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侧面上滑槽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产后腹直肌训练装置时,仍需要练习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导致训练量大且恢复效果不明显,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对于产妇的辅助训练效果也不足,使产妇难以快速上手训练,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rectus abdominis and balance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训练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上宽下窄,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在腹直肌的后面,腱划不明显,不与腹直肌鞘的后层愈合,因而腹直肌的后面是游离的。腹前外侧肌群的作用是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并能降肋助呼气,也能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目前较多产妇在生育过后,出现腹部脂肪增多,身材走形,腹部前凸。传统的腹直肌训练多数选择仰卧起坐。这个传统的训练方法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同时容易导致腰背疼痛,耗费大量体力,并且训练效果较差。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的产后腹直肌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侧面上滑槽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贯穿躺板并固定连接有头枕板,所述轴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左侧啮合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内壁限位转动有轴二,所述轴二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的上方设有平衡训练装置。优选的,所述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下表面与齿轮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上的齿牙啮合有两个齿轮三,所述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一,两个所述齿轮三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三,所述轴三贯穿固定座一并在固定座一上限位转动,所述轴三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条,所述连接横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限位板左右滑动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板上靠近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躺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二,所述固定座二的内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靠近右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球形滑块,且滑块通过其上的弧形面与圆柱凸轮侧面上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头枕板在升降杆上倾斜放置,且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齿轮四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齿轮四以轴三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产妇躺在躺板上,头部朝向右侧,腿部朝向左侧,然后双手交叉环抱腰腹,头部抬起,保持半仰卧起坐姿势;保持半仰卧起坐姿势十秒,然后恢复平躺姿势;此为产妇的主动式训练;而当需要对产妇进行辅助性半仰卧起坐训练时,使电机接通电源并打开开关,通过控制电机上输出轴的转速,使输出轴带着轴一进行转动,经轴一传动,使圆柱凸轮随之同步转动;升降杆在将躺板贯穿后,其运动轨迹受躺板限制,只能在躺板上进行升降运动,由此使得与升降杆固连的连接板在与转动的圆柱凸轮侧面上的滑槽间产生相对滑动,并且在圆柱凸轮侧面上滑槽的引导下,使得连接板带着升降杆和头枕板进行往复升降,当产妇平躺在躺板上进行半仰卧起坐训练时,头枕板每一次上移均会对产妇的头部仰起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对头部进行短暂的支撑,由此使产妇训练上手更加轻松;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平衡训练装置的设置,能够在对上肢进行训练时,同时对下肢进行训练,提高了平衡效果,使产妇肢体间的协调效果更佳;三、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产后腹直肌训练装置时,仍需要练习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导致训练量大且恢复效果不明显,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对于产妇的辅助训练效果也不足,使产妇难以快速上手训练,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齿轮二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齿轮二的左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齿轮二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圆柱凸轮的正视图。图中:1-躺板、2-立柱、3-底板、4-电机、5-轴一、6-圆柱凸轮、7-滑块、8-连接板、9-升降杆、10-头枕板、11-齿轮一、12-齿轮二、13-轴二、14-平衡训练装置、15-弧形齿条、16-齿轮三、17-固定座一、18-轴三、19-齿轮四、20-齿条、21-连接横条、22-限位板、23-限位通槽、24-踏板、25-固定座二、26-拉杆、27-挡板、28-连接架、29-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包括躺板1,产妇躺在躺板1上,头部朝向右侧,腿部朝向左侧,然后双手交叉环抱腰腹,头部抬起,保持半仰卧起坐姿势;保持半仰卧起坐姿势十秒,然后恢复平躺姿势;此为产妇的主动式训练;本方案中的产妇特指生育后的产妇。躺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二25,固定座二25的内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拉杆26,拉杆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通过固定座二25和拉杆26的设置,当产妇体力不支时,通过手拉拉杆26底部上的拉环,使半仰卧起坐的训练能够足量完成,固定座二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7,挡板27上靠近右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8,连接架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9,在显示屏29上既可以播放训练教程用于改进产妇的训练姿势,同时发出语音提示,用于保持产妇的训练节奏;躺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立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一5,轴一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凸轮6,圆柱凸轮6侧面上滑槽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为球形滑块,且滑块7通过其上的弧形面与圆柱凸轮6侧面上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滑块7为球形滑块的设置,使得滑块7在圆柱凸轮6侧面上滑槽的内壁中滑动更为流畅;滑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9,升降杆9的顶部贯穿躺板1并固定连接有头枕板10,头枕板10在升降杆9上倾斜放置,且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通过头枕板10的倾斜放置,更符合产妇平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板(1),所述躺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n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一(5),所述轴一(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凸轮(6),所述圆柱凸轮(6)侧面上滑槽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的顶部贯穿躺板(1)并固定连接有头枕板(10),所述轴一(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所述齿轮一(11)的左侧啮合有齿轮二(12),所述齿轮二(12)的内壁限位转动有轴二(13),所述轴二(13)的底部与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12)的上方设有平衡训练装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板(1),所述躺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
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一(5),所述轴一(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凸轮(6),所述圆柱凸轮(6)侧面上滑槽的内壁中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的顶部贯穿躺板(1)并固定连接有头枕板(10),所述轴一(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所述齿轮一(11)的左侧啮合有齿轮二(12),所述齿轮二(12)的内壁限位转动有轴二(13),所述轴二(13)的底部与底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12)的上方设有平衡训练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产后腹直肌及平衡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训练装置(14)包括弧形齿条(15),所述弧形齿条(15)的下表面与齿轮二(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15)上的齿牙啮合有两个齿轮三(16),所述躺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一(17),两个所述齿轮三(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三(18),所述轴三(18)贯穿固定座一(17)并在固定座一(17)上限位转动,所述轴三(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四(19),所述齿轮四(19)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20),所述齿条(20)的左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芹,陈小芳,周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