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世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39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包括调节机构、环形联动齿轮、驱动机构、防护机构、若干进给机构和消泡机构,调节机构上端面滑动安装有环形联动齿轮和若干进给机构,进给机构与驱动机构相配合,环形联动齿轮转动带动与环形联动齿轮相配合的其他进给机构移动,在防护机构的限位作用下带动消泡机构对浇筑过程中的模板进行反复敲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护机构对进给机构的限位,并通过进给机构带动消泡机构反复对承重柱外侧的模板进行敲打消泡,以消除混泥土中的气泡,提高气泡消除的速度,并保证了承重柱周侧模板受力均匀,使得承重柱的轴心不发生偏移,提高了承重柱的承重能力。

An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strengthening bearing column in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到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工艺基本上是由基础、梁、柱、楼层板和屋面板等组成,并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墙体填充以粘土砖和各类砌块等传统类型为主,施工工期较长,工程质量严重依赖于现场工人的水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承重柱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承重柱又名框架柱,承重柱在建筑中承受力最大,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受力构件,起到防止建筑物倒塌的作用,目前,在承重柱施工过程中,将混泥土倒入模板中,并采用振捣器对混泥土进行振捣,但是对于承重柱的上端进行消泡时,需人工站在高处手持振捣器对承重柱高处进行振捣,造成人员振捣过程中的危险性,无法满足不同高度下的消泡要求,增加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同时人工操作消耗人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存在振捣不充分气泡未完全排出,且存在操作不当使得振捣器触碰到模板上,模板倾斜,进而造成承重柱轴心发生偏移,导致受力不垂直,无法有效传递荷载,影响承重柱的承载能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设计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通过同步控制进给机构,并由进给机构带动消泡机构对模板进行敲打,实现反复敲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包括调节机构、环形联动齿轮、驱动机构、防护机构、若干进给机构和消泡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电动伸缩杆和调节平台,第一底座板和第二底座板上均设置有同轴夹持单元和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固定有调节平台;所述调节平台包括两可拆卸连接的调节环形板,调节环形板上均开有滑动弧槽、两第一移动槽,沿顺时针方向第一移动槽距离调节环形板圆心的距离逐渐减小,调节环形板上开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环形联动齿轮包括第一联动半齿轮和第二联动半齿轮,第一联动半齿轮和第二联动半齿轮上固定有滑动柱,滑动柱上固定有滑动球,滑动球在滑动弧槽内进行滑动,第一联动半齿轮和第二联动半齿轮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进给单元和第二进给单元,第一进给单元包括第一进给滑动块,第一进给滑动块下端面固定有与第一移动槽滑动配合的滑竿,上端面设有第一斜齿条,内侧设有与环形联动齿轮相配合的直齿牙,其中一进给机构上的第一进给滑动块上开有螺纹孔;第二进给单元包括第二进给滑动块,第二进给滑动块上开有两异形孔,第二进给滑动块下端面通过导向板固定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上固定有若干与第一斜齿条滑动配合的第二斜齿条;所述消泡机构包括回形框、消泡单元和锁紧机构,回形框包括回形框本体,回形框本体上开有若干导向孔,锁紧机构包括拱形件、固定螺母和两连接件,两连接件分别与第二进给滑动块上的异形孔配合,连接件上开有外螺纹,固定螺母与连接件相配合,拱形件包括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固定的侧挡板,连接板与两连接件的间隙配合,消泡单元安装在回形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传动丝杠以及与第一传动丝杠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丝杠,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一驱动盘相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安装孔与第二驱动盘相连接,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