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其宏专利>正文

轻烃燃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28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轻烃燃气发生器,属于燃气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左筒体、组合筒与右筒体;左筒体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进料管、进气管与出气管,左筒体内侧下端横向设置有蜂窝硫化床,蜂窝硫磺床将左筒体上下分隔形成有压缩气腔与积油腔;蜂窝硫化床上表面形成有反应床面,蜂窝硫化床表面均匀分布有蜂窝喷射孔,蜂窝硫化床四边角均突出设置有翼缘,翼缘下端均焊接有硫化床支架,左端硫化床支架与左筒体内壁固定连接;进料管下端贯穿于蜂窝硫化床并与积油腔互通,该种轻烃燃气发生器能通过物理作用的蜂窝硫化床对燃气生产产生的戊烷副产品进行再利用,以制备轻烃燃气,其反应制备结构气密性良好,反应过程稳定,实现了燃气生产的资源再利用。

Light hydrocarbon gas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烃燃气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生产
,特别是轻烃燃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戊烷为碳五加工制得的副产品,用作低沸点溶剂、塑料工业发泡剂,还与2-甲基丁烷一同用作汽车和飞机燃料、制造人造冰、麻醉剂,合成戊醇、异戊烷等,可由天然气或石油催化裂解、热分解过程中获得;然而戊烷由于精制程度不同,常含有C5烃的异构体、甲基环戊烷等沸点相近的烃类以及不饱和化合物、水分、含硫化合物等杂质,在燃料生产过程中,戊烷混合油液常需进行提纯、再精炼等复杂工序处理,其制取收益远小于投入,造成了戊烷混合油的浪费及燃料生产投入成本的增加,限制了轻烃燃料生产的可行性,不符合循环再利用的环保生产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轻烃燃气发生器,包括左筒体、组合筒与右筒体;所述左筒体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进料管、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左筒体内侧下端横向设置有蜂窝硫化床,所述蜂窝硫磺床将左筒体上下分隔形成有压缩气腔与积油腔;所述蜂窝硫化床上表面形成有反应床面,所述蜂窝硫化床表面均匀分布有蜂窝喷射孔,所述蜂窝硫化床四边角均突出设置有翼缘,所述翼缘下端均焊接有硫化床支架,左端所述硫化床支架与左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下端贯穿于蜂窝硫化床并与积油腔互通,所述进料管上端形成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管体下端开槽设置有狭口槽,所述狭口槽与进料管管体之间分隔有隔叶,所述隔叶中部贯穿设置有透射流阀口管,所述透射流阀口管与进料管、狭口槽互通;所述出气管下端与压缩气腔腔壁上端互通,所述出气管上端形成有排气口,所述出气管下端开槽设置有广口槽,所述排气口与广口槽之间贯通设置有燃气道,所述燃气道外套接有若干圈套管环,所述燃气道与广口槽连接处插接有管塞;所述组合筒贯通设置于左筒体右端,所述组合筒与左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组合筒由三段等规格筒体通过法兰盘组合而成,每段所述筒体上端均贯通设置有出气管与进气管;所述右筒体通过法兰盘固定于组合筒右端,所述右筒体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出气管、进气管与控制接口管,所述右筒体右下端插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积油腔互通;所述排污管上下两端分别开口有内管接口与接口盘,所述接口盘左右两侧插接有一对插销,所述排污管中部开槽设置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中部嵌接有塞轴,所述塞轴上端套接有轴盘,所述轴盘上端中部插接有推杆。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与进气管等长,所述进料管下端位于积油腔底部。进一步的,所述蜂窝硫化床表面蜂窝喷射口为锥形切口结构,所述蜂窝喷射孔孔壁光滑。进一步的,所述左筒体与右筒体下端均焊接有支脚。进一步的,所述透射流阀口管为单向管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积油腔与压缩气腔的容积空间比例为一比二,所述压缩气腔为气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管塞表面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条形气槽,所述管塞中条形气槽与广口槽互通。