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16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及其方法,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所述下料支架上依次设有原料辊、挤压件、第一导向挤压件、冲剪件、第二导向挤压件和收卷件,下料支架上、冲剪件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缓冲件,下料支架的下方设有推料件,下料支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工作台的一端设有第一放置孔,另一端设有第二放置孔,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下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辊安装、设备运行、冲剪、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下料装置取代传统的手动冲剪的方式进行作业,避免作业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A blank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creen printing of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及其方法,具体是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在不锈钢表面用丝网印刷的方式把基板上需要保护的部位遮住,然后用专用试剂在高压喷淋的环境下去腐蚀掉不需要的部分,形成凹凸的效果,最后褪去保护膜,得到制品的一种加工方式。首先需要进行下料,现有技术中的下料,通常采用人工手动将物料放置在冲剪设备的下方,进行成型,效率较低,极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长时间的作业,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及其方法,将装有原料的原料辊主体安装在转动轴支座上,件原料从固定辊和调节辊之间穿过,将原料从第一导向挤压件和第二导向挤压件之间穿过,通过挤压轮进行挤压,并将其固定在收卷辊上,通过电机驱动原料位于设备内移动,通过固定辊和调节辊对原料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导向挤压件进行导向挤压,电机停止运行,通过液压缸驱动冲剪块向下移动,通过冲剪模具与冲剪孔配合对原料进行冲剪,通过缓冲件对冲剪件进行缓冲,冲剪后的物料通过冲剪孔落在推料件上,通过推料件传输,液压缸驱动冲剪块向上移动,通过垫块进行支撑,当第五支撑板与行程开关接触时,液压缸通知运行,重复上述操作进行重复冲剪,获得丝网印刷所需材料,取代传统的手动冲剪的方式进行作业,避免作业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所述下料支架上依次设有原料辊、挤压件、第一导向挤压件、冲剪件、第二导向挤压件和收卷件,下料支架上、冲剪件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缓冲件,下料支架的下方设有推料件。所述下料支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工作台的一端设有第一放置孔,另一端设有第二放置孔。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垂直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导向孔。所述工作台上、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基准台,基准台上设有冲剪孔。所述原料辊包括分布在第一放置孔两侧的转动轴支座,转动轴支座上转动设有原料辊主体。所述挤压件包括对称分布的挤压支撑架,挤压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转动孔,挤压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挤压件包括固定辊和调节辊,固定辊通过第一转动孔与挤压支撑架转动连接,调节辊包括调节辊主体,调节辊主体上转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杆。所述第一导向挤压件包括导向支撑架,导向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导向板,限位导向板上垂直设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支撑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挤压件主体,挤压件主体包括滑动杆,滑动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杆,滑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另一端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设有挤压轮,第二导向杆上设有弹性件连接块,滑动杆上套装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弹性件连接块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板紧固连接。所述冲剪件包括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液压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紧固连接有冲剪块,冲剪块包括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沉孔,第五支撑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五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五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冲剪模具。所述第五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垫块,垫块包括垫块主体,垫块主体的上方设有配合孔,下方设有配合块。所述缓冲件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与工作台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限位滑块,支撑柱上设有接触件,接触件内设有限位滑孔,限位滑孔的孔口位置设有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上设有滑动孔。所述支撑柱上套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作用在工作台上,另一端作用在第三限位块上,限位滑孔内设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滑孔的内壁紧固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滑块紧固连接。所述下料支架的下方设有推料件,推料件位于冲剪孔的下方,用于冲剪后的成品推料。所述第二导向挤压件的结构与第一导向挤压件的结构相同,分别位于冲剪件的两侧。