侧边均局部设有若干与第一传动丝杠相啮合的转动齿,第二传动丝杠与固定在调节平台上的固定板的限位孔进行滑动配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防护壳,两防护壳一端面外侧采用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防护壳上开有与导向板滑动配合的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同轴夹持单元包括挡板、电动推杆和直角板,挡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板上,电动推杆一端与挡板相固定,另一端与直角板相固定,电动推杆的延长线过第一底座板所对应的圆弧的轴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半齿轮一端面固定有铰接板,另一端开有插接弧槽和阶梯定位孔,插接弧槽和阶梯定位孔相连通,第二联动半齿轮一端面固定有与第一铰接板相铰接的铰接柱,另一端面固定有弧形延伸板,弧形延伸板与插接弧槽相配合,弧形延伸板上开有插接孔,以固定有铰接板的第一联动半齿轮一端进行转动,当弧形延伸板安装至插接弧槽时,阶梯定位孔与插接孔同轴心分布,将固定螺栓依次插入阶梯定位空和插接孔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孔由矩形和圆弧组成,两异形孔上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相重合且两圆弧的曲率半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单元包括滑动柱和缓冲弹簧,滑动柱与导向孔滑动配合,滑动柱一端固定有挡片,另一端固定有橡胶锤头,缓冲弹簧套于滑动柱上,且缓冲弹簧位于橡胶锤头和回形框本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丝杠和第二传动丝杠绕固定板上的限位孔的轴心进行转动,第一传动丝杠和第二传动丝杠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二传动丝杠与第一进给滑动块上的螺纹孔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通过防护机构对进给机构的限位,并通过进给机构带动消泡机构反复对承重柱外侧的模板进行敲打消泡,以消除混泥土中的气泡,提高气泡消除的速度以及解决受高度限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同轴夹持单元对承重柱进行夹紧固定,以限定住加固辅助设备与承重柱模板的位置关系,保证施工消泡过程中加固辅助设备的中心始终与承重柱的轴心相重合,为后期承重柱周侧的消泡机构提供可靠的固定定位。通过驱动机构中的两反向运转的驱动盘带动传动丝杠的转动方向的变化,进而带动第一进给单元进行动作,并通过环形联动齿轮与第一进给单元的啮合,进而带动各第一进给单元同步转动,且通过第一进给单元与第二进给单元的配合以及限位槽的作用,带动消泡机构同步对承重柱周侧的模板进行捶打,保证了承重柱周侧模板受力均匀,使得承重柱的轴心持续在同一轴线上,不发生扭曲,大大避免消泡过程中承重柱的轴心变化,提高承重柱轴心的垂直度,进一步提高了承重柱的承重能力。通过弧形联动齿轮的结构设置,可实现便于安装与拆卸,满足不同承重柱边长的要求,并通过防护机构与调节机构中的调节平台的结构设计,可将需消泡的承重柱安放至加固辅助设备内,以快速进行消泡,提高了承重柱制作过程中的消泡效率,避免人工消泡所耗费的尽力,降低人工消泡的危险性,且满足不同高度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示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环形联动齿轮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进给单元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进给单元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消泡机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机构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1)、环形联动齿轮(2)、驱动机构(5)、防护机构(6)、若干进给机构(3)和消泡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板(11)、第二底座板(12)、电动伸缩杆(13)和调节平台(14),第一底座板(11)和第二底座板(12)上均设置有同轴夹持单元和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上固定有调节平台(14);/n所述调节平台(14)包括两可拆卸连接的调节环形板(141),调节环形板(141)上均开有滑动弧槽(142)、两第一移动槽(143),沿顺时针方向第一移动槽(143)距离调节环形板(141)圆心的距离逐渐减小,调节环形板(141)上开有第一安装孔(144)和第二安装孔(145);/n所述环形联动齿轮(2)包括第一联动半齿轮(21)和第二联动半齿轮(22),第一联动半齿轮(21)和第二联动半齿轮(22)上固定有滑动柱(23),滑动柱(23)上固定有滑动球(24),滑动球(24)在滑动弧槽(142)内进行滑动,第一联动半齿轮(21)和第二联动半齿轮(22)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n所述进给机构(3)包括第一进给单元(31)和第