的下端内部通过第二连接管(26)贯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燃烧的无烟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膛(10)和第二炉膛(12)的上端后侧贯通连接有U形管(24),所述U形管(24)的一端与第一炉膛(10)的内部上端相连通,且U形管(24)的另一端与第二炉膛(12)的内部上端相连通,所述U形管(24)的中部下端连通有连通管(113),所述连通管(113)的一端贯穿第三炉膛(11)后侧面底端延伸至第三炉膛(11)的内部,所述第三炉膛(11)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镐玉刘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镐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