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仁召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38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1),阀体(1)内设有具有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的静阀芯,及一具有轴向贯穿的毛细孔(41)的动阀芯(4);所述的静阀芯至少有三个,动阀芯设置在其中两个相邻的静阀芯之间,且各静阀芯中至少有一个静阀芯上的通道为毛细孔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原有空调节流管中只采用两个静阀芯结构的限制,其在阀体内设置至少有三个静阀芯,因此单个静阀芯的轴向长度相对短,在该单体上加工溢流孔或毛细孔相对简单,还有可在各静阀芯上开设不同结构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可改变节流管的节流效果,即其与相同轴向长度的整体式静阀芯相比节流效果不同,使该节流管的适应性更强,可方便调节节流管的节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的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空调等小型制冷设备中的节流结构一般采用毛细血管,如一专利号为 ZL99245856.0(公告号为CN2386402A)的中国技术专利《双向节流器》披露了一种 双向节流器,它主要有一管状的器件,器体内分别设置有二个反向安置的阀座,阀座 内各安置有可移动的、中间带有轴向细孔的阀芯,两阀芯的轴向细孔为一大一小,分 别用于制冷和制热过程,另外在两阀芯外端的管状器体内各设置有一流体滤网。如一专利号为ZL03247899.2(公告号为CN2639808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孔 板型节流、分流的节流装置》披露了一种节流装置,它包括管壳、主孔板、辅孔板、 档板。主孔板固定在管壳一端,档板固定在管壳的另一端,辅孔板装于管壳内并置于 主孔板与档板之间,辅孔板可随管壳内两端流体压差变化移动。当辅孔板移至主孔板 一端时,流体必须通过两孔板中心小孔节流;当辅孔板移至档板一端时,流体只通过 主孔板中心小孔节流。如 一 专利号为ZL20072010795O.X(公告号为CN201027999Y)的中国技术专利 《双向二次节流阀》披露了这样一种节流阀,包括阀体,阀体内一端密封固定有阀 座,阀座包括阔孔和滑道,滑道内设有可动的阀芯,阀芯上带有轴向小孔,阀座上设 有若干个通流孔,所述的阀体内另一端密封固定有固定阀芯,固定阀芯带有轴向小 孔。上述各节流管中均采用两个定块(也叫静阀芯)结构,该两块定块其上均开有多个 贯通小孔及位于定块轴心位置处的毛细小通道,故该两块定块的加工制作都比较麻 烦,加工成本高;还有为达到较好的节流效果,所述定块的轴向长度较长,要在该较 长的定块上加工溢流孔,尤其是毛细孔比较困难,再则要改变节流效果只能通过整体 更换定块来实现,该产品的适应性不强,更换及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单个静阀芯结构 更为简单、加工更容易的家用空调节流管,且能保证较好节流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 状阀体,阀体内设有与该阀体相对固定设置的静阀芯,及一可相对阀体轴向滑移的动 阀芯;所述的各静阀芯内具有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动阀芯内具有轴 向贯穿的毛细孔;制冷剂流体从阀体的一端流入,通过静阔芯、动阀芯,并从阀体的 另一端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至少有三个,所述的动阀芯设置在其中两个 相邻的静阀芯之间,且各静阀芯中至少有一个静阀芯上的通道为毛细孔通道。上述的动阀芯的左右两端面和与其相邻两个静阀芯的内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 合,平面接触配合可简化动阀芯和静阀芯的结构。当然,动阀芯和各静阀芯的端面配 合还可以是,所述的动阀芯的一个端面和与其相邻的一个静阀芯的相应内端面之间为 平面接触配合,该动阀芯的另一个端面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静阀芯的相应内端面之间 为锥面吻合接触配合。一般的空调节流管,所述的各静陶芯直接与阀体内壁固定。由于各静阀芯的外周 面和阀体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各静阀芯外周面与阀体内壁之间以通过 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为佳,挤压的方式具有定位简单的优点。又因各静阀芯壁厚较 大,而阀体管壁较薄,故我们可在各静阀芯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 槽,再于阀体外部施力,将阀体内壁挤压卡入到所述的环形槽内,这样可使阀体与 左、右静阀芯牢固结合。上述的各静阀芯及动阀芯与阀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该衬管与所述的阀体内 壁固定,所述的各静阀芯间隔固定于所述的衬管内,最外端两个静阀芯的外端面与所 述衬管的两端面分别齐平。