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农作物对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农作物对肥料利用率的方法,所述的肥料是指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对肥料广泛的定义,包括各种无机、有机、微生物、调理剂等物质或生命体等,可适用于包括粮食、蔬菜、茶树、烟草、中草药、果树等多种/类农作物。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中长期过量使用化肥而少用有机肥,已导致了土地逐渐被毒化、盐化等深远影响,加上大量使用生长调节剂,使土壤肥力透支严重,土地贡献率下降甚至出现田块绝收,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环境生态破坏、病虫害爆发、作物产量品质下降等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休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项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但在人多地少的我国难以做到。作物轮作对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显著。施用优质有机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个有效措施。但其因资源及成本等方面的制约,农民不易接受。而普通有机肥的养分少,同时还存在污染物的问题。采用肥料增效助剂,如活性成分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助剂,与肥料混合施于土壤中,通过抑制亚硝化细菌功能,减少氮肥的损失,但增效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提高农作物对肥料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包括播种前后的作物全生育期内,在施用肥料时,以单独或与肥料混合的方式至少施用一次以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和N-R-2-吡咯烷酮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增效助剂,一次的施用量是:经茎叶途径施用为0.5~1000g/亩;经土壤途径施用为5~10000g/亩,所述增效助剂的体积百分比组成是:/n吐温类表面活性剂 10~98,/nN-R-2-吡咯烷酮类成分 2~90,/n食用油 0~余量,/n所述N-R-2-吡咯烷酮类成分中的R为H或C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农作物对肥料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包括播种前后的作物全生育期内,在施用肥料时,以单独或与肥料混合的方式至少施用一次以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和N-R-2-吡咯烷酮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增效助剂,一次的施用量是:经茎叶途径施用为0.5~1000g/亩;经土壤途径施用为5~10000g/亩,所述增效助剂的体积百分比组成是: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10~98,
N-R-2-吡咯烷酮类成分2~90,
食用油0~余量,
所述N-R-2-吡咯烷酮类成分中的R为H或C1-12的烷基;所述的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吐温-85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经土壤途径施用时,所述增效助剂的用量为每次20~5000g/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经土壤途径施用时,所述增效助剂的用量为每次30~2000g/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经茎叶途径施用时,所述增效助剂的用量为每次1~200g/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