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降落自动定位固定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降落自动定位固定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目前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现在无人机在控制飞行返程后需要有个专门供其停靠充电的装置,而现在操作方法大多数都是人工将无人机放在停靠的位置,再由人工手动连接充电设备,遥控停靠无人机时,容易收到视线影响,很难准确地实现停靠动作,且效率较低,且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地域,操作更显得较为繁琐,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无人机停靠或充电自动化程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人机降落自动定位固定充电装置。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降落自动定位固定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停机壳体(2),所述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导向壳体(3),所述导向壳体(3)的表面呈锥形状,所述导向壳体(3)的外表面与停机壳体(2)的轴心内壁滑动套接,所述停机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无人机体(4),所述无人机体(4)的支撑腿的内侧表面与导向壳体(3)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所述无人机体(4)下表面开设有充电口(5);/n所述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开关(6);/n所述导向壳体(3)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翻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降落自动定位固定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停机壳体(2),所述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导向壳体(3),所述导向壳体(3)的表面呈锥形状,所述导向壳体(3)的外表面与停机壳体(2)的轴心内壁滑动套接,所述停机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无人机体(4),所述无人机体(4)的支撑腿的内侧表面与导向壳体(3)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所述无人机体(4)下表面开设有充电口(5);
所述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启动开关(6);
所述导向壳体(3)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翻盖(7);
所述导向壳体(3)的内底壁通过支撑杆(8)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与启动开关(6)电性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1),所述螺纹管(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插头(12),所述充电插头(12)与充电口(5)的内壁滑动插接;
所述支撑杆(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表面开设有定向槽(14),所述螺纹管(1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与定向槽(14)的内壁滑动插接;
所述导向壳体(3)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定向槽(14)的内壁设置有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降落自动定位固定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还包括套管(61),所述套管(61)的下表面与底壳(1)的内壁地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套管(61)的内底壁与启动开关(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管(61)的内壁滑动插接有触杆(62),所述触杆(62)的上表面与停机壳体(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61)和触杆(62)的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压力弹簧(63),所述压力弹簧(63)的两端自由端分别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思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