增加衬管结构可使各静阀芯及动阀芯的安装定位简单且准 确,根据需要设置合适长度的衬管,先将动阀芯放入衬管内然后将各静阀芯从衬管两 端装入,只需保持最外端两静阀芯的外端面与衬管两端面分别齐平,便使各部件安装 到位,因此安装十分方便;同时根据静阀芯的外形及尺寸,我们可在衬管外部便可测 得需在哪里挤压衬管,故静阀芯的定位也方便准确。由于衬管外周面和阀体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衬管外周面与阀体内壁 之间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为佳,挤压的方式具有定位简单的优点;同理,由 于各静阀芯外周面平滑,所述的各静阔芯外周面与衬管内壁之间也通过挤压的方式固 定在一起。又因各静阀芯壁厚较大,而阀体及衬管的管壁较薄,故我们可在各静阀芯 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再于阀体外部施力,将衬管内壁挤压到所 述的环形槽内,同时,阀体内壁也会相应挤压到衬管外壁上,这样可使将阀体与左、 右静阀芯牢固结合。综合节流效果及生产成本考虑,上述的静阔芯以有三个为佳,其中二个静阀芯位 于所述动阀芯的左侧, 一个静阀芯位于所述动阀芯的右侧。上述位于动阔芯左侧的两个静阔芯间隔设置,且最外端的静阀芯的通道仅为毛细孔通道,且每个静阀芯的毛细孔通道为一个,与动阀芯相邻的静阀芯上的通道仅为溢 流孔通道,该溢流孔通道为一个;所述位于动阀芯右侧的一个静阀芯上的通道也仅为 溢流孔通道,该溢流孔通道为一个;所述的各静阀芯上的毛细孔通道、溢流孔通道及 动阀芯上的毛细孔对齐在同一轴线上。上述位于动阀芯左侧的两个静阀芯间隔设置,该二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毛细孔通 道,且每个静阀芯的毛细孔通道为一个;所述位于动阀芯右侧的静阀芯上的通道由数 个溢流孔通道及一个毛细孔通道组成,所述各静阀芯上的毛细孔通道、动阀芯上的毛 细孔对齐在同一轴线上;在动阀芯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动阀芯左端面与相应静 阀芯的右端面接触配合,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静阀芯的毛细孔通道相通;在动阀芯移 动至最右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右端面与相应静阀芯的左端面接触配合并将该静阀 芯上的溢流孔通道封堵住,同时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相应静阀芯的毛细孔通道连通。上述位于动阀芯左侧的两个静阀芯紧密贴合设置,该二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毛细 孔通道,且该毛细孔通道为一个;所述位于动阀芯右侧的静阀芯上的通道由数个溢流 孔通道及一个毛细孔通道组成,所述的各静阀芯上的毛细孔通道、动阀芯上的毛细孔 对齐在同一轴线上;在动阀芯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左端面与相应静阀 芯的右端面接触配合,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静阀芯的毛细孔通道相通;在动阀芯移动 至最右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右端面与相应静阀芯的左端面接触配合并将该静阀芯 上的溢流孔通道封堵住,同时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相应静阀芯的毛细孔通道连通。在其中的一个静阀芯上仅仅设置一个毛细孔,而没有溢流孔,相对现有空调节流管中两个静阔芯上同时有溢流孔和毛细孔的结构要简单,经过实验,该结构同样具有 更好的节流效果,且简化加工制作工艺,从而可降低产品成本。当静阀芯有三个,也可以是这样设置,其中一个静阀芯位于所述动阀芯的左侧, 二个静阀芯位于所述动阀芯的右侧。同理,上述位于动阀芯右侧的两个静阀芯间隔设置,该二个静阀芯的通道均由数 个溢流孔通道及一个毛细孔通道组成,所述的各静阀芯上的毛细孔通道、动阀芯上的 毛细孔对齐在同一轴线上;位于动阀芯右侧的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毛细孔通道,且 该毛细孔通道为一个;在动阔芯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左端面与相应静 阀芯的右端面接触配合,动阀芯上的毛细孔与静阀芯的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1),阀体(1)内设有与该阀体相对固定设置的静阀芯,及一可相对阀体轴向滑移的动阀芯(4);所述的各静阀芯内具有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所述的动阀芯(4)内具有轴向贯穿的毛细孔(41);制冷剂流体从阀体(1)的一端流入,通过静阀芯、动阀芯(4),并从阀体(1)的另一端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至少有三个,所述的动阀芯设置在其中两个相邻的静阀芯之间,且各静阀芯中至少有一个静阀芯上的通道为毛细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仁召
申请(专利权)人:金仁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