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36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防护面板、第一止水组件和第二止水组件,防护面板的数量为多块且用于覆盖在堆石坝的表面,相邻两块防护面板之间围成垂直缝,其中一块防护面板内部设有引水管,引水管的一端贯通该块防护面板的正面,引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该块防护面板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垂直缝连通,第一止水组件设置于垂直缝的顶部且封闭住垂直缝,第二止水组件设置于垂直缝的内部且与引水管相对应。其在垂直缝处密封效果好,能够较好的避免水从垂直缝处泄露,而且第一止水组件和第二止水组件均能够适应两块面板之间的垂直缝的变形,避免防护面板在垂直缝处挤压破损。

A new type of face slab structure of rockfill dam with self charging and se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一大批100m级混凝土面板坝和多座200m级混凝土面板坝,已建的代表性工程有水布垭(坝高233m)、三板溪(坝高186m)、洪家渡(坝高179.5m)、天生桥一级(坝高178m)等。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在取得成功及宝贵经验的同时,部分工程出现坝体变形比预计的偏大、面板发生挤压破损或渗漏量较大等问题。面板是混凝土面板坝的防渗主体,通常设置纵向垂直缝,不设水平伸缩缝。研究发现,面板在纵向接缝处存在接触转动挤压效应,该挤压效应会在接缝两侧附近的面板表面处产生应力集中效应,是导致面板发生挤压破坏,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面板接缝连接相邻面板,接缝止水的位移变形能力应适应各接缝之间的变形,包括沉陷、剪切、张拉变形,因此,除控制堆石体变形外,提高面板接缝处的抗压强度和接缝止水适应变形的能力,是解决高面板堆石坝渗漏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包括防护面板、第一止水组件和第二止水组件,所述防护面板的数量为多块且用于覆盖在堆石坝的表面,在堆石坝的横向方向上,相邻两块所述防护面板之间围成垂直缝,其中一块所述防护面板内部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一端贯通该块所述防护面板的正面,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该块所述防护面板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所述垂直缝连通,所述第一止水组件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顶部且封闭住所述垂直缝,所述第二止水组件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内部且与所述引水管相对应。可选的,所述防护面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有预制钢构件,所述预制钢构件为L型结构且包覆住所述防护面板的端部,所述垂直缝位于两块所述预制钢构件之间,所述引水管贯穿所述预制钢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止水组件包括第一止水带和盖板,所述第一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顶部且封闭住所述垂直缝,所述盖板压接于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上侧。可选的,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中间部位卡入所述垂直缝内形成U型槽结构,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两端贴合于两块所述预制钢构件的表面,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止水带之间设有柔性填料。可选的,所述柔性填料为T型结构,所述柔性填料的竖边卡设于所述第一止水带的U型槽内,所述柔性填料的横边压紧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两端。可选的,所述第二止水组件包括第二止水带和压板,所述第二止水带包括拱形部和平条部,所述平条部设置于所述拱形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垂直缝内,所述第二止水带的平条部通过所述压板压接于具有所述引水管的防护面板端面上,所述拱形部的凹面侧与所述引水管相对应,所述拱形部的凸面侧与另一块所述防护面板的端面抵接。可选的,还包括第三止水组件,所述第三止水组件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底部。可选的,所述第三止水组件包括第三止水带、PVC棒、聚氨酯泡沫和垫板,所述第三止水带的中间部位卡入所述垂直缝内形成倒U型槽结构,所述PVC棒设置于所述倒U型槽的内顶部,所述聚氨酯泡沫填充于所述倒U型槽内,所述第三止水带的两端与两块所述防护面板的底面贴合,所述垫板压接于所述第三止水带的底侧。可选的,所述第三止水带的两端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嵌入所述防护面板内。可选的,所述垫板的底侧设有水泥砂浆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在垂直缝处密封效果好,多重密封,能够较好的避免水从垂直缝处泄露,而且第一止水组件和第二止水组件均能够适应两块面板之间的垂直缝的变形,不仅能够将垂直缝密封住,而且还能够对防护面板的端部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防护面板在垂直缝处挤压破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第二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1-防护面板;111-垂直缝;112-引水管;113-预制钢构件;12-第一止水组件;121-第一止水带;122-盖板;123-柔性填料;13-第二止水组件;131-第二止水带;132-压板;133-拱形部;134-平条部;14-第三止水组件;141-第三止水带;142-PVC棒;143-聚氨酯泡沫;144-垫板;145-弯折部;15-水泥砂浆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考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包括防护面板11、第一止水组件12和第二止水组件13。防护面板11的数量为多块且用于覆盖在堆石坝的表面,在堆石坝的横向方向上,相邻两块防护面板11之间围成垂直缝111,其中一块防护面板11内部设有引水管112,引水管112的一端贯通该块防护面板11的正面,引水管112的另一端贯穿该块防护面板11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垂直缝111连通,引水管112的数量为多根,多根引水管112沿防护面板11的竖直方向间隔分布。防护面板11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有预制钢构件113,预制钢构件113为L型结构,预制钢构件113的一条边包覆住防护面板11的端部,另一条边包覆住防护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面板、第一止水组件和第二止水组件,所述防护面板的数量为多块且用于覆盖在堆石坝的表面,在堆石坝的横向方向上,相邻两块所述防护面板之间围成垂直缝,其中一块所述防护面板内部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一端贯通该块所述防护面板的正面,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该块所述防护面板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所述垂直缝连通,所述第一止水组件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顶部且封闭住所述垂直缝,所述第二止水组件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内部且与所述引水管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面板、第一止水组件和第二止水组件,所述防护面板的数量为多块且用于覆盖在堆石坝的表面,在堆石坝的横向方向上,相邻两块所述防护面板之间围成垂直缝,其中一块所述防护面板内部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一端贯通该块所述防护面板的正面,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该块所述防护面板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且与所述垂直缝连通,所述第一止水组件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顶部且封闭住所述垂直缝,所述第二止水组件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内部且与所述引水管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面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设有预制钢构件,所述预制钢构件为L型结构且包覆住所述防护面板的端部,所述垂直缝位于两块所述预制钢构件之间,所述引水管贯穿所述预制钢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组件包括第一止水带和盖板,所述第一止水带设置于所述垂直缝的顶部且封闭住所述垂直缝,所述盖板压接于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中间部位卡入所述垂直缝内形成U型槽结构,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两端贴合于两块所述预制钢构件的表面,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止水带之间设有柔性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自充压止水的面板堆石坝新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填料为T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慧颖马仁超余俊阳崔稚吴德新李斌廖照邦王处军尹显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