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环为耐压硬质胶环,所述套管环设置于出气管与燃气道之间间隙处,所述出气管与燃气道间隙处空间内压强为大气压。进一步的,所述塞轴与轴盘连接处环形分布有若干圈压簧,所述塞轴与排污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轴盘与排污管管口大小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接口管为气源管道,所述控制接口管下端贯穿于蜂窝硫化床并与积油腔互通。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的轻烃燃气发生器,其制取反应通过进料管输入戊烷混合油液至发生器筒体积油腔中,待油液没过积油腔、蜂窝硫化床后,以进气管接入外界高压空气,当空气透过进气管进入积油腔并与油液混合后,空气因射入气压关系与油液接触混合产生射流,出现的气泡将同时混合戊烷中易挥发物质,随着气体的上升作用,气泡将油液中挥发物质带离,并透过蜂窝硫化床表面蜂窝喷射孔射出,排入压缩气腔中,制得气液混合的天然燃气,相比传统戊烷提纯、精炼的繁复再利用过程,该种轻烃燃气发生器通过纯物理反应来制备轻烃燃气,对燃气生产副产物戊烷进行再利用,减小了生产成本与再利用制备成本,提高了该发生器的实用性,便于推广。2.本方案中的轻烃燃气发生器,考虑到戊烷易燃易爆活泼的化学特性,该发生器筒体中在气液分离的密闭腔体中,进料管、排污管、出气管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管路均设置有分隔隔叶、单向流道结构,在避免油液、燃气通过管道污染油源、气源的同时,保证了气液在发生器筒体中的反应稳定,且为保证物理反应腔体中常温、常压的稳定,空气与油液的排出管路分别通过管塞表面条形气槽、塞轴进行过滤,以避免多余残留油液、燃气的泄漏,保证了该轻烃燃气发生器的稳定。3.本方案中的轻烃燃气发生器,其中组合筒结构为发生器左右筒体扩展结构,其组合筒能方便工作人员结合生产需要,自由拓展组合多段组合筒,利用组合筒中等间距分布的进气管、出气管完成空气的供给、燃气的排气收集,进而提高了该燃气发生器的制备生产效率与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右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左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进料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出气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排污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蜂窝硫化床结构图。附图中,1-左筒体、2-法兰盘、3-组合筒、4-右筒体、5-进料管、6-出气管、7-进气管、8-蜂窝硫化床、9-支脚、10-控制接口管、11-排污管、12-蜂窝喷射孔、13-硫化床支架、14-积油腔、15-压缩气腔、16-进料口、17-狭口槽、18-隔叶、19-透射流阀口管、20-排气口、21-燃气道、22-套管环、23-广口槽、24-管塞、25-接口盘、26-插销、27-塞轴、28-压缩腔、29-轴盘、30-推杆、31-内管接口、32-翼缘、33-反应床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结合图1-图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轻烃燃气发生器,包括左筒体1、组合筒3与右筒体4;左筒体1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进料管5、进气管7与出气管6,左筒体1内侧下端横向设置有蜂窝硫化床8,蜂窝硫磺床8将左筒体1上下分隔形成有压缩气腔15与积油腔14,左筒体1与右筒体4下端均焊接有支脚9,积油腔14与压缩气腔15的容积空间比例为一比二,压缩气腔15为气密结构;实施例一:如图一所示,将该轻烃燃气发生器抬放至工作地点后,先后将进料管5与戊烷混合油液源通过软管相连,将出气管6与燃气收集罐或燃气供给管路相连,以通过轻烃燃气发生器提供燃气,将排污管11与油液收集罐体或其他残渣收集结构相连,并将控制接口管10与生产设备管路开闭阀体相连,通过生产设备PLC系统控制阀体闭合、开启来确认该燃气发生器的工作状态,完成安装准备工作。