所述收卷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位于第二放置孔的两侧,第二连接块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连接块上设有转动支撑件,转动支撑件上转动设有收卷辊,收卷辊的一端设有电机,电机固定在任意一侧的第二连接块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液压缸的控制件,控制件包括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包括安装板主体,安装板主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腰形孔,安装板主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孔,行程开关固定在安装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工作台的上方,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加强筋。进一步的,任意一侧的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辊通过转动轴与第一腰形孔配合,通过螺母与螺纹杆配合固定在挤压支撑架上,通过固定辊和调节辊对原料进行挤压。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主体通过滑动杆位于第二贯穿孔内滑动,通过第二导向孔与第一导向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冲剪件通过冲剪模具与冲剪孔配合对原料进行冲剪。进一步的,所述垫块通过配合块与沉孔配合使用,设有两个及以上垫块时,相邻的两个垫块通过配合孔与配合块配合,调节液压缸的行程;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块紧固连接,冲剪块通过第二导向杆位于第一导向孔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通过限位滑孔与限位滑块配合,通过滑动孔与支撑柱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杆穿过第二腰形孔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行程开关与第五支撑板配合,控制液压缸的停止。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辊安装将装有原料的原料辊主体安装在转动轴支座上,件原料从固定辊和调节辊之间穿过,将原料从第一导向挤压件和第二导向挤压件之间穿过,通过挤压轮进行挤压,并将其固定在收卷辊上。S2:设备运行通过电机驱动原料位于设备内移动,通过固定辊和调节辊对原料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导向挤压件进行导向挤压。S3:冲剪电机停止运行,通过液压缸驱动冲剪块向下移动,通过冲剪模具与冲剪孔配合对原料进行冲剪,通过缓冲件对冲剪件进行缓冲。S4:传输冲剪后的物料通过冲剪孔落在推料件上,通过推料件传输,液压缸驱动冲剪块向上移动,通过垫块进行支撑,当第五支撑板与行程开关接触时,液压缸通知运行,重复上述操作进行重复冲剪,获得丝网印刷所需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下料装置装有原料的原料辊主体安装在转动轴支座上,件原料从固定辊和调节辊之间穿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支架(1)上依次设有原料辊(2)、挤压件(3)、第一导向挤压件(4)、冲剪件(5)、第二导向挤压件(8)和收卷件(9),下料支架(1)上、冲剪件(5)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缓冲件(6),下料支架(1)的下方设有推料件(7);/n所述下料支架(1)包括工作台(11),工作台(1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12),工作台(11)的一端设有第一放置孔(13),另一端设有第二放置孔(16);/n所述工作台(11)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14),第一支撑板(14)上垂直设有第二支撑板(141),第二支撑板(141)上设有第一贯穿孔(143),第二支撑板(14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导向孔(144);/n所述工作台(11)上、第二支撑板(141)的下方设有基准台(15),基准台(15)上设有冲剪孔(151);/n所述原料辊(2)包括分布在第一放置孔(13)两侧的转动轴支座(21),转动轴支座(21)上转动设有原料辊主体(22);/n所述挤压件(3)包括对称分布的挤压支撑架(31),挤压支撑架(31)上设有第一转动孔(32),挤压支撑架(31)上设有第一腰形孔(33);/n所述挤压件(3)包括固定辊(34)和调节辊(35),固定辊(34)通过第一转动孔(32)与挤压支撑架(31)转动连接,调节辊(35)包括调节辊主体(351),调节辊主体(351)上转动设有转动轴(352),转动轴(352)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杆(353);/n所述第一导向挤压件(4)包括导向支撑架(41),导向支撑架(41)包括第三支撑板(411),第三支撑板(41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导向板(412),限位导向板(412)上垂直设有第四支撑板(413),第四支撑板(413)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贯穿孔(414),第二贯穿孔(414)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孔(415);/n所述导向支撑架(4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挤压件主体(42),挤压件主体(42)包括滑动杆(421),滑动杆(42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杆(422),滑动杆(42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423),另一端设有转动槽(424),转动槽(424)内转动设有挤压轮(425),第一导向杆(422)上设有弹性件连接块(426),滑动杆(421)上套装有第一弹性件(43),第一弹性件(43)的一端与弹性件连接块(426)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板(413)紧固连接;/n所述冲剪件(5)包括液压缸(51),液压缸(51)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41)上,液压缸(5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143)紧固连接有冲剪块(52),冲剪块(52)包括第五支撑板(521),第五支撑板(5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沉孔(522),第五支撑板(5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导向杆(523),第二导向杆(523)上设有第二限位块(524),第五支撑板(521