二进给单元(32),第一进给单元包括第一进给滑动块(311),第一进给滑动块(311)下端面固定有与第一移动槽(143)滑动配合的滑竿(312),上端面设有第一斜齿条(314),内侧设有与环形联动齿轮(2)相配合的直齿牙(313),其中一进给机构(3)上的第一进给滑动块(311)上开有螺纹孔(315);第二进给单元(32)包括第二进给滑动块(321),第二进给滑动块(321)上开有两异形孔(325),第二进给滑动块(321)下端面通过导向板(322)固定有支撑平板(323),支撑平板(323)上固定有若干与第一斜齿条(314)滑动配合的第二斜齿条(324);/n所述消泡机构(4)包括回形框(41)、消泡单元(43)和锁紧机构,回形框(41)包括回形框本体(411),回形框本体(411)上开有若干导向孔(412),锁紧机构包括拱形件(42)、固定螺母(44)和两连接件(413),两连接件(413)分别与第二进给滑动块(321)上的异形孔(325)配合,连接件(413)上开有外螺纹(414),固定螺母(44)与连接件(413)相配合,拱形件(42)包括连接板(421)以及与连接板(421)固定的侧挡板(422),连接板(421)与两连接件(413)的间隙配合,消泡单元(43)安装在回形框(41);/n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盘(51)、第二驱动盘(52)、第一电机(53)、第二电机(54)、第一传动丝杠(55)以及与第一传动丝杠(55)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丝杠(56),第一电机(53)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安装孔(144)与第一驱动盘(51)相连接,第二电机(54)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安装孔(145)与第二驱动盘(52)相连接,第一驱动盘(51)和第二驱动盘(52)侧边均局部设有若干与第一传动丝杠(55)相啮合的转动齿,第二传动丝杠(56)与固定在调节平台(14)上的固定板(57)的限位孔进行滑动配合;/n所述防护机构(6)包括两防护壳(61),两防护壳(61)一端面外侧采用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防护壳(61)上开有与导向板(322)滑动配合的限位槽(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1)、环形联动齿轮(2)、驱动机构(5)、防护机构(6)、若干进给机构(3)和消泡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板(11)、第二底座板(12)、电动伸缩杆(13)和调节平台(14),第一底座板(11)和第二底座板(12)上均设置有同轴夹持单元和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上固定有调节平台(14);
所述调节平台(14)包括两可拆卸连接的调节环形板(141),调节环形板(141)上均开有滑动弧槽(142)、两第一移动槽(143),沿顺时针方向第一移动槽(143)距离调节环形板(141)圆心的距离逐渐减小,调节环形板(141)上开有第一安装孔(144)和第二安装孔(145);
所述环形联动齿轮(2)包括第一联动半齿轮(21)和第二联动半齿轮(22),第一联动半齿轮(21)和第二联动半齿轮(22)上固定有滑动柱(23),滑动柱(23)上固定有滑动球(24),滑动球(24)在滑动弧槽(142)内进行滑动,第一联动半齿轮(21)和第二联动半齿轮(22)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进给机构(3)包括第一进给单元(31)和第二进给单元(32),第一进给单元包括第一进给滑动块(311),第一进给滑动块(311)下端面固定有与第一移动槽(143)滑动配合的滑竿(312),上端面设有第一斜齿条(314),内侧设有与环形联动齿轮(2)相配合的直齿牙(313),其中一进给机构(3)上的第一进给滑动块(311)上开有螺纹孔(315);第二进给单元(32)包括第二进给滑动块(321),第二进给滑动块(321)上开有两异形孔(325),第二进给滑动块(321)下端面通过导向板(322)固定有支撑平板(323),支撑平板(323)上固定有若干与第一斜齿条(314)滑动配合的第二斜齿条(324);
所述消泡机构(4)包括回形框(41)、消泡单元(43)和锁紧机构,回形框(41)包括回形框本体(411),回形框本体(411)上开有若干导向孔(412),锁紧机构包括拱形件(42)、固定螺母(44)和两连接件(413),两连接件(413)分别与第二进给滑动块(321)上的异形孔(325)配合,连接件(413)上开有外螺纹(414),固定螺母(44)与连接件(413)相配合,拱形件(42)包括连接板(421)以及与连接板(421)固定的侧挡板(422),连接板(421)与两连接件(413)的间隙配合,消泡单元(43)安装在回形框(41);
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盘(51)、第二驱动盘(52)、第一电机(53)、第二电机(54)、第一传动丝杠(55)以及与第一传动丝杠(55)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丝杠(56),第一电机(53)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安装孔(144)与第一驱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朱世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