蜂窝硫化床8上表面形成有反应床面33,蜂窝硫化床8表面均匀分布有蜂窝喷射孔12,蜂窝硫化床8四边角均突出设置有翼缘32,翼缘32下端均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轻烃燃气发生器,包括左筒体(1)、组合筒(3)与右筒体(4),其特征在于:/n所述左筒体(1)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进料管(5)、进气管(7)与出气管(6),所述左筒体(1)内侧下端横向设置有蜂窝硫化床(8),所述蜂窝硫磺床(8)将左筒体(1)上下分隔形成有压缩气腔(15)与积油腔(14);/n所述蜂窝硫化床(8)上表面形成有反应床面(33),所述蜂窝硫化床(8)表面均匀分布有蜂窝喷射孔(12),所述蜂窝硫化床(8)四边角均突出设置有翼缘(32),所述翼缘(32)下端均焊接有硫化床支架(13),左端所述硫化床支架(13)与左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n所述进料管(5)下端贯穿于蜂窝硫化床(8)并与积油腔(14)互通,所述进料管(5)上端形成有进料口(16),所述进料管(5)管体下端开槽设置有狭口槽(17),所述狭口槽(17)与进料管(5)管体之间分隔有隔叶(18),所述隔叶(18)中部贯穿设置有透射流阀口管(19),所述透射流阀口管(19)与进料管(5)、狭口槽(17)互通;/n所述出气管(6)下端与压缩气腔(15)腔壁上端互通,所述出气管(6)上端形成有排气口(20),所述出气管(6)下端开槽设置有广口槽(23),所述排气口(20)与广口槽(23)之间贯通设置有燃气道(21),所述燃气道(21)外套接有若干圈套管环(22),所述燃气道(21)与广口槽(23)连接处插接有管塞(24);/n所述组合筒(3)贯通设置于左筒体(1)右端,所述组合筒(3)与左筒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所述组合筒(3)由三段等规格筒体通过法兰盘(2)组合而成,每段所述筒体上端均贯通设置有出气管(6)与进气管(7);/n所述右筒体(4)通过法兰盘(2)固定于组合筒(3)右端,所述右筒体(4)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出气管(6)、进气管(7)与控制接口管(10),所述右筒体(4)右下端插接有排污管(11),所述排污管(11)与积油腔(14)互通;/n所述排污管(11)上下两端分别开口有内管接口(31)与接口盘(25),所述接口盘(25)左右两侧插接有一对插销(26),所述排污管(11)中部开槽设置有压缩腔(28),所述压缩腔(28)中部嵌接有塞轴(27),所述塞轴(27)上端套接有轴盘(29),所述轴盘(29)上端中部插接有推杆(30)。/n...

【技术特征摘要】
1.轻烃燃气发生器,包括左筒体(1)、组合筒(3)与右筒体(4),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筒体(1)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进料管(5)、进气管(7)与出气管(6),所述左筒体(1)内侧下端横向设置有蜂窝硫化床(8),所述蜂窝硫磺床(8)将左筒体(1)上下分隔形成有压缩气腔(15)与积油腔(14);
所述蜂窝硫化床(8)上表面形成有反应床面(33),所述蜂窝硫化床(8)表面均匀分布有蜂窝喷射孔(12),所述蜂窝硫化床(8)四边角均突出设置有翼缘(32),所述翼缘(32)下端均焊接有硫化床支架(13),左端所述硫化床支架(13)与左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管(5)下端贯穿于蜂窝硫化床(8)并与积油腔(14)互通,所述进料管(5)上端形成有进料口(16),所述进料管(5)管体下端开槽设置有狭口槽(17),所述狭口槽(17)与进料管(5)管体之间分隔有隔叶(18),所述隔叶(18)中部贯穿设置有透射流阀口管(19),所述透射流阀口管(19)与进料管(5)、狭口槽(17)互通;
所述出气管(6)下端与压缩气腔(15)腔壁上端互通,所述出气管(6)上端形成有排气口(20),所述出气管(6)下端开槽设置有广口槽(23),所述排气口(20)与广口槽(23)之间贯通设置有燃气道(21),所述燃气道(21)外套接有若干圈套管环(22),所述燃气道(21)与广口槽(23)连接处插接有管塞(24);
所述组合筒(3)贯通设置于左筒体(1)右端,所述组合筒(3)与左筒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所述组合筒(3)由三段等规格筒体通过法兰盘(2)组合而成,每段所述筒体上端均贯通设置有出气管(6)与进气管(7);
所述右筒体(4)通过法兰盘(2)固定于组合筒(3)右端,所述右筒体(4)由左至右依次贯通设置有出气管(6)、进气管(7)与控制接口管(10),所述右筒体(4)右下端插接有排污管(11),所述排污管(11)与积油腔(14)互通;
所述排污管(11)上下两端分别开口有内管接口(31)与接口盘(25),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宏
申请(专利权)人:李其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