)上设有第一连接块(525),第五支撑板(521)的下方设有冲剪模具(526);/n所述第五支撑板(521)与第二支撑板(141)之间设有垫块(53),垫块(53)包括垫块主体(531),垫块主体(531)的上方设有配合孔(533),下方设有配合块(532);/n所述缓冲件(6)包括支撑柱(61),支撑柱(61)的一端与工作台(11)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限位滑块(62),支撑柱(61)上设有接触件(64),接触件(64)内设有限位滑孔(641),限位滑孔(641)的孔口位置设有第三限位块(642),第三限位块(642)上设有滑动孔(643);/n所述支撑柱(61)上套装有第二弹性件(63),第二弹性件(63)的一端作用在工作台(11)上,另一端作用在第三限位块(642)上,限位滑孔(641)内设有第三弹性件(65),第三弹性件(65)的一端与限位滑孔(641)的内壁紧固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滑块(62)紧固连接;/n所述下料支架(1)的下方设有推料件(7),推料件(7)位于冲剪孔(151)的下方,用于冲剪后的成品推料;/n所述第二导向挤压件(8)的结构与第一导向挤压件(4)的结构相同,分别位于冲剪件(5)的两侧;/n所述收卷件(9)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块(91),第二连接块(91)位于第二放置孔(16)的两侧,第二连接块(91)固定在工作台(11)上,第二连接块(91)上设有转动支撑件(92),转动支撑件(92)上转动设有收卷辊(93),收卷辊(93)的一端设有电机(94),电机(94)固定在任意一侧的第二连接块(91)上;/n所述工作台(11)上设有液压缸(51)的控制件(10),控制件(10)包括行程开关(101),行程开关(101)上设有安装板(102),安装板(102)包括安装板主体(10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锈钢产品的丝网印刷的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支架(1)上依次设有原料辊(2)、挤压件(3)、第一导向挤压件(4)、冲剪件(5)、第二导向挤压件(8)和收卷件(9),下料支架(1)上、冲剪件(5)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缓冲件(6),下料支架(1)的下方设有推料件(7);
所述下料支架(1)包括工作台(11),工作台(1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12),工作台(11)的一端设有第一放置孔(13),另一端设有第二放置孔(16);
所述工作台(11)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14),第一支撑板(14)上垂直设有第二支撑板(141),第二支撑板(141)上设有第一贯穿孔(143),第二支撑板(14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导向孔(144);
所述工作台(11)上、第二支撑板(141)的下方设有基准台(15),基准台(15)上设有冲剪孔(151);
所述原料辊(2)包括分布在第一放置孔(13)两侧的转动轴支座(21),转动轴支座(21)上转动设有原料辊主体(22);
所述挤压件(3)包括对称分布的挤压支撑架(31),挤压支撑架(31)上设有第一转动孔(32),挤压支撑架(31)上设有第一腰形孔(33);
所述挤压件(3)包括固定辊(34)和调节辊(35),固定辊(34)通过第一转动孔(32)与挤压支撑架(31)转动连接,调节辊(35)包括调节辊主体(351),调节辊主体(351)上转动设有转动轴(352),转动轴(352)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杆(353);
所述第一导向挤压件(4)包括导向支撑架(41),导向支撑架(41)包括第三支撑板(411),第三支撑板(41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导向板(412),限位导向板(412)上垂直设有第四支撑板(413),第四支撑板(413)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贯穿孔(414),第二贯穿孔(414)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孔(415);
所述导向支撑架(4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挤压件主体(42),挤压件主体(42)包括滑动杆(421),滑动杆(42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杆(422),滑动杆(42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423),另一端设有转动槽(424),转动槽(424)内转动设有挤压轮(425),第一导向杆(422)上设有弹性件连接块(426),滑动杆(421)上套装有第一弹性件(43),第一弹性件(43)的一端与弹性件连接块(426)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板(413)紧固连接;
所述冲剪件(5)包括液压缸(51),液压缸(51)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41)上,液压缸(5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143)紧固连接有冲剪块(52),冲剪块(52)包括第五支撑板(521),第五支撑板(5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沉孔(522),第五支撑板(5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导向杆(523),第二导向杆(523)上设有第二限位块(524),第五支撑板(521)上设有第一连接块(525),第五支撑板(521)的下方设有冲剪模具(526);
所述第五支撑板(521)与第二支撑板(141)之间设有垫块(53),垫块(53)包括垫块主体(531),垫块主体(531)的上方设有配合孔(533),下方设有配合块(532);
所述缓冲件(6)包括支撑柱(61),支撑柱(61)的一端与工作台(11)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限位滑块(62),支撑柱(61)上设有接触件(64),接触件(64)内设有限位滑孔(641),限位滑孔(641)的孔口位置设有第三限位块(642),第三限位块(642)上设有滑动孔(643);
所述支撑柱(61)上套装有第二弹性件(63),第二弹性件(63)的一端作用在工作台(11)上,另一端作用在第三限位块(642)上,限位滑孔(641)内设有第三弹性件(65),第三弹性件(65)的一端与限位滑孔(641)的内壁紧固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滑块(62)紧固连接;
所述下料支架(1)的下方设有推料件(7),推料件(7)位于冲剪孔(151)的下方,用于冲剪后的成品推料;
所述第二导向挤压件(8)的结构与第一导向挤压件(4)的结构相同,分别位于冲剪件(5)的两侧;
所述收卷件(9)包括对称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生陈国欣林鸿杨荣煌李树强蔡焕松宋坚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